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46章 这就是天朝

第246章 这就是天朝(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苏泽好就好在从来不扫兴,他答应了朱翊钧,和他来了一次兵棋推演。  

结果是苏泽代表的佛郎机一方,利用陆地上的防御工事和海上舰队的机动性,打败舰队数量更多的西班牙人。  

小胖钧输得太惨,最后都有些怀疑人生,于是将指挥权交给了那个小太监陈矩。  

这小太监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但是他的风格要比小胖钧稳重扎实多了。  

他改变了小胖钧猛打猛冲的战略,而是跳过佛郎机人占领的岛屿,一个岛一个岛的清理扫荡,硬生生的冲出了一条突围的航线。  

苏泽看向陈矩,这小太监还真是个海战的人才。  

当然,苏泽改良的这个兵棋推演,其实也不是真正严谨的兵棋推演,只能勉强说是一种兵棋类的桌游,算是半教学半娱乐,是苏泽给弟子用来解闷的。  

以马六甲附近岛屿的淡水和补给情况,其实是没办法执行这种跳岛战术的。  

但是能在规则范围内,找到破局的方法,这份战略眼光还是不错的。  

苏泽眼睛一转说道:  

“殿下,臣以为陈公公可以入武监。”  

这下子就连陈矩都傻了。  

“殿下,臣以为陈公公在军事上有天资,昔日郑三宝七下南洋,贤明的君主身边也有精通军旅之事的亲随,也方便殿下垂询军政。”  

“陈公公的年纪也正好,去武监学习,日后也能为殿下所用。”  

陈矩的全身都颤抖起来。  

能被冯保安排到太子身边,陈矩也是冯保身边的红人。  

只不过他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子,在司礼监书房和营造学社的初选考试都落榜了。  

按照如今宫里的规矩,没有学历的太监,别说进司礼监了,就连成为内廷中级太监的资格都没有。  

隆万时期的太监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魏忠贤那种学历不过关还荣登高位的情况,在现在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在内廷没有职位,就算是被皇帝器重,也只是不入流的小太监。  

况且天家的恩宠本来就是祸福难料的,越是皇帝身边贴身红人越是被人嫉妒,仅仅依靠情分维持必然是不长久的。  

陈矩虽然读书不行,但是他绝对是聪明人,他也明白这个道理。  

都是学历,武监也是学历啊!  

而且武监这学历更稀罕啊!  

大明历史上,也不是没有领兵的太监,郑和不就是吗?  

陈矩知道,太子有开拓南洋的志向,自己去武监好好学习一下,日后就是不能和郑和一样,亲自带领舰队下南洋,那作为未来皇帝身边懂军事的太监,也可以被垂询军事。  

内阁中有负责军务的阁老,司礼监也要有负责军事的秉笔!  

朱翊钧看着跪在地上的陈矩,内心有些舍不得。  

苏泽明白这个弟子的心思,宽慰说道:  

“殿下,可以让陈矩不住在武监,就是往来东宫武监要吃苦,陈公公能吃这份苦吗?”  

面对自己人生最关键的抉择时刻,陈矩也不顾礼数说道:  

“殿下,仆臣能吃苦!”  

听到正主表态了,朱翊钧说道:  

“那就让陈矩去武监学习吧。”  

这一次朝鲜使团担任正使的,就是上次的书状官许篈。  

许篈在京师也结交了一些人脉,他精深的汉文功底,也让包括沈一贯在内的大明官员对他印象很好。  

抵达京师第二天,许篈就请求拜见苏泽,参观《乐府新报》。  

许篈主编的《朝鲜国报》,其实就是《乐府新报》在朝鲜的分社,苏泽和罗万化自然亲自接待了这位朝鲜正使。  

许篈带着如同朝圣一般的心态,参观了报馆后,又来到旁边的印刷坊。  

看到滚筒式印刷机后,许篈更是感觉全身的毛孔都颤抖起来。  

看着报纸就这样自动印刷出来,这是何等的伟力啊!  

这么比起来,朝鲜还在使用的雕版印刷,简直就像是在茹毛饮血一样!  

而听到张毕汇报,这座印书馆一天印刷的报纸数量,许篈更是惊掉下巴。  

光是京师一地的报纸发行人数,怕是比整个朝鲜国识字的人口都要多了!  

等参观完后,许篈用对待老师的态度来对待苏泽。  

他又和苏泽交流起了办报中遇到的困难,他说道:  

“学生在朝鲜办报,最大问题就是识汉字的人太少了。”  

苏泽点头,近代报纸是伴随着大众教育才出现的,没有足够的识字人口,是没办法支撑一家报馆的。  

而明代中期正好就是这样一个市井文学井喷的时期,这个时候大明的识字率是遥遥领先全世界的,南北二京更是有庞大的识字市民。  

苏泽也是从识字人口最多的京师开始办报,然后才开始向其他地区普及。  

就是这样,也只能覆盖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市镇,很多城市送报纸过去卖都是亏本的。  

而许篈看到的庞大发行量,只不过是大明庞大的人口堆出来的罢了。  

许篈抱怨说道:  

“要说这件事,也都是训民正音的遗祸!”  

许篈猛然想起两人都是大明的士大夫,他解释说道:  

“两位大人不知道,我们朝鲜原本都是说汉话,写汉字的。”  

“但是在世宗大王在位期间,创立了训民正音,还以御制强行推广,当时的儒臣就反对,‘去汉字同夷狄’,可最后还是被强推了。”  

许篈愤恨的说道:“如今两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