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 第八十三章 席帘:此诗喻我,甚妙

第八十三章 席帘:此诗喻我,甚妙(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诗成!  

提笔。  

桌案旁,齐平一气呵成写完,心中亦是感怀,郑板桥这首竹石初读,并不如苏轼的词惊艳。  

可短短四行诗中,却内蕴风骨、力量。  

历史上,咏竹的诗作极多,佳作亦不少,但如这首脍炙人口的,却寥寥无几。  

一旁,席帘手持折扇,呆呆地站着,眼睛粘在诗文上,嘴唇翕动,似在默念,整个人,竟为之失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他喃喃自语,重复念着,仿若被雷霆击中,作为爱诗之人,他自然能听出,此诗既是咏物,更是以物喻人。  

诗中写竹,实则写人。  

那犹如风竹般,坚毅、勇敢、顽强、执着…虽扎根“破岩”,却仍旧乐观,不惧困苦与强权,铁骨铮铮的骨气。  

尤其最末一句…慷慨潇洒,一代文人风骨跃然纸上。  

“这…说的不正是我吗?”  

席帘怔然失神。  

刹那,只觉此诗竟仿若为他量身打造,将自己一身傲骨,高风亮节展现的淋漓尽致。  

知音!  

这一刻,席帘看向齐平的眼神变了,他声音都颤抖起来:  

“此…此诗,送给我?”  

齐平点头,后退了两步,心说至于吗,不就是一首诗。  

席帘深吸口气,又道:“这诗…可有名字?”  

齐平下意识想说有,但给六先生红彤彤的眼睛盯着,咽了口吐沫:  

“请先生赐名。”  

席帘哈哈大笑,略一思衬,道:  

“此诗既写于竹石居,那…便唤作竹石居赠吾师席帘如何?”  

…齐平还能说什么,拱手应下。  

席帘心情大好,将纸收好,略带惋惜:  

“诗文甚妙,唯独这字…平平无奇了些。”  

齐平清咳一声,打断对方:  

“先生,我只请了半日假,这画符之法…”  

“年轻人性子就是急。”席帘笑呵呵,引齐平坐在室内矮桌旁。  

挥手间,一杆青玉质地的毛笔飞来。  

丢给齐平,道:  

“若要画符,首要的,便须一杆法笔。此笔乃我昔年所用,品相一般,堪堪玄阶法器而已,但多少比书院配发的好些,便赠予你吧。”  

玄阶…齐平双手接过,大喜过望,这诗抄的值了。  

要知道,书院里学生配发的,都是最低的黄阶下品,想要好的?也行,自己花钱买。  

席帘出手便是玄阶,虽语气轻描淡写,可实际上,着实是厚礼了。  

“多谢先生!”齐平道。  

席帘嘴角微扬,故作洒脱:  

“有了法笔,却还不够,若想画出神符,还有诸多要点,例如真元灌注时机、强弱,如何握持,维持稳定,与心神勾连…”  

他一口气说了一堆要点,旋即,开始一一指点,教导,齐平全神贯注听着,不时发问。  

然后,开始实操。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两个时辰过去,齐平手持青玉法笔,灌入真元,在空气中尝试勾勒文字。  

却屡战屡败。  

直至体内真元消耗大半,无奈暂停:  

“先生,为何我画不成?”  

席帘无语:“你莫非想着,只学了一二个时辰,便能掌握一门术法?尤其,还是威力不俗的‘封’字符?”  

齐平尴尬,承认自己贪心了。  

席帘训诫道:  

“习练术法并不容易,你虽于此道颇有天分,却也不要妄想速成,待回去,将我今日教授要点,反复练习,一旬内,或可入门。”  

一旬,便是十天。  

席帘继续道:“即便入门,施法仍有失败的可能,等你十次施法,十次皆成,才勉强算作掌握。”  

这样啊…齐平点头记下,想了想,问:  

“那影响施法概率的因素有哪些?”  

席帘给他这新词整的愣了下,才回答:  

“很多,辟如修为扎实与否,施法时,心神冷静还是慌乱,画符动作是否走形,周遭元气是否充足,平顺…对了,还有笔。”  

他说道:“品质低劣的法笔,施法更易失败,反之,品级越高,术法的威力、施法快慢,乃至成败,都会更好。”  

齐平心中一动,想着,那若是用天阶神符笔施法,是否能大大节省练习时间?  

他觉得,有必要回去试试。  

时至正午,齐平起身告辞,结束本次学习。  

席帘笑容满面将他送走,这才急不可耐,拿出那首诗,露出笑容,扭头朝书院深处走去。  

有好东西,要和老朋友分享。  

故纸楼。  

一楼大堂内,身材纤柔,戴着水晶片眼镜的禾笙于阳光下看书,身旁,趴着懒散橘猫。  

忽然,橘猫睁开眼睛,望向窗外。  

一阵清风吹入,席帘飘然而至,手捧墨宝,吟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禁欲系女先生看着他,镜片后,眼神短暂涣散,似是迷茫:  

“你在做什么?”  

席帘一手负后,眼神沧桑,声音低沉,充满磁性:  

“三三,你不觉,此诗喻我,极为妥帖么。”  

禾笙:“滚。”  

“好勒。”  

抱朴楼。  

此乃,不修边幅,“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五先生居所,作为科研狂魔,五先生极少出屋。  

书院学子亦难得一见。  

此刻,五先生正在桌旁皓首穷经,突然,紧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