第一百六十九章 羞见长安(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热,此时却陡然凉快下来,甚至秋风乍起。
可是考生们不但不高兴,反而人人露出忧色。原来那肆虐的秋阳已然不见,空中却变的乌云密布。
要下雨了!
这雨一下,估计一时歇不下来。
“小相公,要下雨了。”元钊望着天,“赶紧挂起雨帘子吧。”
朱寅赶紧取出宁采薇准备好的雨帘子,挂在号房没有墙的那边。宁采薇还准备了两颗小秤砣,用来坠雨帘。
按照规定,只有下雨时才能挂雨帘挡雨。不下雨时不许用。
朱寅刚刚挂起雨帘,天上一道闪电劈开云层,接着就是“轰隆”一声雷鸣。
随即,倾盆大雨就噼里啪啦的打下来。
整个考场上,都是暴雨敲打万千瓦的声音,訇然大响,犹如万马奔腾。
冰亮的雨水淋着被晒的火热的瓦片,立刻化为一片片白气,仿佛水雾蒸云,顷刻又消散不见。
数千考生的房号,全部挂着雨帘,看上去五颜六色,十分壮观。
号军们也戴上早就准备好的斗笠蓑衣,仍然站在号房之外履行职责,栉风沐雨。
随着大雨落下,狂风也席卷而来。
很多人准备不足,没有重物坠着雨帘,以至于雨帘被狂风卷起,暴雨顿时飘了进去,打湿了试卷,墨迹污染。
甚至还有人的试卷被狂风卷走,顿时捶胸顿足,哭嚎着追出。
如今已是下午,要是草稿毁了,可能就来不及完成考试了。
不少考生用身子遮挡飘进来的雨水,自己半身湿透,却还要护着试卷。
朱寅的雨帘有小秤砣坠底,大风卷不起来,加上元钊站在门口遮风挡雨,情况好的太多。
小小的号房里,没有一点雨丝飘进来,毫无淋漓之苦。
听到外面的暴风骤雨,他反而心静如水,写起来更加顺畅。
等到天黑掌灯,朱寅已经完成了《诗经》义中两道题的草稿,只剩两道题了。
朱寅加了一件衣服,继续写。阿锦则是藏在他的衣服中取暖,再也不肯冒头。
两根蜡烛烧完,城中二更鼓响(九点),朱寅堪堪完成了所有考题的草稿。
此时,刚刚是结束一天考试的时间。
“小相公。”雨中站了几个时辰的元钊提醒道,“今日可以封笔了,还是应该早点歇息。”
朱寅点点头,收了纸笔,如释重负。
此时雨小了很多,但还没有停。
朱寅揉揉手腕,对元钊十分感念,又十分同情。
这一天,日晒雨打,真是大不易啊。
“元大哥也去歇息吧,今日实在辛苦了。”朱寅有点过意不去。
元钊笑道:“虽说真是辛苦,但考完我等也有赏赐,却是不白辛苦。”
等到元钊离开,朱寅再看时,只见外面很多号房的考生仍然在写。
巡逻的官吏下了通知:不许再写,立刻熄灯封笔。熬夜答题者一旦被发现,试卷作废。
同样,夜里相互交谈,擅自出号房,考卷作废。
如果内急,需要等到巡逻士卒到来,再集中带着去茅厕。
当然,也可以在号房内解决。
顿时,一声声的叹息连接响起,犹如秋风秋雨。
第一天考试最为重要。今日发挥如何,中与不中,很多考生已经心中有数了。
朱寅吹灭自己蜡烛,看着风雨如晦的漆黑夜空,感觉今日就像做了一场大梦。
来到明朝快两年,他终于参加了乡试。
直到此时他才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疲惫。
仿佛所有的力气,都被七篇文章榨干了。
隐隐约约的,他听到不远处的号房中,依稀传来一个悲怆的自言自语: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PS:考场就写到这里了。明天写考场外的事。今日心情很差,就到这里吧。蟹蟹,晚安。
可是考生们不但不高兴,反而人人露出忧色。原来那肆虐的秋阳已然不见,空中却变的乌云密布。
要下雨了!
