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一百四十三章李君羡投诚,太子党如虎添翼

第一百四十三章李君羡投诚,太子党如虎添翼(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贞观十六年,七月初,西宁城,河西王府正殿。  

“河西王已经征服了乌海东岱、孙波东岱、苏毗属邦、多弥属邦。”  

“收拢吐蕃人约3万,羌人10万,全部驱赶到柏海(扎陵湖、鄂陵湖)一带放牧。”  

“新城选址在乌海(冬给措纳湖)南,柏海东,黄河畔。”  

“从西宁城运送过去的水泥,还有9万俘虏开采出来的石头已经初步建成了地基,预计入冬之前可以完工,这座乌海城至少能够容纳五十万人,河畔可以开垦田地,栽种青稞。”  

“定羌都尉也已征服了那秀小东岱,迁白兰部众至巴彦喀拉山南端,修筑起了白兰城。”  

河西王长史唐嘉会有条不紊的禀报道。  

“嗯。”  

微微颌首,李承乾心中大概有数了。  

乌海城就坐落在后世的玛多古城位置,玛多古城曾经是黄河上游的第一个县城,而白兰城位置大抵是后世的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高原、高山峡谷、山原都有,可以发展畜牧业、农耕种植。  

“吐谷浑方面。”  

“河内郡公、甘谷县侯将伏俟城、通海五城、典合城、且末城的王公贵族杀了个干干净净。”  

“90万吐谷浑部众重新录籍,订立黄册,为他们分配土地、牛羊。”  

“河内郡公将俘虏的十五万吐谷浑士卒全部调往伏俟城,主持扩建,从通海五城迁徙了四十万人口至伏罗川,正在大举开垦田地,种植小麦、青稞。”  

“另有二十万人分布在通海五城,已置兴海、羌海、尕海三县,派驻有县令、县丞、县尉。”  

“殿下,甘谷县侯想要一些高产小麦种子和高产紫花苜蓿种子。”  

提及此,唐嘉会不禁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  

“这家伙倒是有主意。”  

“且末、典合都依仗着且末河发展起来的城池,西域三十六国大多如此。”  

“通过种植高产小麦、高产紫花苜蓿,楼兰都督府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反向出售粮食、牛羊。”  

“时间一长,西域各国的百姓都会蜂拥涌入楼兰都督府,此消彼长之下,西突厥必然下颓。”  

“种子可以给他,不过不是现在,而是明年。”  

李承乾想了想,开口道。  

高产小麦和高产紫花苜蓿才在漠北栽种,西海这边都没多少,主要以青稞为主。  

有那些种子,早就先发展湟水谷地、黄河谷地的畜牧业、农业了。  

“是。”  

唐嘉会连忙应声。  

“乌海城,白兰城人口还是太少了。”  

“尚囊和论科耳不是还在咱们手上吗?”  

“吐蕃的悉编掣逋、曩论掣逋,我想换十万个奴隶应该没什么问题。”  

“明白。”  

听到这里,唐嘉会脸上露出了感兴趣之色。  

乌海城的羌人、吐蕃人加上俘虏才22万人,白兰城就更少了,只有白兰部众,还不到十万,如果能从吐蕃那换来十万奴隶,只要大唐把这些奴隶释放,分给土地、牛羊,这些奴隶摇身一变就是大唐铁杆支持者。  

到那时,这些人送往白兰城,白兰城人口将会接近20万,不必再担心随时随地会被吐蕃攻破。  

“既然要搭建西海大都护府,那就得先把西海军弄起来。”  

“原有的五万河西军、三千陌刀军、三千玄甲军、两千弓弩手、五万党项轻骑全部划归至西海军。”  

“西海军下辖十万人,分别是五万轻骑、四万步卒,四千弓弩手及三千陌刀军、三千玄甲军。”  

“西海四郡各募集五千郡兵,合计两万人。”  

“裴行俭还在伏俟城,刘仁轨,组建西海军诸事暂由你负责。”  

“至于西海四郡郡兵及政务交由唐嘉会负责。”  

俯瞰下首,李承乾接连下达了几道命令“是。”  

刘仁轨、唐嘉会不假思索的应声。  

唯有定羌都尉拓跋渊脸上露出了苦涩表情,这下子他直接成了光杆司令。  

“党项各部首领何在?”  

“末将在!”  

顿时,党项八部首领包括拓跋渊全都站了出来,翘首以望。  

“党项诸羌在此次平定吐谷浑之战中,浴血奋战。”  

“孤已上奏陛下,为尔等表功,拓跋渊为白兰郡王,余者为开国郡公。”  

“各位可以收拾东西,举家前往长安领受封赏。”  

微微一笑,李承乾出言道。  

‘嚯!!!’  

在场党项首领们一片哗然,就连拓跋渊都没想到自己竟然混了个郡王,这可是异性能够得到的最高德爵位了,其它人对于开国郡公的爵位同样说不出的满意。  

一时间,失去部众的失望完全被喜悦所覆盖,能够当大唐的郡王、郡公,可不比当夷狄酋长强多了。  

“我等先行告退。”  

拓跋渊等人喜气洋洋的出了王府大殿。  

注视着他们离去的身影,在场大唐官员、将领们全都露出了会心一笑,吐谷浑的王公贵族被杀完了,党项八部首领前往长安,西海大都护府治下再没有不稳定因素,大唐就可以放开手脚治理了。  

“武连县公到了。”  

一名东厂番子匆匆入内,汇报道。  

“好,请他进来。”  

眉头微皱,李承乾扬了扬手,吩咐下去。  

“是。”  

东厂番子二话不说,转身离开了大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