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新客(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第260章新客第二天中午。
马世奇吃了饭回来就问顾砚声。
“部长,我听到点风声,说是日本人要征粮,这是真的么?”
“市政府还真是个破风箱,嘴巴上一点把门的都没有。”
顾砚声往后一靠,拿起咖啡杯喝一口,早上他看报纸,还一点强征的新闻都没有。
“听到什么了?”
“您知道江北帮里有人做粮食生意的,有个兄弟,昨天晚上突然有别的商人联系他,想要收一批大米,说是调拨用。
他当时也没想那么多,想着新米又快上市了,把陈米处理掉腾腾仓库也挺好,还能赚个人情,就卖了。
今天早上他跟别的商人说起这件事才知道,被扫货的不止他一家。
他感觉有猫腻就找人去问,有些大米行已经开始涨价了,问那些米行的人为什么涨价,缘由也不说,他就觉得特别奇怪。
这不是知道我在您这里么,所以中午就来找我吃饭,让我帮忙打听点消息。
是不是市政府内有变动?”
江北帮也算自己人,顾砚声不介意透露一点。
“日本人要收粮了,数目不小,你让你这个朋友能多收点粮就多收一点,上海离粮荒的日子不会太久,可能也就几天功夫。”
“这么严重,秋收季就粮荒?”马世奇面色微变。
顾砚声放下杯子补充道,“收了要存放好,后面发生什么事情很难说,万一挨家挨户找,被找出来那就没的救了。”
“部长,日本人到底要收多少粮?”
“十万吨。”
“十万吨?”马世奇倒吸一口冷气,想了想多的也不需要问了,“多谢部长,我打个电话通知他,没关系吧?”
“江北帮知道没什么关系,控制范围自己别传播就行。”
“那是一定的,我会叮嘱。”
“嗯,去吧。”
顾砚声看着马世奇走人,囤货居奇这不就来了么,而且都是官面上的背景,估计这里面市政府各种头头脑脑的关系都少不了,傅肖庵更是大头。
日本人想要每个月收九千吨,让上海平稳过渡不出乱子,异想天开。
两天后,该传开的消息就都传开了,市面上也有了闲言碎语,小范围的恐慌开始,上海人现在吃一堑长一智,立马上街开始囤粮。
“部长。”手下快步上楼汇报,“高仲武副部长想要拜访您,在门口了。”
“高仲武?他来干什么?”
顾砚声脑子想,脚步不停,下楼去迎接,“哈哈,高部长,怎么来我这里了?”
“顾部长。”高仲武笑哈哈的上前,“来这附近办点事,那人也是没眼力见,连口水都不给喝,我说了半天话嘴巴都说干了,就想着到你这讨口水喝,没打扰吧?”
你家离这里也就一公里,下次理由可以再编的好一点。
“不打扰,楼上请。”顾砚声送人上楼。
坐下后顾砚声问道,“来这办什么事?谈判的事?”
“是啊。”
高仲武坐下喝茶就东拉西扯一堆,顾砚声就顺势问两句他和日本人谈判的进展,说了半天,高仲武终于说正事了。
“顾部长,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最近的股市,上次飞机上听你谈论股票的事,我回来还真关注了下,现在这个棉纱行情火爆啊,民众情绪异常高涨,股价连连升高,简直是进去就能捡钱。
可我就不明白,谁都赚钱,那谁在亏钱,有没有这种好事?”
让你从香港回来谈判的,怎么还炒上股了。
顾砚声哈哈一笑,“高部长考我呢,你也是学过经济的,这种事情哪需要问我?”
高仲武摇头叹笑,“我是不行啦,忙于外务工作,经济的本领落下太多年,哪有像顾先生你专注政府事务,对经济敏感度高,所以来找顾先生你请教请教。”
顾砚声淡笑,“说什么请教,我也就懂一点点,可以探讨一下,股市都是用钱买起来的,外界的资金进入上海,自然水涨船高,也不一定要有人亏钱,真的可以做到所有人都赚钱。
当然,这是在水位没有低下去的情况下。”
“那顾先生你是觉得棉纱的行情,你看涨?”高仲武最近就关注棉纱。
“看涨。”顾砚声微笑给出肯定答案。
“可这两天市场传言,好像日本人要强征粮食,去年市政府强征过一次,导致股灾,这两天交易所就有很多资金在抛,就怕股灾来了,你是觉得不会重演么?”
“买了?”
“呵呵,顾部长神机妙算,看得出来?”
废话,传个破消息就分析来分析去这么紧张,这还需要猜啊?而且十有八九买的还不少。
“暂时还不会跌,拿着好了。”
“为什么?希望顾先生赐教。”高仲武皱着眉头,身体往前倾,非常认真。
“这原因很复杂,强征是要跌,但是跌不跌也不是只看日本人强不强征。”
顾砚声也东拉西扯的跟他随便说点话。
过程不重要,说什么都不重要,反正结果是涨,高仲武未来自己会脑补的。
“你看,跟顾部长你实在相见恨晚,一聊就聊过头,耽误你事了,那我回去再研究研究。”
“好,慢走。”
顾砚声下楼送了一程,高仲武还有用,留给跟戴老板表功。
滴玲玲,滴玲玲。
顾砚声上楼接起电话,“哪位?”
