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冷流雪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冷流雪(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要离开这里,去北方的长城,戍守边疆抵御匈奴人了。”  

扶苏颔首。  

“他一定要离开这里吗?”  

听语气老族长是希望稂留下来。  

扶苏道:“稂还年轻,他今年才十九岁,他是敬业县的县民,他离家时军中已傅籍,今年该轮到他入军,这是他的义务。”  

见老族长低着头没有言语,扶苏又道:“老族长觉得稂应该留在此地,一辈子都留在这里吗?可他正值最鼎盛的年纪,如此广阔的天地还未去看过。”  

“戍守长城,会打仗吗?”  

“会。”扶苏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又补充道:“匈奴人依旧在北方的边疆徘徊,他们一直在积蓄力量,有朝一日匈奴人会南下越过长城,不戍守长城匈奴人就会直入中原,劫掠中原的一切,需要有人戍边。”  

“修建长城不只是为了戍边,我们还要北伐。”  

“北伐?”  

“我们要攻打匈奴人,我的老师是大秦的丞相,老师说过大秦与匈奴人早晚会有一场大战,距离这场大战不会太久的。”  

老族长没去过北方,他一辈子都在这里,也不知道长城与匈奴人,他现在知道了,稂一定会被眼前这个秦公子带走,而且稂也是有家,那孩子说过,他想念家里的父母了。  

老族长很喜欢这个孩子,他教会了越民很多,也会告诉越民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皇帝来这里做什么?”  

“治琅琊,希望越民能够迁入琅琊县生活,往后你们与县民一样,只需要付出一样的赋税。”  

扶苏用刚向稂学会的越语,道:“不用再年供珍珠了。”  

大秦的公子说了一句话较为口生的越语。  

木屋内外,明显安静了下来,看来大家都听懂了这句越语。  

老族长摆了摆手,示意这位秦公子先离开。  

扶苏退出了这间木屋,随后不少越民走入这间木屋,他们开始商议了起来。  

仅仅只是三两句话,扶苏觉得光靠这些,不可能说服老族长。  

余下几天,扶苏都住在了这里,几乎每天都会有越民来问,问皇帝究竟问他们要什么,以及越民将来会怎么样。  

而扶苏都会耐心的作出回答。  

扶苏从徐福的手中接过一颗珍珠,珍珠大概只有豆子这么大,它确实很漂亮。  

“你说齐王得了这么多的珍珠,都用在哪里了?”  

徐福回道:“齐王室好奢,他们是列国最富有的王室。”  

海浪声依旧,扶苏将这颗珍珠放在一旁,反正齐王室也不在了。  

“公子,有人来见。”  

稂站在门外禀报道。  

让人进来。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丞相最“器重”的吴公。  

他站在屋外问道:“丞相已派出兵马与船只,要去虎夷山迁越民,让臣来问公子此地越民如何?”  

扶苏道:“还请告知丞相,这里的越民一切都好,迁民之事正在商谈。”  

吴公得到话语就离开了。  

丞相派人来催了,徐福深知公子行事颇有耐心,并且善于规劝,但丞相不同。  

丞相没有这么多耐心,丞相只想知道这些让这些越民迁去琅琊县,越民是从还是不从。  

此地越民受了几百年的欺压,现在扶苏想要送他们一样东西,那就是真正的家。  

首先,要给他们一个家。  

其次,给他们足够的优待,当然他们也要有付出。  

扶苏将丞相的询问放在了脑后,余下的几天继续与这些越民生活在一起,并且与越民一起出海捕鱼。  

当丞相真的派出了兵马去了虎夷山,迁越民入琅琊时,扶苏依旧不紧不慢地帮着越民改良船只。  

扶苏与越民造出一种更轻便的船只。  

天气越来越冷,始皇帝在琅琊台居住了一月有余。  

扶苏将渔民的生活困难分为三个条件,海难频发与渔获易腐,工具低效。  

无法解决前两个,不过在第三个条件上,可以给予帮助。  

当丞相第二次让吴公来询问时,扶苏才给出了回答,让这里的渔民继续生活在这里,将这片地界编入琅琊县的户籍中。  

又过了半月,扶苏再一次来到了琅琊台,带着众多越民的请命来到了父皇的面前。  

为民请命对别人来说很难,对扶苏来说很容易。  

扶苏站在琅琊台内,向父皇与丞相说出了他的想法。  

李斯看完了公子递交的文书,准确地来说这是少府令递交的文书。  

嬴政道:“修缮琅琊台还有不少事,要你这个少府令去主持。”  

“儿臣告退。”  

待公子离开,安静的琅琊台内,嬴政道:“你觉得如何?”  

李斯搁下竹简,道:“因地制宜,公子重设琅琊县的规划…也许更有裨益。”  

公子扶苏初任少府令这才一年,公子如今二十二岁还很年轻,加之大秦向来国事繁重。  

李斯还担心公子无力筹谋,甚至做好了一边教导公子公子如何完成国家大事,一边当好他这个丞相的准备。  

不过累一些而已,也无大碍,眼前…让李斯没想到,公子明明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不仅仅眼光长远,而且懂得笼络一部分人心,用这一部分已笼络的人心去影响更多人,从而获得更多的人心。  

并且公子还设置了琅琊县官吏,由少府令直派。  

琅琊县文书可以直接送入的咸阳丞相府,让琅琊县绕过郡,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