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68章 曲阜县令的最佳人选

第268章 曲阜县令的最佳人选(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刑部算是张居正的势力范围。  

当看到苏泽的奏疏后,张居正就想到了刑部侍郎李一元的动作。  

报纸上翻出来的曲阜旧案,刑部重启九年前的案件调查,无疑都说明李一元已经和苏泽完成了某种交换。  

这份《陈情拟刑部核司民刑分案疏》大概就是李一元所做的交换。  

张居正满意的票拟了自己的意见,增强刑部的权力,他自然是乐意的。  

接下来张居正看到了苏泽另外一份奏疏。  

苏泽果然是要对孔家下手了。  

而正巧的事情,是张居正也早就对孔家这个财政黑洞不满了。  

因为光禄寺的案子,户部也有不少官员被黜落。  

这其中也有一些是张居正看中的官员。  

这个场子自然要找回来。  

张居正曾经上书,要求原本衍圣公一年一贡改为三年一贡,减少孔尚贤来京的次数,减少他讹诈沿途驿站的机会。  

但是张居正也知道,这是治标不治本之策。  

可苏泽如此突兀的弹劾孔家,怕是皇帝也不会轻易通过。  

原因也很简单,大成至圣先师这块招牌还是太硬了。  

就算是更换现任曲阜知县孔承厚,也未必能让皇帝下决心打破大明建立百年多的政治默契。  

既然这样,张居正决定对孔家再加码。  

很快,一份都察院山东道御史的奏疏,就送到了内阁。  

这份奏疏迅速在内阁票拟通过,然后和苏泽的奏疏一并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李芳手里拿着奏疏,小心翼翼的读着:  

“孔尚贤乘紫呢轿,仪卫用金瓜钺斧,僭拟乘舆。私设龙壁于家庙,尤干天宪。”  

“祭田不过千顷,今括民田三万七千亩,租课倍取,饿殍相枕。”  

这是都察院山东道御史康抚杨的奏疏。  

李芳小心翼翼的看着隆庆皇帝。  

康抚杨这份奏疏,最狠的还是前半段。  

紫呢轿,金瓜钺斧,这都是皇室才能享用的仪仗。  

而龙壁更是只有皇家才能用在家庙上的装饰,就连衍圣公家也是不能用的。  

僭越这件事,关系到礼法的基础,是皇帝不容触碰的底线。  

至于后面祭田的问题,只能算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隆庆皇帝果然动怒道:  

“这就是衍圣公?大臣至圣先师的后人,就是如此不尊礼法的吗?”  

李芳又说道:  

“陛下,这里还有一份苏翰林弹劾衍圣公家的奏疏。”  

这一次隆庆皇帝自己拿过奏疏,看完了苏泽的奏疏后说道:  

“苏子霖的奏疏说的没错,之所以衍圣公家如此践踏国法,还是因为曲阜县令的缘故。”  

“来人,派遣礼部官员,前往曲阜查探,衍圣公府是否有僭越的行为!”  

“另派遣刑部官员会同山东法司,查探曲阜旧案。”  

“再让那个,都察院山东道御史康抚杨去山东督办两案。”  

“仆臣领旨。”  

八月十日。  

沈一贯冲进了报馆。  

“子霖兄!曲阜有消息了!”  

沈一贯这个消息灵通人士,顶着大热天送来了最新的消息。  

“衍圣公僭越使用皇家仪仗,还违规在家庙中建造龙壁,已经被困在衍圣公府戴罪!”  

“曲阜知县孔承厚擅出死囚李茂,反陷苦主通匪,使衔冤九年!”  

“有司又查证孔承厚不法大罪十桩!桩桩含血!”  

“陛下震怒,罢免孔承厚,又命有司逮捕下狱,交由锦衣卫刑案司,会同刑部都察院查处!”  

“至于衍圣公,陛下派遣内监前往问罪,收缴僭越的仪仗,拆毁龙壁。”  

对于这个结果,苏泽倒是不意外。  

孔承厚这个曲阜知县要是清白无暇,才会让苏泽意外。  

曲阜知县这个独特的职位,独立于官员体系之外,好处是孔承厚不用受到上级官员的监管,平日里只需要对衍圣公孔家负责。  

但坏处也是这个职位独立于大明官僚系统之外,也没有任何升迁的机会。  

孔承厚十年前就是曲阜知县,这辈子也只能是曲阜知县。  

任何一个人在这个位置都会堕落,更别说孔承厚上任一年就能做出李茂这样的冤案,道德情操也确实低下。  

而且因为长期在曲阜做百里侯,孔承厚丝毫没有掩盖自己的罪证,甚至还用这种手段来威慑曲阜百姓。  

比如帮着李茂鸣冤的佃户,也都被孔承厚打成了匪盗,下令缉捕,不少佃户最后都逃离曲阜求生。  

孔承厚唯一需要担忧的,是现任衍圣公万一死了,继任者肯定会将自己换下来。  

但现任衍圣公还能亲自设卡捞钱,足以说明他的身体很健康,所以孔承厚从没有考虑过掩盖罪证的事情。  

“但是让谁来出任曲阜县令,朝廷拿了几个方案,似乎都不太合适。”  

罗万化说道:  

“应该是没人愿意去吧?”  

沈一贯长叹一口气说道:  

“一甫兄说的没错,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去曲阜。”  

原因也简单,这时候去曲阜,肯定是要按照朝廷的意思,继续打压衍圣公府的。  

可衍圣公府虽然在皇帝和大臣眼中不值一提,但是对于一个七品知县还是很有分量的。  

如果真的往死里整衍圣公,那日后自己还怎么做官?  

万一遇到几个死脑筋的儒门子弟闹上一下,不是前途尽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