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六十七章群臣侧目,李泰不得不吃的哑巴亏

第六十七章群臣侧目,李泰不得不吃的哑巴亏(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参见太子!”  

正当太极殿中群臣沉思之际,殿外突然响起千牛卫士的声音,所有人不约而同的抬头望去。  

一道身影在阳光的折射下显得格外伟岸挺拔,出现在了大殿门口,紫金冠束发,一席玄色金丝边锦服,身长八尺,面如刀削般棱角分明,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凌然之感。  

“孤还真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大的作用,威慑薛延陀,啧啧啧!”  

时隔数月,第一次出现在朝堂之上的李承乾让文武百官感到陌生。  

“参见太子殿下。”  

岑文本、张玄素、马周、李百药等东宫属官率先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魏徵、房玄龄、长孙无忌陆续行礼。  

后知后觉的官员、武将们纷纷行礼,这可是大唐储君,半君亦是君。  

“嗒嗒!”  

迎着满殿文武百官的目光,李承乾一步一步的走进了大唐权利中枢。  

“太子...”  

几乎所有人看着身形挺拔的李承乾,全都露出了目瞪口呆的表情。  

曾几何时,瘸腿的太子是大唐百姓心中的笑柄,可今日,他们看见了什么?  

“大兄,你的腿好了,太好了。”  

晋王李治小跑着走上前去,小脸上满是欣喜。  

他对太子李承乾的印象并不差,所谓长兄如父,东宫从未忘记过年幼的晋王、晋阳公主、新城公主,逢年过节便有精心准备的礼物,太子妃苏子矜更是时不时的前去关心他们。  

哪怕李治心中对于储君之位也有觊觎之心,但他从未想过对李承乾下毒手。  

“稚奴长大了。”  

拍了拍李治的肩膀,李承乾欣慰道:“既已开府建衙,晋王府中怎可没有一个女主人。”  

“前些日子,我听太子妃提起太原王氏有淑女,性温婉,高祖父王思政曾任西魏尚书左仆射,父王仁祐乃是罗山县令,其母出身河东柳氏,同安姑祖母还是她的叔祖母。”  

“你若有意,为兄请江夏王叔走上一遭。”  

“这...”  

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李治有些没反应过来。  

太原王氏嫡女,西魏重臣的后裔,母族还是京兆郡望之一的河东柳氏,还是皇室姻亲,这样的王妃人选,他又怎么会不心动呢?  

“阿娘不在了,为兄须得尽兄长之责。”  

“此事就这么定下了,一应操持,我会叮嘱太子妃。”  

微微一笑,李承乾直接说道。  

毕竟是年少,再怎样腹黑早熟,李治还是无法做到遮掩内心情绪,早就被他看在眼里。  

王氏之女可是原历史中的唐高宗原配:王皇后,性情耿直,这样人比起武媚娘可是太好对付了。  

‘不好!’  

魏王党羽听到这话,一个个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太原王氏可是支持魏王的山东士族之一,这要是嫁给晋王做王妃,那人家还会继续支持魏王李泰吗?  

而且,此女的母族还是河东柳氏,京兆郡望,背景不可谓不深厚。  

“陛下。”  

“臣以为太子所言极是。”  

“晋王殿下是该纳妃了。”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支持了李承乾的提议。  

“臣等附议!”  

褚遂良等支持晋王的官员都站了出来。  

尽管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得罪魏王,但魏王不仁在先,谁又在乎呢。  

侍中魏徵、国子祭酒孔颖达、尚书右仆射高士廉、太常卿令狐德棻等朝堂重臣对于太子李承乾的变化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喜悦,太子的身体缺陷已经补足,再加上今日朝堂上这个关爱亲弟的行为一旦传了出去,天下百姓必定会大为改观。  

这些人并不是太子党羽,他们只是支持嫡长子继承制,认为只有这样,大唐天下才能长盛不衰,只有李承乾顺利接位才能确保他们的政治抱负得以践行。  

确切来说,这些官员属于支持李承乾并为其所用的力量,只是没有那么牢靠。  

“嗯。”  

亲眼目睹李承乾举动的李世民眼中露出了一抹柔和,当即下诏:“宗正寺即日起操办晋王大婚之事。”  

“是。”  

时任宗正卿的江夏王李道宗连忙应道。  

“青雀。”  

“孤不在乎君臣之礼。”  

“只是你我兄弟,难道生疏至此,连声大兄都不叫了。”  

突然间,李承乾走到了李泰面前,似笑非笑的说道。  

“大兄!”  

魏王李泰还没有从刚才的一幕回神,甚至压根没听见李承乾为李治做媒撬了他墙角的事,只是呆呆地嘴里吐出两个字。  

“青雀啊。”  

“孤怎么觉得你好像又胖了些,可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孤命人前去请了孙道长,等他到了,让他给你看看如何减掉这些肉。”  

“堂堂大唐亲王,出行总不能要几十个人抬着,我李唐从马背上得来的天下,不要求你精通骑射,却也不能如此放纵自己,啪!啪!”  

说话间,李承乾亲昵的拍了拍李泰的大肚腩,一层肥肉抖动起来,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你....”  

这一举动让李泰心中升起了怒火,但他不敢反驳。  

因为李承乾从始至终都是站在关怀弟弟的角度,任何人都寻不出一丁点的麻烦。  

‘唉!!!’  

看到这里,御史大夫韦挺、黄门侍郎刘洎、司马苏勖等魏王党羽暗自叹息了声。  

“高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