傅肖庵
马世奇吃了饭回来就问顾砚声。
“部长,我听到点风声,说是日本人要征粮,这是真的么?”
“市政府还真是个破风箱,嘴巴上一点把门的都没有。”
顾砚声往后一靠,拿起咖啡杯喝一口,早上他看报纸,还一点强征的新闻都没有。
“听到什么了?”
“您知道江北帮里有人做粮食生意的,有个兄弟,昨天晚上突然有别的商人联系他,想要收一批大米,说是调拨用。
他当时也没想那么多,想着新米又快上市了,把陈米处理掉腾腾仓库也挺好,还能赚个人情,就卖了。
今天早上他跟别的商人说起这件事才知道,被扫货的不止他一家。
他感觉有猫腻就找人去问,有些大米行已经开始涨价了,问那些米行的人为什么涨价,缘由也不说,他就觉得特别奇怪。
这不是知道我在您这里么,所以中午就来找我吃饭,让我帮忙打听点消息。
是不是市政府内有变动?”
江北帮也算自己人,顾砚声不介意透露一点。
“日本人要收粮了,数目不小,你让你这个朋友能多收点粮就多收一点,上海离粮荒的日子不会太久,可能也就几天功夫。”
“这么严重,秋收季就粮荒?”马世奇面色微变。
顾砚声放下杯子补充道,“收了要存放好,后面发生什么事情很难说,万一挨家挨户找,被找出来那就没的救了。”
“部长,日本人到底要收多少粮?”
“十万吨。”
“十万吨?”马世奇倒吸一口冷气,想了想多的也不需要问了,“多谢部长,我打个电话通知他,没关系吧?”
“江北帮知道没什么关系,控制范围自己别传播就行。”
“那是一定的,我会叮嘱。”
“嗯,去吧。”
顾砚声看着马世奇走人,囤货居奇这不就来了么,而且都是官面上的背景,估计这里面市政府各种头头脑脑的关系都少不了,傅肖庵更是大头。
日本人想要每个月收九千吨,让上海平稳过渡不出乱子,异想天开。
两天后,该传开的消息就都传开了,市面上也有了闲言碎语,小范围的恐慌开始,上海人现在吃一堑长一智,立马上街开始囤粮。
“部长。”手下快步上楼汇报,“高仲武副部长想要拜访您,在门口了。”
“高仲武?他来干什么?”
顾砚声脑子想,脚步不停,下楼去迎接,“哈哈,高部长,怎么来我这里了?”
“顾部长。”高仲武笑哈哈的上前,“来这附近办点事,那人也是没眼力见,连口水都不给喝,我说了半天话嘴巴都说干了,就想着到你这讨口水喝,没打扰吧?”
你家离这里也就一公里,下次理由可以再编的好一点。
“不打扰,楼上请。”顾砚声送人上楼。
坐下后顾砚声问道,“来这办什么事?谈判的事?”
“是啊。”
高仲武坐下喝茶就东拉西扯一堆,顾砚声就顺势问两句他和日本人谈判的进展,说了半天,高仲武终于说正事了。
“顾部长,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最近的股市,上次飞机上听你谈论股票的事,我回来还真关注了下,现在这个棉纱行情火爆啊,民众情绪异常高涨,股价连连升高,简直是进去就能捡钱。
可我就不明白,谁都赚钱,那谁在亏钱,有没有这种好事?”
让你从香港回来谈判的,怎么还炒上股了。
顾砚声哈哈一笑,“高部长考我呢,你也是学过经济的,这种事情哪需要问我?”
高仲武摇头叹笑,“我是不行啦,忙于外务工作,经济的本领落下太多年,哪有像顾先生你专注政府事务,对经济敏感度高,所以来找顾先生你请教请教。”
顾砚声淡笑,“说什么请教,我也就懂一点点,可以探讨一下,股市都是用钱买起来的,外界的资金进入上海,自然水涨船高,也不一定要有人亏钱,真的可以做到所有人都赚钱。
当然,这是在水位没有低下去的情况下。”
“那顾先生你是觉得棉纱的行情,你看涨?”高仲武最近就关注棉纱。
“看涨。”顾砚声微笑给出肯定答案。
“可这两天市场传言,好像日本人要强征粮食,去年市政府强征过一次,导致股灾,这两天交易所就有很多资金在抛,就怕股灾来了,你是觉得不会重演么?”
“买了?”
“呵呵,顾部长神机妙算,看得出来?”
废话,传个破消息就分析来分析去这么紧张,这还需要猜啊?而且十有八九买的还不少。
“暂时还不会跌,拿着好了。”
“为什么?希望顾先生赐教。”高仲武皱着眉头,身体往前倾,非常认真。
“这原因很复杂,强征是要跌,但是跌不跌也不是只看日本人强不强征。”
顾砚声也东拉西扯的跟他随便说点话。
过程不重要,说什么都不重要,反正结果是涨,高仲武未来自己会脑补的。
“你看,跟顾部长你实在相见恨晚,一聊就聊过头,耽误你事了,那我回去再研究研究。”
“好,慢走。”
顾砚声下楼送了一程,高仲武还有用,留给跟戴老板表功。
滴玲玲,滴玲玲。
顾砚声上楼接起电话,“哪位?”
傅肖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