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 第六十五章乘风而起

第六十五章乘风而起(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杨慎听完题目后,闭目沉思,随后便开始动笔:  

臣闻帝王之御天下也有出治之全德,有保治之全功。  

文武并用,出治之全德也。兵农相资,保治之全功也。  

于并用而见其同方,则天下之政出于一,而德为全德,如日月之在天,凡所以照临者,胥天之德也。  

一气呵成,将第一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欧藏华此刻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臣对臣闻,民者国之本也,社稷为民而立。  

卑而不失其尊,曲而不失其正者,以民为本也。  

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兵者,鱼也。民者,水也。  

鱼无水无以生,水无鱼无以活。  

......  

随着时间推移,很快就到了午时,大多数贡士都是在寅时前后吃得早餐,这时候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而且饥肠辘辘,不是靠人的意志就能控制的。  

正德皇帝自然听到了这些声音,便开口道:“谷伴伴,让光禄司准备些吃食,可别饿坏了朕的栋梁之才。”  

“奴遵旨。”  

谷大用应了一声,走到殿外时,一名小太监小跑着上前,收到口谕后,小太监立马转身去了光禄司。  

光禄司主要负责外廷食物,也就是祭祀食物和宴会餐饮这些。  

还好前朝弘治皇帝以仁德著称,多次在殿试时让光禄司准备吃食,有标配,所以很好做。  

一个个蒸笼启动,一个个大锅架上。  

不到半個时辰,一份太祖皇帝最爱的南瓜糯米糕、一张肉饼、一份萝卜干、一杯青葱豆腐汤就被光禄司官吏们端了上来。  

正德皇帝也要了一份,看着有些简朴的吃食后,他微微皱眉,自己可是天下之主,怎么请客吃饭还这么寒酸?  

话说正德三年的殿试吃的啥来着?  

正德皇帝认真回忆了一下,当时自己好像...  

好像是提前走了......  

这时,李东阳突然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有言。”  

这一幕瞬间吸引了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除了负责监考的护军统领以及一部分御史。  

“李卿请说。”正德皇帝回过神来,看向李东阳点了点头。  

李东阳缓缓道来:“建国之初,太祖皇帝见民间疾苦,百姓生活艰难。而官员却穷奢极欲,甚至产生了骄纵之气。为了整治这股奢侈风气,太祖皇帝在孝慈高皇后生辰之日,宴请文武群臣...”  

“朕知道,‘四菜一汤’嘛!”正德皇帝抢答道。  

“正是,”李东阳点了点头,看向众贡生,继续道:“殿试餐标为先帝所立,其中的青葱豆腐汤,意在提醒诸位,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  

“臣受教。”  

欧藏华等贡士起身,拱手行礼道。  

众人吃完了这顿充满教育意义的午餐后,继续作答。  

正德皇帝实在坐不住了,午时一过就拍拍屁股走人,留下李东阳、梁储以及一票执事官继续监考。  

时间如梭,酉时已到,红日下西山。  

贡士们纷纷放下笔,静待执事官收走自己的考卷。  

然后在礼部侍郎的带领下,顺着原路离去。  

当晚,文华殿灯火通明,受卷官将收上来的三百多份考卷交给弥封官,弥封官盖上弥封关防印送掌卷官。  

由于时间匆忙,殿试墨卷不须誉录成朱卷,直接送到东阁读卷官处,等待十六日早上读卷。  

欧藏华一众贡生一同出宫后,谢绝了多位同年宴会邀请,坐着马车回到了程宅。  

曲非烟早早准备好了吃食,见欧藏华回来后,乐呵呵的说道:“公子,我今日买到了花椒和农家鸡,做了羊肉萝卜汤,一道爆炒姜片鸡肉,还准备了梨哦!”  

“哈哈,还是非烟知我意。”欧藏华听后,忍不住笑着夸赞道。  

“嘿嘿嘿...”  

三月十六日卯时,十七位读卷官进入东阁开始评审考卷。  

然而阅卷只有一天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三百多篇殿试文章一一评头论足,再分出高低好坏,却是有点强人所难,毕竟人不是机器。  

更何况贡士们都是通过会试筛选而出的人才,大家的水平虽有高低,但还在一个阶层内。  

所以为了节约时间,殿试阅卷往往存在着一些无可奈何的‘潜规则’。  

就如现在,受卷官将会试前十的考卷挑出来,先进一步提前呈交给阁臣大佬。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甲前三名往往便是在这十份考卷中产生,其他的七份也会占据二甲的前几名。  

其他考卷则由读卷官负责,他们会按五等标识考卷,即:圈、尖、点、直、叉。  

第一位读卷官注明标识后,在轮阅其他读卷官阅过之卷,称为“转桌”。  

每个读卷官将所有考卷轮阅完后,再交到首席读卷官总核,进行综合评议,各个读卷官皆可发言,以得圈多的考卷列于前位。  

由于殿试时间紧张,没有进行眷录,读卷官若有遇到自己熟悉的字迹且赏识时,这位考生自然就比其他考生多了点优势。  

而这也是会试之后,各位贡士迫不接待进行各种宴会的原因之一。  

若有同乡的读卷官认出字迹,对方多画一个圈,名次可能就会往前跳几名。  

除此以外,理论上说,一甲的第一名到第三名是由皇帝钦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