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十八章一阶进化者,东宫引发的热议

第十八章一阶进化者,东宫引发的热议(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一阶进化药剂!’  

手中拿着一管乳白色的液体,李承乾细细端详着这件来自末世科幻世界的一星级宝物。  

诸天之中存在的世界犹如恒沙般不计其数,有似大唐世界这般的普通世界,还有武侠世界、仙侠世界、玄幻世界、科幻世界等等。  

科幻世界普遍认为人的潜能无穷无尽,只是被基因锁束缚,打破基因锁就能实现全方位的进化,进化药剂便是在这种背景下研制出来的药物,一阶进化药剂可以帮助人打开第一道基因锁。12  

不出意外的话,打开了第一道基因锁就意味着身体会实现第一次全方位进化,一切沉疴旧疾都会剔除。2  

“咕噜。”  

沉思了片刻,李承乾径直饮下手中那一管一阶进化药剂。3  

顿时,一股磅礴的巨力涌入了身体,血肉彷佛都在撕裂,一阵阵剧痛传遍了每一个细胞。  

‘咔嚓!’  

冥冥中,一道断裂的声音在李承乾脑海中响起,第一道基因锁被打开。3  

肉体上的疼痛还在不断加剧,可精神变得异常活跃,听觉、视觉、嗅觉都在不断被加强。  

体内的杂质正在一点一滴的顺着汗水排出,疼痛感不断减弱,他能感觉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雀跃,如同新生,充盈的力量遍布周身。  

不仅如此,先前服用的绿神营养液的大多数能量潜伏在身体中,也都被调动起来。  

“吱嘎,吱嘎!”  

伴随着骨骼摩擦的响动,噼里啪啦的声音从李承乾身体中不断传出,殿外等候的内侍、卫士都目不斜视,但一个个内心充满了猜测。3  

“啪嗒!”  

当李承乾推开交床(椅子),身形摇摇欲坠的站了起来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笑容。  

原本以为用了黑玉断续膏,就算有绿神营养液的滋补,至少也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恢复,长好脚踝骨骼,没想到一管一阶进化药剂下腹,不单单伤势痊愈,身体素质更是全方面的提升。  

现在的李承乾仅以身体素质而言,相当于普通人的五倍,着实不可思议!3  

“来人。”  

惊喜之下,李承乾忍不住唤了声。  

“踏踏..”  

等候在外的内侍匆匆入内,一个个脸上露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  

“愣着做甚,准备热水,孤要沐浴更衣。”  

“是。”  

内侍这才强忍住心中的震惊,下去安排了。  

...........  

东宫发生的一切比想象中的扩散更快,招纳五百多名乞儿为卫士,引发了轩然大波。  

“哈哈哈。”  

魏王府中,李泰捧腹大笑,忍俊不禁:“太子在做什么?”  

“别说几百个乞丐,就是给他几千个、上万个乞丐,能够顶什么用。”16  

给个三千万,三亿,要知道能在野狗手里抢食的虽然他不强壮,但是他狠啊,关键时候他都敢吃人“父皇好不容易赐下的恩典,就这么被老大浪费了,滑稽,实在是太滑稽了。”  

“..........”  

下方的魏王长史杜楚客、黄门侍郎刘洎、司马苏勖默不作声。  

“魏王殿下。”  

“太子此举或许有深意。”  

新近加入魏王府的银青光禄大夫韦挺忍不住出言。  

“韦大夫有别的看法?”  

李泰侧了侧身,准备倾听韦挺的见解。  

岑文本被调离,崔仁师发配崖州,魏王府的智囊团人手明显不足。  

韦挺是隋朝民部尚书韦冲之子,出身京兆韦氏,这可是关中望族,少时与李建成交好,不管是才能,还是背景,那都是少有人能匹及。1  

“大唐从隋末走来,至今23年。”  

“武德7年,民219万户,贞观十三年,增长到了三百零四万户。”  

“京兆府有户207650,口923320,仅长安120坊得42450户,18.9万人。”  

“陛下励精图治,固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却也没有达到前隋盛景。”  

“大业五年,隋朝户籍人口约为4600万。”  

“京兆府近百万人口,还有从河东、关中、陇右来的流民,行乞者多不胜数。”  

“一直以来,官府对这些乞儿都没有加以重视,对百姓而言,太子的所作所为无疑是看见了这些贫苦。”  

“东宫招收了500多名乞儿,整个京兆府的百姓都称赞太子仁慈。”2  

“呼!”  

这番话不禁让在场众人深吸了一口气。  

太子李承乾看似无状的一个举动,让整个京兆府百姓为之称颂,这对魏王李泰而言,可不是好事。  

“老大还真是玩得一手好把戏。”  

魏王李泰一双眯眯眼露出了寒芒。  

这些年,太子荒唐的名声至少有一多半都出自他的手笔,就这么几天,东宫声望大涨,试问他如何能不憋屈?  

“殿下。”  

“臣以为魏王府可以效仿东宫,招收一些乞儿。”  

银青光禄大夫韦挺提出了一个建议。  

“不,拾人牙慧的事情,本王不干。”  

李泰不以为然道:“老大愿意收买百姓之心,那就看看这些最底层的黔首能不能保住他这个太子之位。”4  

“本王要收揽天下士族之心。”  

“崔先生流放崖州,博陵崔氏安平房举房迁往岭南。”  

“长史,以本王的名义下帖至运河沿岸各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