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85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

第185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中外法庭,上庭都是要去掉半条命的。  

西方等到了《拿破仑法典》出现后,民法和刑法分开,打民事官司才不是过鬼门关,司法在经济活动中的仲裁作用发挥作用,反过来推动经济发展。  

说白了,镇抚司改制不在于法条细则,而是要设立一个轻罪法庭,将日常的轻罪和重罪区分开。  

当然,苏泽也知道律法也不是完美的,他也不觉得由人制定的法律有什么神圣性。  

法律就是解决社会争议的工具,公平只不过是副产物罢了。  

刀笔吏要害人,自然还有种种手段。  

但是好歹将司法权力限制住,不要变成清末那样,打官司吃了原告吃被告,衙役用官司来诬陷敲诈百姓,社会经济才能发展。  

民刑分开后,再通过修改具体的法律条文,来达到移风易俗的效果。  

罗万化又和苏泽的采访写下来,交给苏泽审阅后,夹着稿子向印书坊走去。  

苏泽看着系统几天前弹出的报告。  

——模拟开始——  

一天后,《议养象所改制及镇抚司职司疏》送到内阁,高拱、张居正极力赞同,奏疏被送到皇宫。  

隆庆皇帝同意了你奏疏对养象所的改制措施,对镇抚司的改革犹豫不决。  

皇帝将你的奏疏交给刑部公议,刑部侍郎李一元反对修律,修律之事不了了之。  

——模拟结束——  

是否花费100点威望点,保证奏疏全部执行?  

苏泽当然选择了是,强行执行了全部的奏疏内容。  

今天系统弹出了结算报告。  

使用100点威望值,强行通过奏疏。  

镇抚司改制后,新设立的民案司大体公正的处理了京师的经济纠纷,促进了经济发展,京师的经济活动更加的活跃。  

一年后,刑部侍郎李一元带领刑部官员,《大明民律》修订完成,世界第一部民法典诞生在大明。  

印花钱的收入越来越高,补充了国家财政。  

大明国祚5  

剩余威望值:16点。  

国祚5!  

李一元仅仅用一年时间,就将这《大明民律》修成了?  

苏泽没想到那个看起来唯唯诺诺的前任通政使,竟然有这份能力?  

大明真是埋没人才啊!  

这么艰巨的任务,老李一年就完成了,等《大明民律》修完之后,可不能浪费这等人才,要再弄点法律上的工作让他干干。  

暗暗记下这点后,苏泽又叹了一口气,不情愿的向着户部走去。  

苏泽刚刚在山东清吏司的正堂坐下,主事魏恽就拿着厚厚的账册过来说道:  

“员外郎,这是莱州盐所上月的账簿,盐运司牒呈我司,请示余盐怎么处理?”  

苏泽不由的头疼起来,户部十三清吏司,分管各省的事务,但是往上却没有协调部门。  

山东的盐产多了,要调运其他省份,苏泽就要和其他清吏司的主官商议。  

更麻烦的是,凡是涉及到这种跨省的事务,做账都十分的麻烦。  

没办法,大明的财政就是这样的一笔糊涂账。  

简单的说,大明根本就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财政部门,户部虽然掌管全国财计,但其实还是十三清吏司分掌。  

比如山东一个卫所需要粮食,那就由山东周围一个县负责这个卫所的俸饷,每年这个县收来的粮食,都要由这个县负责运送到这个卫所。  

卫所查收粮食后,上报山东清吏司,就算是交割完毕了。  

可除了户部之外,大明还有很多部门可以征税,比如群牧监的“马钱”,工部征收的“木料钱”,这些账也都是不经过户部的。  

由于没有一个统收统支的财政部门,地方财政十分的混乱,中枢财政也是一笔糊涂账。  

大明这套财政体系,甚至比唐宋还要落后,唐宋就已经知道在宰相下设立三司使,统筹全国的财政工作。  

更要命的是,十三清吏司还有大明特色的制衡机制。  

比如苏泽负责的山东清吏司,就要负责天下盐课,但是其他省的盐所账目,需要由其他清吏司汇报给山东司。  

而山东司要给天下盐所下达命令,也要挨个通知协调辖区内有盐所的清吏司。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设定,那就要问明太祖朱元璋了。  

混乱的清况一直到了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后,用白银取代实物税收,这笔账才算清楚。  

苏泽也明白了,为什么张居正非要他来做这个山东清吏司员外郎。  

户部这种体制,想要办成事情,就必须要主官特别有能力。  

也只有苏泽这样的人出面,其他清吏司才会密切配合,不敢搪塞推诿。  

如果是主事魏恽出面,怕是连账册都要不到。  

苏泽不得不从两日来一天户部,改成了三天来两天户部办公,才能堪堪处理山东司的事务。  

不过这段时间,苏泽对于大明户部的事务也上手飞快,他也逐渐对十三清吏司的运行体制有了更深的理解。  

就这样一直忙碌到了六月二十日,苏泽赫然发现中旬都过去了,他才算是理顺了山东司的公务。  

明日就是旬末休沐的日子,苏泽连忙收拾东西返回家里。  

苏泽刚回府就见到了门口停着的车马,向门前迎接的小厮问道:  

“府上有客人?”  

小厮连忙说道:  

“老爷,是沈府杜娘子来拜会大娘子的。”  

苏泽才想起来,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