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 第320章你真的懂什么是网络小说吗?

第320章你真的懂什么是网络小说吗?(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这句名言一出,一下子就让全场一众学子沸腾起来。  

“悟空传,好经典。”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我要这地…”  

不只是现场。  

直播间内,这一句一出,更是掀起了无数人的热潮。  

“当年我就是看了悟空传,然后才看的网文。”  

“我也是,哪怕十几年过去了,我还记得这句话。”  

“今何在,悟空传…这已经是一个传奇。”  

网络文学为什么值得研究。  

倒不是现在研究出了多少的文学价值。  

光是能引起这么多人追读,这已经是一件极为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陈扬也是点点头。  

说起来,他也受到过悟空传的影响。  

只是当年他看悟空传的时候,当时还不知道悟空传是网络。  

等他知道之后。  

今何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相信大家对于这句话一定很熟悉,这样的经典的句子,我们可以说,在传统纸质书籍当中,我们很难看到。不是大家天赋不够,也不是大家的才华限制,他就是因为载体的不一样。”  

“载体的不一样,这也让作者写出了与之传统纸质作品不一样的句子。或许,连他们当时在写这一些句子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些句子会这么经典,甚至十几年后,大家仍能提起。”  

陈扬并不是天生做理论研究的。  

但写得网文多了,看得网文多了,本身他对于网文就已经有了很高的见解。  

或者也不是什么见解。  

他就是将自己对于网文的看法说出来而已。  

“网络这种全新的载体,让一众写作者们在网上畅所欲言。他们不被传统所束缚,他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于是,自然而然,他们就与传统纸质写作区别了开来。这就像当时竹简上写字一样,因为竹简携带的不方便,所以大家在竹简上写作,必然希望用最少的文字,记录最多的知识。于是,道德经,论语…就这般出现了。如果换一个载体,换成网络。我想,道德经可能不是5000字,他会是5万字,50万字,甚至是500万字。”  

说到这里。  

有善于思考的学子举手提问:“陈扬老师,如果这样的话,那岂不是代表网络写作随心所欲,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这样一来文字不够凝炼,也会太过于小白。”  

“理论上来说,会的。”  

“那这样的小白文是否会比不上传统经典作品?”  

“这个怎么说呢,文学这东西非常不好比较。因为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就如唐诗宋词一样,唐诗显然比之宋词更为凝练,但拿宋词去比较唐诗,认为宋词比不上唐诗,这也不是一件比较公平的比试。”  

“随后还有元曲,明清…从表现方式上来说。时间往靠近我们,词句越不凝练,这是时代的发展。但并不代表明清比不上元曲,元曲比不上宋词,宋词比不上唐诗。相反,太过于凝练,反而会阻碍文学的传播。比如很多人可能看不懂唐诗宋词,但他看得懂网络。”  

“再比如《春秋》这一部史书。因为这部史书写得太过于凝练,往往几个字就代表着一件很大的历史事件。可这样的史书,很多人直接就看不懂。后来就有人给春秋做解释,于是就有了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所以光是凝练这个标准,并不能评价文学高低。”  

当然。  

文学评论本身上就不是物理化学一样的有公式。  

一千个读者里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的评价又不一样。  

“其实这里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鄙视链,比如写诗歌的看不上写的,写的看不上写散文的,写散文的看不上写其他的…而网络文学,恰好是在鄙视链最低端。但实话实说,文学类型没有高低之分,只要写的好的作品,他就是好的文学作品。”  

陈扬是写网文的。  

同样。  

他在很多时候,都在做很多提高网络文学影响力的事。  

虽说此前网络文学在市场上赢得了大众。  

其实很多人内心里面,仍并不是看得起网络文学。  

陈扬知道。  

这需要时间。  

不过。  

既然陈扬在做网络文学的研究,那他便要扭转大家对于网络文学错误的看法。  

此前陈扬讲的载体,只是其中之一。  

接着。  

陈扬继续开讲。  

“刚才我问过一个问题,什么是网络文学。有一位同学回答,在网上写作的作品,他就是网络文学。虽然这有一定的意义,可是,我们来看看当年容树下的这一些作家。李寻欢,安妮宝贝,郭小四,韩韩…这里面除了今何在之外,绝大部分人,我们媒体都不会再称他们是网络作家…这是为什么?”  

这一说。  

众人一愣。  

对啊。  

为什么。  

他们不是在网络上写成长的吗?  

按理来说。  

他们是第一代网络作家,还是网络名家。  

他们应该是网络作家啊。  

可他们现在的身份,却并不是网络作家。  

“陈扬老师,会不会有一些作家认为网络作家拿不出手,不好意思称自己为网络作家。”  

有一位学子举手回答。  

陈扬赞赏的说道:“没错,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