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白娘子传(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欧藏华回过神来,对着程知柔拱了拱手,称赞道:“抚琴起春风,行歌尽落泉。程姑娘,谢谢你让我听到了...这么好听的版本。”  

“是先生的词写得好,曲编得好。”程知柔笑了笑,柔声说道:“这世间好听的嗓音很多,好词好曲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哈哈...”欧藏华脸上重新扬起了笑容。  

其实音乐跟小说一样,是不断总结进步创新的艺术。  

现代人根据数百年的总结创新,再淘汰一部分哗众取宠的作品,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必然是精品。  

而青城山下白素贞创作于1992年,直到2024年依然是大众眼中的经典曲目。  

这就是大浪淘沙留下的好东西!  

放到明朝,也是足够让这个时代的音乐家感到惊喜的作品。  

“先生,这个故事应该没有写完吧?小女子恳请先生留下全本。”程知柔站了起来,朝着欧藏华行礼,“润笔由先生定,小女子绝无二言。”  

欧藏华思索片刻,才说道:“这样吧!我念你写,程姑娘觉得值多少,就给多少。”  

其实到了明朝天顺年间,民间收取润笔的现象已经普遍。  

著名的江南才子唐寅在会试泄题案之后,就是靠卖文画为生,还能纵情于酒色当中来自娱。  

可见至少在弘治、正德年间,江南地区文人卖文卖画是一门很不错的谋生手段。  

只不过人家是写诗写文,像欧藏华这样写戏曲写弹词的较少。  

程知柔立即让张妈妈准备好了笔墨纸砚,一双美目盯着欧藏华,就等他开口了。  

欧藏华喝了一口茶,才缓缓开口。  

他诉说的是贡敏先生根据玉山主人的雷峰塔奇传和梦花馆主的白蛇全传为蓝本改编新白娘子传奇。  

当然,欧藏华只记得大概剧情,所以有很多地方也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编的。  

白素贞原是在山野中修炼的一条小白蛇,一日,小白蛇被捕蛇老人所捕获,险遭杀身之祸,幸亏被一位小牧童所救。白素贞暗自起誓:此救命之恩,我将永志铭心。  

经历了一千七百年的修炼,白素贞终于蜕尽蛇身,得以化做人形。  

她本欲往峨嵋山继续修炼,但经观音指点,方忆起人间还有一段情缘未了。  

她依照指引,来到杭州西湖寻找前世救命恩人许仙......  

同舟避雨、篷船借伞、巧变秀王府、仙法救人、雄黄现行、盗灵芝仙草、拦截阴差等等,一个个光怪陆离又精彩无比的情节如画卷一般在程知柔面前铺开。  

听得她又是害怕又是激动,连平日很注重的字迹都写得潦草起来。  

在梦花馆主的白蛇全传中,法海与白素贞有着前世因果。  

前世法海是蛤蟆精,被白素贞盗取仙丹导致道行跌落转世重修。  

欧藏华觉得这样没劲,直接将法海前世改为佛教神祇天龙八部之一的摩休洛。  

没错,就是大威天龙版海哥!  

尤其是那句“大威天龙,大罗法咒,般若诸佛,般若巴嘛轰!”  

不比拿个金钵照来照去有气势多了?  

随着法海出场,接下来的水漫金山神仙打架听得程知柔一脸潮红,这是兴奋的。  

原来神仙是这么打架的么?  

念完咒语袈裟一甩,就是铺天开地梵音浩渺,一掌下去金龙咆哮张牙舞爪。  

白蛇扭动青蛇狂舞,就是巨浪呼啸催枯拉朽,虾兵蟹将不畏生死力战武僧。  

而原著中水漫金山造成生灵涂炭,白素贞也因此触犯天条被法海打败关进雷峰塔。  

可欧藏华却认为,那些被淹的百姓何其无辜?  

白素贞淹了杭州才关二十年,最后还成仙了,多少有点美化过头。  

所以,他又发动了大改编之术。  

白素质在洪水中生下了一個孩子,婴儿的啼哭声让被梵音控制的许仙找回了人性。  

他想冲出金山寺,可凡夫俗子的他又怎么是寺内高僧的对手,被死死按在原地。  

眼看着洪水即将覆盖杭州城,一直在暗处观察着一切的鄂王爷终于出手,将洪水压了下去,避免了杭州城的遭难。  

作为惩罚,白素贞、小青镇压于雷峰塔下,西湖水干方可出来。  

法海罔顾生灵心存戾气,在金山寺罚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五十四万五千五百九十一遍,正好与当前杭州人口数目一致。  

许仙人妖相恋违背伦理,念其至情至深,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罚其独自养育孩童,雷峰塔倒夫妻相见。  

说到这里时,程知柔忍不住开口询问道:“欧先生,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白娘子与许仙真心相爱,他们落得如此结局,是否太...太残忍?”  

“别着急,故事还没完。”欧藏华笑了笑,才继续往下编。  

在他的版本里,许士林不是什么文曲星,只是一个普通人。  

在得知母亲受困,原本调皮捣蛋的他开始努力读书,三考三败仍不放弃。  

第四次考取功名后,许士林选择去边疆任职,九死一生屡立战功得到皇帝嘉奖,他才乘机提出,以战功换取母亲出关一家团聚。  

皇帝有感于许士林孝义、白娘子善义、许仙情义,特地发了三道圣旨。  

第一道感谢鄂王爷主持正义救杭州,加封为岳圣帝君。  

第二道命杭州同知重修雷峰塔,达成雷峰塔倒。  

第三道命杭州知府梳理西湖水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