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弘历让老八完败

第一百三十二章 弘历让老八完败(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老八也没想到老十允会临阵变卦。  

这让老八不由得也在这时瞥向了弘历。  

他下意识地怀疑,是弘历说动了允。  

不可能是雍正和老十三!  

因为,允跟这两人关系不怎么好,反而是弘历,有之前为允还债的义举,让允对弘历好感倍增。  

弘历见老八看向了他,只神色肃穆,理了一下自己的袖口。  

满都护、保泰、苏努这些站在老八这边的人,也都一脸震惊,同时又看向了老八,一脸迷惘。  

意外来得太快,他们一时也有些六神无主。  

老八定了定心神。  

他知道,他还没有彻底输,老十的突然离开,只是想在这事上弃权,不代表不会在别的事上站在自己这边。  

雍正这里开口说:“既然十弟不肯去祭奠活佛,就派别的人去,朕意让十二弟和十七弟去祭奠活佛兼抚蒙,你们以为如何?”  

“十二哥是郡王,十七弟也是郡王,十二哥还是苏麻喇姑抚养大的,在十哥不去的情况下,派两个郡王去,够给活佛与蒙古诸部体面了。”  

“臣弟以为此举甚是妥当。”  

老十三允祥这时出列开了口。  

雍正点了点头,且在这时,看向了老八:“八弟以为呢?”  

老八深呼吸了一口气,拱手说:“臣弟亦认为这样极好。”  

他知道,他不得不同意。  

毕竟,老十已经不愿意去,让谁去对他而言都一样。  

他要是再不赞同,还说老十二和老十七不够格,那雍正就会让他这个廉亲王去。  

可他自己是不愿意离京的。  

那样风险太大。  

因为他一旦离京,京中局势就会更加不由他把控。  

所以,老八在关于派谁去祭奠活佛这事上选择了认输。  

而老八和老十三都同意,其他议政王大臣自然都没有意见,雍正见此也就道:“那就让十二弟和十七弟去。”  

如此,老八就只得开始第二个议题,而在这时候说:“四哥,臣弟等还有一事,要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请示公论。”  

“什么事?”  

雍正一脸严肃。  

老八拱手说:“便是弘时当封爵的事!”  

雍正听后嘴唇抽动了一下。  

弘历也在这时逡巡了众旗主一眼。  

他发现,不少旗主都一脸认真地朝雍正看了过来。  

很明显,这些旗主都很好奇,为何雍正给自己长子封爵这事会这么吝啬,竟让老八通过议政王大臣会议来要求皇帝给长子封爵。  

这传扬出去,还以为当爹的不如当叔叔的宽厚慈爱呢!  

但雍正的确是有自己的考虑。  

他是希望通过压一压弘时的方式,让弘时有所醒悟。  

同时,雍正也是想用这种表示,他对名器的处置,不按亲疏远近,而是唯才唯德。  

具体点就是,他这个皇帝愿意给你,你才能有,不愿意给你,你就算有这个资格也不能要。  

现在,老八要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主动帮弘时要爵位,算是对皇权的一种进攻。  

重要的不是弘时该不该得到爵位,而是皇权该不该向八旗贵族让步。  

从弘时这事推而广之,那就是八旗贵族自己家的长子,能不能无条件的继承爵位。  

这与雍正之前直接让老十六允禄继承庄亲王爵位,不让庄亲王弟弟那一支继承,而用皇权干涉宗室贵族爵位继承之事,率先侵夺八旗贵族权益一样,现在老八等也开始,用这件事向皇权发起反击。  

“四哥现在已是皇帝,弘时是事实上的皇长子,还已成婚,无论如何都该封爵。”  

“名器不用在正处,如何安天下?”  

“故,臣弟等认为当给弘时封爵。”  

老八这时阐述起理由来。  

雍正怒极反笑起来:“弘时有个好叔叔呀!”  

“四哥误会了,臣弟对所有侄儿都是一视同仁,包括今日在场的弘历,以及没有到场的弘皙,只是,弘时如今确实不该无爵。”  

“四哥是明睿之君,当能体会臣弟苦心。”  

老八说后就再次拱手,神色坚定,沉着冷静。  

雍正则抬起一双冰冷的脸,看向老八和众人,而不容置疑地说:  

“弘时轻狂不谨,心术不正,好奔竞于权要之门,又喜挑拨粉饰,习性顽劣张扬不下弘昌!”  

“朕不学先帝,将此孽子禁于室内,已是宽纵不肃,而违严父之道,岂能还给爵位,滋其骄纵?”  

“臣弟以为四哥说的是,弘时还需要再成长,就比如,今年正月,东华门外的事,弘历就敢站出来劝宗室长辈,有燮理王公和睦之心,弘时当时也在场,但他就还没有调和诸王公的心,可见还是少担当。”  

“四哥先不封其爵,希冀其醒悟,正是慈爱的表现!”  

老十三这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老十六也跟着道:“弘时忠孝之心是有的,但就是从小被奸人蛊惑得利欲熏心了,也就反而浮于形式,乐于追逐虚名,四哥不给其爵位,无疑是对症下药,希望他能实心做事、诚恳为人,而才能得到爵位。”  

雍正颔首。  

“但我不认为弘时有这些不足,反觉得他宽厚有雅量,事君以诚,懂分寸,知进退,有礼有节,至于上次未能如弘历一样,主动出来为你十三弟说话,而劝住三哥,也不过是见弘历已出来劝,而不欲与自家兄弟争锋芒而已。”  

“此乃贤者谦让之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