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五十章 迁民大计

第一百五十章 迁民大计(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送去文书时,我写过这个想法,我还说如果有了海上的船队运送甲士,从琅琊县甚至可以挟制楚地,一旦楚地有变,我们琅琊的船队就可以南下,从海上杀进楚地,上个月时公子扶苏让人送来的文书,叮嘱我此事不能着急。”  

稂喝着此地特有的酒水,琅琊的酒水与楚地的酒水有些类似,不像关中的酒水那么烈。  

但这种米酒就是容易醉人,喝了一小碗,稂就不愿意多喝了,而是吃着烤好的鱼,这种刀鲚依旧是徐福最喜的下酒菜。  

用过酒之后,徐福问道:“这一次来打算多久回去?”  

稂拍了拍随身带着的包袱,道:“我想在这里住几年,我带了不少书,继续在这里教书。”  

闻言,徐福笑道:“那太好了,治理琅琊县的事,你可要多帮我。”  

稂对此没有拒绝。  

第二天,徐福与稂去看了建设在黄河出海口的船坞,秦人行事有一个特点,不论造什么,都要造得足够大,因此这里的船只也是如此,尖底的船只十分能吃水,在海上很稳。  

徐福解释道:“我们造了二十艘这样的大船,能够装上千人的甲士。”  

这些甲士运到楚地去打仗吗?  

只要楚地不起兵,琅琊的海船也不会南下的。  

可楚地一旦敢起兵,琅琊的船队肯定会第一时间去攻打反军的后方。  

前往越人的海滩时,他才听徐福说了一件事,越人的老族长过世了,早在一年前就离开了人世,那位老族长对他的族人说,要相信公子扶苏,他们这些越人没什么好指望,唯有相信信守承诺的公子扶苏。  

这大秦有这样一位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的公子,确实会引得很多人效忠。  

其实,不论换作谁,都愿意投效这么一位人,这样的公子一旦成为下一个皇帝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效忠。  

稂独自一人走到海边,在海边的断崖边,他见到了一个等在这里的姑娘。  

那姑娘见到了稂之后,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道:“你真的回来了!”  

稂道:“嗯,我是公子扶苏的弟子,我一定会履行承诺的。”  

她脸上的笑容越发明媚,道:“你现在是秦军的百长了,不再是以前那样的教书夫子了。”  

“我是来与你成婚的,我还要带着你去见我的家人,这与我是不是百长没有关系。”  

这个姑娘忍着笑意,她背过身不再看这个男人,而是面朝大海,站在阳光下,她的脸上却怎么都藏不住笑容了。  

半月后,稂在此地与这个姑娘成婚,并且继续在这里教书。  

徐福站在琅琊台上,看着从咸阳送来的文书,这一卷文书是写在一张薄薄的绢上,看文书上所写的介绍,原来是这东西是纸,此物便于携带,将来会有写在纸上的书,传遍天下。  

对秦来说书很重要,只有书同文政令才能得以通行,只有书传播的越多,这个国家才能更稳固。  

在文书中,徐福看到了一件事,公子扶苏要开始扩大的支教的规模,并且今年的齐地要开始一场大规模的迁民。  

这应该是一场数十万人规模的迁民,所有被迁去关中的居民都必须是贫民,迁民入关中之后能够分得田地。  

看到了这卷文书之后,徐福就去了齐郡,见齐郡的郡守。  

本来这种事与他徐福无关,也不会迁琅琊县之民。  

这一次迁民的范围主要在齐鲁两地,徐福觉得他有必要看看齐地的郡守如何施行。  

迁民是大事,而且这一次规模很大。  

周青臣来了齐地,看着秦军将一队队的人拉去关中,他又与几个秦军交谈着。  

孔随上前道:“先生。”  

孔随是孔鲋的儿子,亦是鲁地与齐地名仕中较有名望的人。  

“秦人将这些人口拉去关中,是为了建设宫殿吗?”  

周青臣回道:“修渠垦田。”  

孔随问道:“上一次挖渠二十万人入关中,如今又要多少人?”  

周青臣又道:“当初迁入关中的二十万人如今依旧居住在渭南,没有人想要离开,他们都过得很好。”  

“先生为何帮秦军行事?”  

孔随蹙眉,他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以及不解。  

始皇帝在封禅泰山之后,命人拆了齐地的神祠,用秦法强行替代神祠,那位公子扶苏还行二十四节气历法。  

不论是始皇帝还是公子扶苏,他们都要扼杀齐鲁两地原有的风俗,将这里的一切都按照秦法施为。  

在孔随认为中,嬴政封禅泰山之后,齐鲁两地的名仕包括楚地那些旧贵族,他们对秦更加敌视了,再者淳于先生死后,各地的人要反秦的人越多。  

周青臣是当年与淳于先生一同受始皇帝诏命入秦的博士。  

现在淳于先生过世了,他不帮着齐鲁两地的人们,反倒是帮着秦军办事。  

这才是让孔随不解的,他神色警惕地看着那些秦军,低声问道:“先生?”  

周青臣道:“我不是在为秦办事,我只是做我想做的事,有个孩子告诉我,如果秦是为了天下人行事,我亦是为了天下人,那么我助秦军行事也是一样的。”  

孔随一时哑然,周青臣从秦回来之后,怎么像是换了一个人。  

周青臣看向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孔随,道:“你们孔门如今只有这么几个孩子了,好好活着吧,离那些人远一些吧。”  

听到对方的忠告,孔随反问道:“先生难道要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