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嫡明 > 第五十四章 凶残

第五十四章 凶残(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咚,咚—”敲门声很是徐缓,似乎很有耐心。  

朱寅取出手术刀,塞在右边袖子里,慢慢踱步到门前,打个哈欠说道:1  

“谁呀?大晚上的。”  

在外人听来,他应该是刚被吵醒,从床上起来。  

外面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稚虎,是俺。”2  

义父戚继光!  

朱寅立刻打开房门,身材魁梧的戚继光就慢悠悠的走进来。  

“爹怎么来了?”  

朱寅给老将倒茶,宁采薇则是拨亮了油灯。  

戚继光沉声道:“今夜发生了何事?亥时三刻以后,你去哪了?”  

朱寅一怔,“爹是怎么发现异常的?”  

戚继光道:“自从你认俺为父,你们每日都会行暮礼问安。这段日子赶路,就算在驿站客栈也晨昏定省,一日不落。”1  

“可是今夜,你没有来,采薇这丫头也没有来。这足以让老夫知晓,今晚必有蹊跷。”1  

“此地鱼龙混杂,老夫不放心,就来看看。”  

“可老夫发现,兰察等人的房间里还有动静,说明还没有睡下。可是换了往日,他们此时早就入睡了。”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今晚出了老夫不知道的事情。你们是刻意瞒着老夫。”  

朱寅苦笑道:“姜是老的辣,义父不愧是华夏名将,见多识广的老江湖。”1  

“孩儿今夜是去杀人了…”1  

戚继光越听目光越冷,“居然是贩卖人口的奸贼,还勾结倭寇,真是罪该万死。”  

“直接捏死他们,实在是太便宜了。”  

“你人小鬼大,他们当然拐不走你,可其他孩子就未必了。你今晚不仅是杀人,也是在救人。”3  

“你瞒着老夫,也是一片孝心,怕万一事发,影响俺的起复,成为被文臣攻击的把柄。”2  

“稚虎,你今晚做的很好,行事周密,滴水不漏,以你这个年纪实属难得,俺十分欣慰。”1  

“只是,你不该瞒着俺。”  

“是,以后不敢再瞒着爹了。”朱寅口是心非说道,将两张白纸递给戚继光。1  

“爹请看,这就是两个人贩头子临死前的供词。”  

戚继光看了看,神色满是苦涩和不屑。  

“朝廷无能。抗倭将士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收服舟山,居然又被放弃。”  

“若是朝廷听从俞大猷和俺的主张,恢复舟山建县,迁徙沿海百姓上岛,岂有今日之事?”3  

“国事在他们手里,将来之事难以预料了。”1  

原来,舟山岛已经再次被卷土重来的海盗、倭寇、西洋人占据了。  

二十年前,俞大猷和他苦心收复的舟山群岛,如今又成了贼窝子。  

浙江文武官员,干脆再次放弃了舟山群岛,岛上的卫所再次废弛。  

舟山和大陆的血脉联系,再次被无能自私的朝臣放弃。3  

这伙人贩子的目的地,就是舟山。  

根据供词,如今的舟山不但有残余的倭寇,还有海盗和洋人。  

岛屿上剩下的居民,都被贼人携裹,犹如人质。  

舟山群岛距离日本平户藩不远,只有数日海路,经常被平户藩的武士侵略、霸占。  

此时的舟山群岛,就盘踞着平户藩的武士。2  

藩主松浦镇信派遣一个叫松浦忠信的儿子,乘坐伪装贸易的朱印船队,率领数百倭寇,盘踞在舟山岛经营走私贸易。  

不光走私各种货物,还贩卖人口。  

四年来,松浦忠信以舟山为中转据点,勾结内地人口贩子和官员,将一万多名大明女子、儿童,贩卖到了日本。1  

每个月,都有数百名被拐的明人集中上船,运回倭国。  

这伙人贩子的黑船,就是南下运河,出长江口,再去舟山“交货”的。  

码头上的黑船上,还有二十多个被拐骗、绑架来的女子儿童。还有十几个当水手的同伙。  

这一伙人贩子都是漕帮水手出身,贩卖人口已经几年了。  

数年来,他们总共贩卖了千余人。1  

当然,贩卖这么多人口,背后没有保护伞势必不行。  

长江出海口的海防卫所,形同虚设。  

他们的保护伞,有漕运总督属下的漕军副千户,通州入海口狼山卫的水师参将,以及崇明水师千户。  

每年光打点这三位,就需要一万多两白银。  

所以,他们沿着运河贩卖人口几年,至今逍遥法外,还能顺利出海。  

“河防,江防,海防,一至于此。”戚继光叹息一声,“变本加厉啊。江陵相公故去不过五年,国家又到了这等地步。”1  

“真是从善如登,从恶如崩。”2  

戚继光一脸遗憾,“信国公之短视,贻害无穷。舟山从唐宋到国初,建县数百年,居然被他废县迁民,将东海之屏障,拱手让人。”3  

朱寅闻言也很无语。  

汤和真是鼠目寸光啊。此人都督东南海防,为了执行太祖的禁海政策,搞一刀切。11  

我们的民族对战略位置,以及庞大的战略局面没有认知。美国在一战中就盯上了世界各大洋上的战略岛屿,英国给各个独立的殖民地安排钉子,留那么一块争义的领土,叫你们互斗。  

他居然废了舟山群岛唐朝时期就建立的县制,将岛上数万渔民,强制迁徙到大陆。  

只留下五百户渔民,协助两个卫所一千多兵丁防守。  

从此,建县已经数百年的昌国县(舟山),被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