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一百零三章 铸银元的想法生了根

第一百零三章 铸银元的想法生了根(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随机推荐:  

因诸政繁忙,雍正现在还没有商定雍正元年的铜钱铸造标准。  

弘历则怕,有别有用心者,以盛世新钱当更精美为由,增加含铜量,也就趁机多提了一句嘴。  

因为,历史上,雍正就上过这样的当,反而增加了民间对他以及对改革的怨言。  

雍正听后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官僚大户肯定不愿意看见市面上铜钱大量增加,而让百姓日子好过。  

但雍正自己为了清朝国祚更长久的考虑,则不希望百姓被盘剥太狠,至少,在他自己任皇帝期间不能被盘剥太狠,而能够积蓄些民力,使自己大清的统治基础更加稳固。  

雍正也就笑说道:“官僚大户不高兴是官僚大户们自己的事,朕要是考虑他们的感受,银庄都不会开了,更不会跟你九叔计较。”  

“汗阿玛说的是,但以儿臣之见,堵不如疏,也得考虑大户们增加自身财富的需求。”  

“以儿臣愚见,不如,将来让以白银为主的交易,也更合乎礼道规矩些。”  

弘历这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雍正听后颇为好奇。  

决心整肃朝纲,又四十多岁登基的他,是不惮于用最激烈的手段去克削大户的。  

但雍正倒是没有想过,也去考虑大户们的需求。  

其实,不是他考虑不到。  

是他压根就没想过去在乎大户们的感受。  

所以,雍正也在这时笑着问他:“怎么合乎礼道规矩,这白银跟礼法怎么扯上了?”  

“礼法,自是天地一切之规矩准绳。”  

“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凡是被天子规定可以用于交易,而等价于相关之物的一定数额钱币,也只有在天子允准交易的情况下,才算是合乎礼道的钱币。”  

“比如,汗阿玛如果让一种与铜钱一样,由朝廷铸造发行,且也标准了年号或者其他礼教象征的白银,才可以作为交易的钱币,而这种白银可以叫银元或者说银币。”  

“这样,朝廷就能通过限制这种银制钱币的发行量,来促使这种银制钱币升值,使得大户们可以通过囤积这种银制钱币来增加收益,而不用囤积铜钱。”  

“另外,朝廷也能通过发行银制钱币增加收入,迫使大户把自己的白银拿来兑换成银元。”  

“至于海贸方面,为了方便交易,也避免因为银制钱币不足而不利于贸易,可以用类似交子的银元劵代替,假如这种银制钱币用银元指代的话。”  

“而如此,就可以让来中土贸易的西洋番必须先拿白银兑换银元劵,然后再去交易。”  

“反正西洋番来中土贸易,想要的只是中土的丝绸、茶叶还有瓷器这些,让他们拿银元劵换走这些东西,也是一样的。”  

“只是,他们肯定会为了交易方便,而提前拿白银兑换大量银元劵,这样。”  

弘历刚说到这里,雍正就若有所悟地接过话来:“这样他们要是有意与我大清为敌,朕就可以让他们手里的银元劵变成废纸!”  

弘历讪笑了笑:“不到万不得已,不这样做为最好。”  

雍正点头。  

接着,雍正又伸手指了指弘历:“你在这方面精明的很,但你说的这个朝廷自己铸造你说的那个银元,还太早,突然不准用白银,天下得大乱!”  

“汗阿玛说的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来,可以先允许银元和白银同时可以交易,另外,在内务府和国库收入增加时,可以逐渐增加银元铸造发行的量。”  

“我大清要以礼治国,就该有只能由天子发行的国家钱币,铜钱可以算是国家钱币,但铜钱只适用小额交易,适用大额交易的国家钱币也得有,如此也能遏制地方盘剥百姓太狠。”  

弘历说道。  

雍正有些兴奋地抚掌来。  

他能想象到,朝廷要是以银元控制天下大户的消费与海外诸夷后,对皇权加强所带来的助力有多大。  

但也因此,他对内务府惠民钱庄现在的盈利能力感到不满意了。  

半年才十万两白银收入。  

太少了!  

以大清的大宗商品交易所需要的白银数额来算,根本不够塞牙缝的!  

而大清国库收入的白银还要作为军事与民政开支之用。  

要知道,光是一次大规模军事开支都要上千万两白银。  

雍正作为天子,比谁都清楚,真要在天下推广银元,得需要多大规模的银元供应量才行。  

可弘历把这个增加货币权以加强皇权的想法告诉他后,这个想法就开始在他的脑海里生了根。  

让他没办法忽视这个做法所带来的巨大好处!  

“把利息再降低一点,鼓励百姓多来贷款,多还银子给银庄。”  

雍正因此对昌龄做了这样一个指示。  

弘历听后大惊失色。  

昌龄自己也跪了下来:“主子三思!再降的话,大户们会生吞活剥了奴才的!本来现在这个利息,就够让许多大户咬牙切齿的了。”  

“朕减息造福于民,还要看他们的脸色?”  

雍正反问了一句。  

昌龄道:“奴才不是这个意思,奴才是觉得,四爷没有说错,循序渐进的来比较好,不如先造一批银元,让大户们先尝点甜头为好。”  

弘历知道雍正这是故意要先拆屋子,后开窗,让昌龄这个奴才愿意积极为他这个主子铸造新币,也就在一旁跟着劝:  

“汗阿玛,昌龄这奴才没有说错,礼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