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亲王云集长安,太子我要刨世家的根(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衙门举行试,核准录取一部分杰出者,授予童生之衔,童生可领取由朝廷专门发放的禄米,以保衣食无忧。”
“郡试为第二阶段,各县童生前往所在郡治参与考试,核准录用者,授秀才衔,发放禄银。”
“州试是第三阶段,各郡秀才前往州治参与考试,合格者称之为举人,有参政议政之权及禄银。”
“殿试是最后一关,由皇帝亲自出具考题,大臣监考,最终遴选合格者为进士,前三甲称之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进士即由吏部授予官职,或为县令,或为县丞,主政、协理主政一方。”
“县学、郡学、州学分别录童生、秀才、举人进学,除教授古人经典,习文断字,更需要由县衙、郡衙、州衙委派自地方处理赋税徭役诸多杂事,合格者方能领取凭证,前往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
“殿试者并非只有进士,位列中游者,可授予国子监生名额,入国子监进修,参与下一次殿试。”
“其中,县试、郡试、州试都是一年一次,殿试为三年一次。”
“所有朝廷设置学府、考试均分文、武,文院择士子,武院择武人,文学教四书五经,武院教兵书战策。”
“另外,军中优异者可被推荐进入地方武院就读,直接参与科举,晋升军职。”
当即,李承乾将科举方案全盘托出。
“啊这?”
李佑已经张大了嘴巴,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科举梯次分明,只需要识文断字就能够参加文试,精通武艺参加武试,这相当于直接剥夺了士族的特权。
毕竟,百姓有了田地之后,将自己的孩子送去私塾就学,又或者是习武强身,这都不是难事。
一旦这些寒门庶族出身的士子成为了童生,在县学接受了教育,有朝廷发放的禄米、禄银,他们跟士族子弟之间的差距会逐渐变小,尤其是各级学府必须要通过衙门委派处理地方杂务,合格者才能参加下一级考试,这就避免了官员之间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陋习。
所有的进士首先是才学或者武艺出众,然后对于地方治理已经有丰富的经验才会参加殿试,被录用为官员。
至于武科,有些参军入伍从最底层士卒拼杀上来的贫苦人们,他们或许纸上谈兵不如武学士子,但他们的实战经验远胜于这些人,有军功在身,为国流血,自然需要赋予他们不一样的特权。
哪怕他们本身有军职,只要通过殿试,成为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他们一样可以回到军中晋升军职,这无疑是拓宽了百姓的晋升之阶,形成良性的循环。
请:badaoge
“郡试为第二阶段,各县童生前往所在郡治参与考试,核准录用者,授秀才衔,发放禄银。”
“州试是第三阶段,各郡秀才前往州治参与考试,合格者称之为举人,有参政议政之权及禄银。”
“殿试是最后一关,由皇帝亲自出具考题,大臣监考,最终遴选合格者为进士,前三甲称之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进士即由吏部授予官职,或为县令,或为县丞,主政、协理主政一方。”
“县学、郡学、州学分别录童生、秀才、举人进学,除教授古人经典,习文断字,更需要由县衙、郡衙、州衙委派自地方处理赋税徭役诸多杂事,合格者方能领取凭证,前往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
“殿试者并非只有进士,位列中游者,可授予国子监生名额,入国子监进修,参与下一次殿试。”
“其中,县试、郡试、州试都是一年一次,殿试为三年一次。”
“所有朝廷设置学府、考试均分文、武,文院择士子,武院择武人,文学教四书五经,武院教兵书战策。”
“另外,军中优异者可被推荐进入地方武院就读,直接参与科举,晋升军职。”
当即,李承乾将科举方案全盘托出。
“啊这?”
李佑已经张大了嘴巴,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科举梯次分明,只需要识文断字就能够参加文试,精通武艺参加武试,这相当于直接剥夺了士族的特权。
毕竟,百姓有了田地之后,将自己的孩子送去私塾就学,又或者是习武强身,这都不是难事。
一旦这些寒门庶族出身的士子成为了童生,在县学接受了教育,有朝廷发放的禄米、禄银,他们跟士族子弟之间的差距会逐渐变小,尤其是各级学府必须要通过衙门委派处理地方杂务,合格者才能参加下一级考试,这就避免了官员之间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陋习。
所有的进士首先是才学或者武艺出众,然后对于地方治理已经有丰富的经验才会参加殿试,被录用为官员。
至于武科,有些参军入伍从最底层士卒拼杀上来的贫苦人们,他们或许纸上谈兵不如武学士子,但他们的实战经验远胜于这些人,有军功在身,为国流血,自然需要赋予他们不一样的特权。
哪怕他们本身有军职,只要通过殿试,成为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他们一样可以回到军中晋升军职,这无疑是拓宽了百姓的晋升之阶,形成良性的循环。
请:bad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