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做媒这一块,我谁都不服 > 第五百零九章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第五百零九章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开往桂省省城的高铁上,杨东泰与王甜甜并排而坐,两人从网络小说入手,聊各自喜欢的小说类型,这种相同的爱好让两人聊得极为投机。  

原本,王甜甜跟母亲已经决定,到了下一站就下车,然后打道回府,毕竟想要见的人已经见到了,没必要再跑桂省去。  

可没想到的是,不仅仅她们要见的媒人在车上,就连王甜甜的匹配对象也在车上,如今双方聊得这么投机,哪里舍得下一站下车啊!  

当人痛苦的时候,时间就会显得无比漫长,而当人快乐的时候,时间就会变得非常短暂。  

杨东泰与王甜甜一聊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广播提示南宁站到了,他们才如梦初醒,然后相视一笑。  

短短几个小时的聊天,双方都给对方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等会下车了,咱们一起走,我先给你和阿姨安排好住的酒店,然后把行李放好,再一起出去吃点夜宵,你看怎么样?”杨东泰问道。  

王甜甜不答反问道:“你不先去你亲戚家吗?”  

通过之前的聊天,王甜甜自然知道杨东泰桂省之行,是来走亲戚的,所以才有此一问。  

杨东泰笑道:“走亲戚什么时候都行,等会我就给我姨妈打个电话,跟她说明天再去见她。”  

王甜甜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杨东泰的选择让她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心情愉快的说道:“行吧,那我先回座位拿行李。”  

杨东泰点头道:“嗯!”  

十分钟后,江枫等人走到了出站口。  

此时已经将近晚上十点了,江枫看向王甜甜母女与杨东泰,说道:“时间已经不早,我就先回家了,有什么情况你们再给我电话。”  

“好的,江大师再见!”  

“嗯,再见!”  

虽然有些晚了,但是江枫还是先到月子中心见了老婆跟儿子。  

黄灵薇看着风尘仆仆的老公,给了他一个爱的亲吻,才说道:“都这么晚了,你回家休息就是了,怎么还过来看我们?”  

江枫搂着老婆的腰,笑道:“从外面回来,不先见你跟儿子一面,心里总是不得劲,恐怕睡觉都睡不着。”  

黄灵薇笑吟吟的说道:“就你嘴甜。”  

江枫嘿嘿笑道:“我刚刚尝过了,你的嘴更甜!”  

黄灵薇啐了他一口,然后夫妻俩温存了一会,说了些悄悄话。  

大概十多分钟,黄灵薇才说道:“行了,时间真不早了,你赶紧回去洗洗睡吧!”  

江枫点了点头,有些恋恋不舍的说道:“你这月子坐得我都感到煎熬了,幸好没几天你就出月了,到时我就可以搂着你睡了!”  

黄灵薇给了他一个妩媚的小眼神,说道:“只是想搂着我睡?”  

江枫眨了眨眼睛,嘿嘿笑道:“当然不止,已经久不吃海鲜,嘴早就馋了,现在就想好好的饱餐一顿。”  

黄灵薇脸色微红的说道:“行吧,看你这段时间表现不错的份上,等我出月了,就赏你一顿海鲜大餐,让你吃到撑去。”  

江枫哈哈笑道:“这可是你说得哈,记得多准备点新鲜鲍鱼,这玩意美味多汁,百吃不厌。”  

小夫妻聊了几句骚话,江枫才离开月子中心,回到了西派御江。  

次日上午。  

江枫分别给王甜甜与杨东泰打电话,询问他们对相亲对象的看法,结果自然是不用多说,双方都表示挺满意的,目前在进一步接触当中。  

这都是在江枫的意料当中,他只是例行询问而已。  

接下来江枫便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转眼间,距离黄灵薇进入月子中心已经42天了,她的月子生活总算可以宣布结束了,接下来会搬回家里住,只需要每天按时到月子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就行。  

原本在百梁县这边的农村,如果生了儿子的话,等孩子满月的时候,不少人家会选择办满月酒。  

不过,那都是以前的习俗了,近年来选择办满月酒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原因很简单,酒席一办,亲戚好友那都是要送礼金的,现在不少夫妻都是奉子成婚,这才刚举办婚礼没几个月,又举办满月酒,这种从亲戚朋友口袋里“掏钱”的行为,很多人都抹不开面子。  

所以,江枫三兄妹生儿子,都没有举办满月酒的意思。  

江飞跟江雪还好,要是江枫办满月酒的话,那真的是兴师动众,不知道要惊动多少大老,属实没那个必要。  

在黄灵薇搬回家住的第一个晚上,她言而有信,亲自下厨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海鲜大餐,让久不吃海鲜的老公狠狠的饱餐了一顿,吃得那叫一个汁水横流,直呼美味。  

有人说,人生像是一个苦瓜,即使在水中浸泡,在圣殿中供养,放入口中,苦味依然不减,这是人生苦的本质。  

也有人说,人生像是一杯白开水,放入蜂蜜就是甜的,放入盐就是咸的。  

其实,人生的痛苦和快乐,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  

举个例子,有一位老母亲,丈夫去世得早,她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  

大儿子烧木炭,二儿子卖雨伞。  

老人天天为儿子的生计担心,下雨了,她担心大儿子的木炭卖不出去;天晴了,她又担心二儿子的伞卖不出去。  

就这样,她每天都生活在忧愁和焦虑中,终于有一天她病倒了。  

后来有人开导这位老母亲:“您太有福气了,无论晴天雨天,都是你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