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199章 何止是三百万

第199章 何止是三百万(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作。  

但唯有那樽太湖石,依旧不清不楚?  

关键的是,那位郝总一脸的幸灾乐祸。甚至于林思成看完后,一个字都没讲。  

她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  

转着念头,女人转过了身,指着箱子:“林老师,这一件,能不能也请你掌一眼?”  

“王小姐,不用掌!”  

这次捡的漏不小,这位王小姐也比较干脆,告诉他也无妨。  

林思成言简意赅,“我说直白一点:从文玩而言,这一类东西的价值不高。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可以送到拍卖行试试,但我估计,没人会收!”  

稍一顿,林思成又斟酌了一下措词:“如果我没猜错,你那位朋友的事情应该就和这类东西有关。如果定了的话,你不妨和他见一面,他应该会告诉你…”  

老人和助理听的一头雾头,不明所以,王明星的脸色却突地一白,双目狂突。  

她朋友能有什么事情?当然是指进去了…  

定了的意思,自然指的是已经判刑,可以会见家属…  

但问题是,林思成怎么知道?他甚至知道,是因为太湖石进去的?  

一时间,她又惊又疑,欲言又止。  

但过了好久,她最终还是没敢问:朋友嘴严,没把她交待出来。但她自己不能嘴松…  

女人勉力笑笑:“林老师说的什么,我听不懂!”  

林思成点点头:点到为止,听不懂就听不懂吧。  

看他再不说话,女人说了声谢谢,三人匆匆而去。  

门“咣”的一声,在屋中回响。郝钧和叶安宁盯着林思成,眼神复杂莫明。  

又来了?  

林思成鉴完器,有时还会鉴鉴人的手段,他俩都见识过。但每见一次,犹觉震憾无比。  

就感觉,林思成比算卦算的还准…  

郝钧猛吐一口气:“你怎么知道他朋友出事了?”  

“望气:眼赤目肿,惊悸不安、多疑善恐、怔忡气滞…这是郁症。说明她惹上了麻烦,导致五心烦热、失眠多梦。  

心脾两虚、痰热扰心、心胆气虚…这是情志不畅,七情内伤。说明这麻烦,应该是与她关系密切的人惹出来的,然后牵连到了她…再根据那樽太湖石,以及她急于出手几幅字画的心理,我盲猜了一下…”  

林思成,你这猜的好,一猜就猜的那女人脸色发白,跟见了鬼一样的表情?  

郝钧嗫动着嘴唇,好久,又叹了一口气:“要不要去京城,在天桥底下给你支个摊?”  

林思成哭笑不得:“郝师兄,现在京城哪还有天桥?”  

也对,早拆了七八十年了…  

但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心理压力真的挺大…  

郝钧叹口气,点了点字轴,岔开了话题:“谁写的?”  

林思成直接了当:“沈度!”  

“谁?”  

“沈度!”  

郝钧猛的愣住,直戳戳的抬起头。  

他耳朵当然没问题,也听的清清楚楚,他只是有点不敢置信。  

包括林思成出五十万的时候,他都还在想,这不会是宣德朝或正统的哪位六阁尚书写的吧?  

但压根就没想过,仿沈度真迹的仿作作者,仍旧是沈度?  

低头再看:没错啊,拼接的题和印?  

“真的是沈度!”  

林思成耐心解释,“《画院录》(明代内府编纂字画著录)记载:永乐壬寅(1422年),沈度、沈粲,及多位翰林院典籍奉旨,对内廷画院诸多名家藏画题跋…其中就有这一幅!”  

“到正统三年(英宗),内务府下属书房因年久失修,被雨泡塌,许多字画与题跋都泡了水,其中仍旧有这一幅。”  

“之后英宗下旨补题,但王振看到许多只是泡了两边的印和最后的留款,就令沈藻从府中呈来沈度遗作,然后移款…其中,仍旧有这一幅。”  

稍一顿,林思成指指字轴:“再然后,《画院录》、《李公麟画陶渊明归去来辞图》,及沈度题辞一并传到了清朝,移款之事又被记录于《石渠宝笈》之中…  

再之后,到了民国,《画院录》遗失,《李公麟画陶渊明归去来辞图》被运到了台湾,这篇题辞却不知所踪…”  

林思成一脸唏嘘:“没想到,突然就冒了出来。更没想到,运气这么好?感谢郝师兄,完了请你吃好的。”  

郝钧听的一愣一愣,叶安宁更是睁大了眼睛。  

岂不就等于,这不但是沈度真迹,更是明、清两代宫廷内藏,且收藏于《画院录》与《石渠宝笈》中的珍本?  

所以,何止是三百万?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