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 第三百八十九章类英宗

第三百八十九章类英宗(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吾看书,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一片雪花含有无数的结晶,一粒结晶又有好多好多的面,每个面都反射着光,所以雪才显着那样的洁白。  

杨府后院,几个貌美的婢女挎着蓝,掬起树梢表面那一层新雪,放在甑里融成水,再将雪水过滤后,这才送进了书房之中。  

书房之内,一缕袅袅轻烟自香炉悠然升起,缭绕于空气之中,带着淡淡的香氛,为这静谧的空间平添了几分雅致与超脱尘世的气息。  

杨廷和手里拿着一本书,神情平静的翻阅着。  

坐在他对面之人,正是吏部左侍郎·蒋冕,而蒋冕带来的账本,是从礼部得来的。  

“皇庄…皇庄…”  

杨廷和轻轻放下手中的账本,眼神中闪烁着几分难以掩饰的赞叹,“这欧璟玉,果真有经世之才,即便是与民争利的皇庄,到了他手中,也能化腐朽为神奇。”  

“杨阁老,此事可不简单啊!”蒋冕接过话茬,语气中夹杂着一丝忧虑,“陛下重整京营以固国本,而这笔庞大的开支,竟有四成之多,源自皇庄。关键是这个占比还在上涨,因为皇庄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起初,只有京城一家。现在郑州府、应天府、苏州、杭州、福州、广州六地都有了分店,除此以外,武昌、南昌、长沙、成都、西安五地也在计划之中。”  

“一旦鸿胪寺完成了这些布局,我预计仅靠一个未央宫皇庄,就能养活京营。而仁寿宫皇庄和清宁宫皇庄,虽然只是卖纸,现在还看不出成效。但欧璟玉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布局,想来也不会太差。”  

杨廷和听后,神情凝重了几分,以一个皇庄就能养活京营,这是他曾经没想过的,可现在却正在发生。  

更让他感到棘手的是,随着京营整顿初有成果,内阁对陛下的影响开始下降。  

如此情景,杨廷和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掌控着巅峰京营的太宗皇帝.  

而太宗皇帝有仁宗、宣宗打底。  

可陛下呢?  

杨廷和忍不住揉了揉眉心,在他心里,陛下就是一个从小长于后宫、荒废学业、心比天高的年轻人。  

所以陛下哪是类太宗,这分明是类英宗啊!  

而大明朝可经不起一次‘土木堡之变’了。  

“多谢敬之提醒,我会对诸事皆加留意,以策万全。”杨廷和看向蒋冕,平和的说道。  

蒋冕见杨廷和心中有数,也就安心了下来。  

其实不管陛下是类太宗还是类英宗,对于朝臣来说都不是好事,他们内心期盼的是能够遇到如同仁宗、孝宗那般仁德兼备、宽厚爱民的天子。  

但陛下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心愿了.  

雪的迷人之处在于它那无垠的胸怀,温柔的拥抱着每一寸土地,万物皆被其纯净的银装所覆盖,无一遗漏。  

冬夜拥被而眠,觉寒气袭人,蜷缩不敢动,凌晨张开眼皮,窗棂窗帘隙处有强光闪映大异往日,起来推窗一看,便是白茫茫一片银世界。  

竹枝松叶顶着一堆堆的白雪,杈芽老树也都镶了银边。  

朱门与蓬户同样的蒙受它的沾被,雕栏玉砌与瓮牖桑枢没有差别待遇。  

地面上的坑穴洼溜,冰面上的枯枝断梗,路面上的残刍败屑,全都罩在天公抛下的一件鹤氅之下。  

雪就是这样的大公无私,装点了美好的事物,也遮掩了一切的芜秽,虽然不能遮掩太久。  

欧藏华的马车压着雪,“吱呀吱呀”作响,听着就很解压。  

这种天气,即便是常年生活在塞北的木高翁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免得车轮打滑,吓着了车里的贵人。  

今日是正德八年的最后一天,正德皇帝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所以这大早朝得安排上。  

在等待入宫的时候,欧藏华抬眸扫视一圈,立马就发现了礼部尚书·田景贤,不过看老人家面色中透露出几分疲惫,显然是强撑着身体来的。  

欧藏华便走了过去,承担起了照顾老尚书的事情。  

这一幕倒是让太常寺卿·刘恺、太仆寺卿·彭礼、光禄寺卿·杨潭等小九卿面面相觑,随即露出了好笑的表情。  

谁能想到去年还针锋相对的鸿胪寺跟礼部,今年就心心相惜起来。  

之后的大早朝中,欧藏华也一直站在田景贤身边,时不时出以援手,帮老人家分担一些。  

随着一项项事件得到解决的时候,一名御史突然举起手,表示有事上奏。  

在等到允许后,那名御史走出队伍,跪倒在地拱手道:“微臣巡查御史·宋琏启奏陛下!由于仁寿宫皇庄与清宁宫皇庄近半年在周边县城大肆收购猪崽、雏鸡,导致大兴县、宛平县、通州、涿州等诸多县城肉类价格暴涨近一倍,使得今年年底,大量百姓面临无肉可供的囧境,一度引起百姓悼心失图。”  

“微臣斗胆进言,鸿胪寺之职,重在司掌外邦来使之礼遇及朝会之庄严仪轨,于内政之繁复细务,或有所不及,此番情形,或正源于此。“  

“为求皇庄管理更为妥帖,兼顾民生与国计,微臣恳请陛下圣裁,将皇庄之管理权责,转托于顺天府衙门。”  

“顺天府素以治理地方、体恤民情著称,定能使皇庄之经营更加井然有序,既彰皇家恩泽,又利百姓安康,实乃两全其美之策也。”  

站在不远处悠哉的顺天府尹·杨廉听到这番话,顿时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宋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