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绰绰有余(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只是借鉴了邢窑的部分工艺,那剩下的那部分,又借鉴的是哪?  

毕竟涉及到后续的研究方向,如果从学术的角度而言,双方属于竞争关系。即便问了,林思成也不一定会说。  

但万一呢?  

姚主任转着念头:“林老师,能不能再请教几个问题?”  

林思成点头:“可以!”  

咦,这么爽快?  

霎时间,所有人打起精神,竖起耳朵。  

“谢谢林老师!”  

姚建新郑重其事的道了一声谢,拿起水即生面前的几份报告,“这两份也是白瓷釉,看釉面折射率、釉浆及瓷胎成份,和邢窑白瓷的区别好像不是很大,是不是也和北午芹唐瓷的工艺有关?”  

“不是有关,而是本来就是!前一份是永济民间征集的白瓷残器,属宋末金初。后一份是蒲州古城废墟(永济)收集到的瓷片,属金末元初。  

所以这两份报告,都是河津白瓷在不同时期的成份数据…你再和北午匠唐白瓷做对比,就能看出三者之间的区别…”  

林思成直接了当:“姚主任,你先看电脑上一份,也就是北午芹唐瓷:釉料成份数据中,钙含量是不是极高?你再看器物特征:胎厚、质粗、易吸水,且釉色透青,底足为玉壁底。其实这几点,都是同一原因所导致:高钙釉。”  

“成因并不复杂:河津瓷土本就是高钙土,又借鉴邢窑的烧造工艺,在釉料中添加了相当数量的石灰石,导致釉浆中的钙含量达到极其夸张的数值:18及以上。  

而钙本就是助熔剂,河津窑又是高温窑,两相一结合,釉浆流动性极高。烧出的白瓷极具特色:釉面清澈,玻质化强,近似透明,就像水总工的那只碗。  

缺点是必然会导致流釉,同一炉烧一千只,出炉时完好的成品可能还不足百分之一。  

但唐代并不知道什么钙不钙的问题,为解决流釉现象,瓷胎必然会加厚、质粗,且吸水,为了方便挂釉,甚至会将胎唇加厚…就像水总工的那只碗。”  

“但胎一粗,铁含量必然高,所以釉色泛青。多余的釉必然会流向底部,这也就导致足底会形成极厚的釉层,所以才叫玉壁底。”  

一群人不住点头,在心里默默的加了一句:又比如,水总工的那只碗。  

林思成又起第二份报告:“但到宋金时期,河津白瓷的胎体已然很薄,胎质相对细腻,釉色更白,且玉壁底已然绝迹。  

原因不复杂:减钙,加碱。将釉浆中的石灰石减少,加入钾、纳长石,即从钙系釉过渡到钙碱釉。  

优点是高温黏度大,釉层不易流淌,可厚挂形成乳浊质感。缺点也有:透明度、玻璃质感降低,釉色白中透黄,呈月白色…”  

“再看第三份,也就是蒲州古城的样本数据:钾、钠含量超过钙,形成碱钙釉。如此一来,挂釉效果更好,釉色更白。但缺点更明显:形成失透效果,玻璃感弱之又弱,透光性极差…”  

“这种釉质,更接于德化白瓷早期的‘干白瓷’,而非卵白玉…如果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其实这三种,都和卵白玉不沾边,至多和卵白玉工艺相近…”  

“那林老师,什么才算是卵白玉?”  

“半润半透,似冻似脂!”林思成转动鼠标,找出从永济收到的那只白釉碗的图片,“说直白点:宋瓷!”  

姚建新恍然大悟:所以,北午芹遗址的级别不可谓不高,但林思成只是挂个名。因为他的最终目的,是找到宋窑。  

两人一问一答,问的直指中心,答的简明扼要。  

其余人默不作声。  

乍一听,好简单?  

就一个钙,再加一个碱,三份报告一对比,一目了然。  

但要搞清楚一点:发现北午芹遗址到现在,不过一周过一点。林思成的实验团队得下多大功夫,才能研究的这么清楚?  

再打个比方:这三份报告中的钙、碱含量,是来源于天然瓷土,还是后期添加,添加来源是哪一种:是石灰石,是草木灰,还是瓷石(钾、纳长石)。  

想弄清楚,只能逐一化验,挨个排除,每一种都得经过上百或几百次的实验,再经过总结、分析等等才能得出的最终结论。  

不好确定来源还是其次,关键是其中的平衡值:原料不同,其中含有其它微量元素就不同,对结釉、呈色的影响就不同。少一种或多一种,或是差一个百分点,结果就会差十万八千里。  

所以谁都没有想到,林思成竟然研究的这么快?  

更没想到,姚建新一问,他竟然一点都没含糊,更没半点隐瞒?  

等于陶研所和文遗院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建模,而不是从头开始研究。算少一点,至少顶得上三到四个月的进度。  

姚建新脸上堆笑,不停的说谢谢,水即生目光闪动,心中五味杂陈:  

进实验室之前,他仅仅只是想和林思成探讨一下邢窑,真没想过他会讲这么多,讲这么透彻。  

客气了好一阵,一群人簇拥着水即生离开。门刚一关,几双眼睛盯了过来。  

就挺想不通:既然双方是竞争关系,林思成为什么还要讲这么多?  

看到这些人的表情,王齐志和赵修能暗暗叹气:你们看林思成做什么?  

有这个功夫,你们还不如看看黄智峰黄教授。  

实验室一直都是他负责,这些数据真那么重要,黄智峰能摆在桌子上,能随随便便的就让外人看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