这雨一下,估计一时歇不下来。
“小相公,要下雨了。”元钊望着天,“赶紧挂起雨帘子吧。”
朱寅赶紧取出宁采薇准备好的雨帘子,挂在号房没有墙的那边。宁采薇还准备了两颗小秤砣,用来坠雨帘。
按照规定,只有下雨时才能挂雨帘挡雨。不下雨时不许用。
朱寅刚刚挂起雨帘,天上一道闪电劈开云层,接着就是“轰隆”一声雷鸣。
随即,倾盆大雨就噼里啪啦的打下来。
整个考场上,都是暴雨敲打万千瓦的声音,訇然大响,犹如万马奔腾。
冰亮的雨水淋着被晒的火热的瓦片,立刻化为一片片白气,仿佛水雾蒸云,顷刻又消散不见。
数千考生的房号,全部挂着雨帘,看上去五颜六色,十分壮观。
号军们也戴上早就准备好的斗笠蓑衣,仍然站在号房之外履行职责,栉风沐雨。
随着大雨落下,狂风也席卷而来。
很多人准备不足,没有重物坠着雨帘,以至于雨帘被狂风卷起,暴雨顿时飘了进去,打湿了试卷,墨迹污染。
甚至还有人的试卷被狂风卷走,顿时捶胸顿足,哭嚎着追出。
如今已是下午,要是草稿毁了,可能就来不及完成考试了。
不少考生用身子遮挡飘进来的雨水,自己半身湿透,却还要护着试卷。
朱寅的雨帘有小秤砣坠底,大风卷不起来,加上元钊站在门口遮风挡雨,情况好的太多。
小小的号房里,没有一点雨丝飘进来,毫无淋漓之苦。
听到外面的暴风骤雨,他反而心静如水,写起来更加顺畅。
等到天黑掌灯,朱寅已经完成了《诗经》义中两道题的草稿,只剩两道题了。
朱寅加了一件衣服,继续写。阿锦则是藏在他的衣服中取暖,再也不肯冒头。
两根蜡烛烧完,城中二更鼓响(九点),朱寅堪堪完成了所有考题的草稿。
此时,刚刚是结束一天考试的时间。
“小相公。”雨中站了几个时辰的元钊提醒道,“今日可以封笔了,还是应该早点歇息。”
朱寅点点头,收了纸笔,如释重负。
此时雨小了很多,但还没有停。
朱寅揉揉手腕,对元钊十分感念,又十分同情。
这一天,日晒雨打,真是大不易啊。
“元大哥也去歇息吧,今日实在辛苦了。”朱寅有点过意不去。
元钊笑道:“虽说真是辛苦,但考完我等也有赏赐,却是不白辛苦。”
等到元钊离开,朱寅再看时,只见外面很多号房的考生仍然在写。
巡逻的官吏下了通知:不许再写,立刻熄灯封笔。熬夜答题者一旦被发现,试卷作废。
同样,夜里相互交谈,擅自出号房,考卷作废。
如果内急,需要等到巡逻士卒到来,再集中带着去茅厕。
当然,也可以在号房内解决。
顿时,一声声的叹息连接响起,犹如秋风秋雨。
第一天考试最为重要。今日发挥如何,中与不中,很多考生已经心中有数了。
朱寅吹灭自己蜡烛,看着风雨如晦的漆黑夜空,感觉今日就像做了一场大梦。
来到明朝快两年,他终于参加了乡试。
直到此时他才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疲惫。
仿佛所有的力气,都被七篇文章榨干了。
隐隐约约的,他听到不远处的号房中,依稀传来一个悲怆的自言自语: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PS:考场就写到这里了。明天写考场外的事。今日心情很差,就到这里吧。蟹蟹,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