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三十四章 这报告谁写的?

第三十四章 这报告谁写的?(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为官之人首重乃保险二字。  

保的何险?  

官场的险。  

准确说,是做事时必须确保上司不会找自己麻烦,同时也要确保上官对这件事持赞成态度,而不是否定。  

作为一县父母,县尊大人考虑问题肯定要比赵安这个临时工更全面,更客观,并且更深层次。1  

屁股决定脑袋嘛。  

打造名优产品、驰名商标固然是赵安为县尊大人奉上的一条创收妙策,但县尊大人经几日琢磨后却发现此事另有两个妙用。  

第一,即能通过此事给自己弄一个能吏的荣誉称号;第二,就是能通过此事将上下级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和谐。1  

“能吏”事关吏部考核,虽然吏部考核看的是知县的“硬数据”,如当地的赋税征收、刑案审判、教化科举等。  

但除了这些硬数据外,吏部还有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那就是上级官员对该知县的评价如何。  

也就是所谓的官场风评。  

曾任两江总督的于成龙在广西做知县时,就是因为得到两广总督、广西巡抚的高度评价,破格向朝廷举荐,举人出身的于成龙这才官运亨通一路做到两江总督要职。5  

由此可见上级官员的评价于地方官的晋升影响力有多大。  

不过如于成龙那般幸运儿实是少数,毕竟那会大清刚入关,人少、官少、读书人也少,为了维护还不算稳定的统治需要树立一个清廉典型出来。  

眼下官场上想要得到上面的认可并加以“举荐”,能做事是基础,会做人才是优势。  

什么叫会做人?  

以钱开道呗!  

这也是为何地方官上任之后就要面临巨大财务压力的原因之一。  

上到京里的关系,下到省里府里,能打点的都要打点。  

打点了只能说你这个官懂事可以接着做,未必能提携你。  

不打点,上级各种刁难下来,任你再如何能办事也得收拾铺盖滚蛋。  

唯有打点外加会做人做事,这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基础。  

做事这一块,县尊大人便是想借府里名义把名优产品、驰名商标做大做强,为府县同时创收。  

做人这一块,还有什么比给上司带来利益的同时也让上司在上上司那里大出风头来的强?  

获得府台大人的高度认可,自然就能通过府台大人得到省里的重视,一来二去,这风评不就有了么。  

风评再加钱,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为此,县尊大人打算亲自去向府台大人汇报此事,争取得到府台大人毫无保留的支持。  

不过,县尊大人于宏观这一块拿捏的非常好,具体到微观这一块还是有点力不从心的,所以便给赵安机会让他重新草拟一份报告。  

要求就一个,着眼于扬州府的大局。  

越快越好。  

赵安照做了,熬了一个通宵将重新完善补充的方案上交到了县里。  

拿到报告后,县尊大人立即仔细阅读,先是看的一愣一愣,继而拍案叫好,吩咐门房立即备轿前往知府衙门。1  

现任扬州知府额其纳不是汉人,而是国人,也就是满洲人,镶黄旗出身,老姓富察氏。8  

本朝孝贤皇后就是富察氏,其弟傅恒及傅恒诸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均是位高权重炙手可热的大人物。6  

不过额其纳跟孝贤皇后她家没关系,跟京师那边也没关系,因为他祖上顺治年间就迁到江宁满城了。  

一百多年过去,就算是同一个祖宗那关系也早就远了。1  

额其纳也非科举正途出身,而是走的旗人特制拜唐阿入的仕,凭着满洲人身份外加祖上的一点不多余荫被江宁将军永庆保举为扬州知府。1  

私底下,额其纳给江宁将军的孝敬是白银十六万两。  

这个数不高,因为扬州可是大清第一首府。  

优惠原因在于四十一岁的额其纳当了五十六岁的江宁将军岳父,其女儿给大了足足三十岁的江宁将军当了侧室。  

也正是靠着将军女婿撑腰,额其纳这个知府腰杆子很硬,连巡抚、布政都要礼让他三分。  

前几年靠着对扬州几个盐商的查抄更是简在帝心,小道消息说下任两淮盐运使很有可能就是额其纳。  

若能当上两淮盐运使,额其纳觉得这辈子就值了。2  

听门房来说甘泉县求见,额其纳便令叫了过来。  

“小县参见府台大人!”  

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县里是南霸天的丁承恩在知府大人面前,那卑恭样赵安见了都得喊声义父。  

“甘泉县这是有事找本府?”  

大热天又是在后衙,额纳庆不可能穿一身官服见下属,加之其人性子随意,故而穿的是便服,就差直接光着膀子了。  

“这是小县草拟的一份关于发展本地经济的文书,还请府台大人过目。”  

丁承恩将赵安代拟的文书呈了上去。  

“经济”一词古时乃指经邦济世,于明朝时专指商业,赵安在边上听着也不会觉违和。  

不久前被朝廷从禁书名录中除去的红楼梦第三二回便有写道:“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便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罢,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5  

“发展本地经济?”  

额纳庆有些不解的接过文书打开来看,看了片刻抬头不无疑惑道:“这打造扬州名优产品和驰名商标于经济有何干系?”  

丁承恩忙笑着解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