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乾夜天子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赵祈安决定再添一把火

第一百六十六章 赵祈安决定再添一把火(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有些事,赵祈安不必亲自下场,自然会有人替他出面。  

就好比对付三皇子姬云睿这事儿,姬皓宇要比他热衷得多。  

当天晚上,在赵祈安离开皇宫后不久,二皇子便轻装简行,悄悄摸摸从皇宫里溜了出来,去到京都城内城吴相府邸上,亲自去见了吴相面谈。  

这次面谈的结果,除了二皇子与吴相之外,无人知晓。  

只是翌日朝会上,吴相突然间向吴党内部的几名高官发难,一时间惊动朝野。  

时间很快又过去了五日。  

这一日,赵祈安正坐着马车,从城西坊市准备返程回内城公主府。  

在回去的路上,马车突然停了下来,他向外询问道:“出什么事了?”  

“主子,巡天监的人占着道呢,我们得避避。”  

赵祈安听到车厢外丑奴的声音,撩开车帘朝外看去。  

果不其然,外头大道上,一支巡天监的队伍正匆匆押车前行,占去了街道。  

在京都城之内,除了当今陛下的坐辇之外,哪怕是再高的官、再大的爵,路上遇到巡天监的队伍,也得退到一旁让开道来。  

哪怕赵祈安这驸马身份,也是无用。  

这是天武皇给巡天监的特权,毕竟“代天巡守”不是说说而已,冲撞了巡天监的队伍,相当于冲撞了皇驾。  

丑奴指着巡天监队伍离去的方向,说道:“主子,他们这是干嘛去?我刚刚好像看到四少爷的身影了。”  

赵祈安笑笑道:“又是抄家吧。”  

这几日,吴相可谓是稳定发挥,短短五天时间已经有两位三品大员以及好几位各部高官落了马。  

对付政敌,恐怕没那么容易。  

但收拾自己党派的人,却是不要太容易。  

毕竟既然要拜在吴相麾下,自然是得要一份“投名状”的。  

而那些曾打开了一条青云大道的“投名状”,此刻也成了勒在这些人脖子上的索命绳。  

朝野内外都觉得吴相是疯了,这“斗鸡宰相”斗得朝堂上没了政敌,现在开始斗自己人了是吧?  

但唯有少数人,知晓这其中内情。  

而赵祈安,就是其中之一。  

毕竟这事儿的导火索,就是他点燃的。  

只是这一切的起因是他,但他自己本人却跟个没事人似的,只管着隔岸观火,这把火再怎么也烧不到他的身上来。  

这一次虽然是文官集团内部肃清,但是也称不上是大动荡。  

吴相真不可能把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党派给真搞垮了,只是杀鸡儆猴般的立了几个典型,让原本有些不安分的官员安分一些。  

甚至赵祈安还恶意揣测过,说不定吴党这些官员暗中接触三皇子,是吴相默许的。  

不然如何解释权倾朝野的左相,这么多年发现不了自己党派内部成员的二心?  

原因…或许真是因为二皇子没有子嗣的事。  

若是二皇子当真生不出子嗣,那就注定成不了储君。  

他是皇后亲生,是皇子之中的嫡长子…也是无用!  

满朝文武都不会答应一个“无后之人”成为一国君主的。  

就连他自己的亲外公,都不会再在他身上投资,毕竟那都是无用功的浪费。  

不过吴相自己本人不会轻易动摇立场,但让手底下人先尝试接触下三皇子姬云睿也是很正常的。  

你看现在二皇妃有了身孕,吴相便有了回旋余地,损失的也不过是手下一些无足轻重的下属。  

赵祈安是知晓这几日落马的官员都有谁的,这不难查,最大的官也不过是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官职是不小,若是先皇在位时,也是六部中排名靠前的官署了。  

但在天武历年间,巡天监建成之后,刑部就越来越像个摆设。  

小案子有京兆府管理、大案子有巡天监管理,一年到头也捞不着多少案子,而刑部监牢更是空得只能跑老鼠了。  

这手里无权,刑部尚书的地位也就越来越低,在朝堂上几乎是个泥塑的摆设,除了跟在吴相后头摇旗呐喊几句之外,干不了什么实事。  

所以刑部尚书落马,对于吴党来说,还真不是多大的损失。  

更何况补缺上去的官员,依旧还是吴党的人。  

这压根就是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肃清行动。  

这种结果,吴相能满意,但是二皇子姬皓宇不会满意。  

他是真的存着一口气,要将这些曾经背叛过他的人全部清理掉。  

赵祈安回想起当初自己被申饬之时,姬皓宇曾派身边大伴福公公亲自来了公主府上,带了一句话给他——“有些时候,左相的意思是左相的意思,但不是二皇子的意思,还请驸马爷分清楚才是”。  

也就是在那一次,他就隐隐感觉到二皇子与左相吴庸之间,似乎并不是那么紧密相连。  

二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已经有了裂缝存在。  

而这一次的文官内部肃清之事,也佐证了他的这个猜想。  

马车内,赵祈安轻轻摸了摸胸口,在他的衣襟内,还藏着一份牒文。  

那是有关于从周家所控制的牙行中大规模购买过私奴的买家名单。  

上一次,他见二皇子姬皓宇之时,并没有将这份牒文交给他。  

但现如今,随着朝堂吴党内斗的纷争渐渐有了平息的趋势,恐怕二皇子对吴相的不满,已经压制到了一个极限…  

欠缺的,也就是一把火了。  

想到这儿,赵祈安掀开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