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五百零三章 大愿

第五百零三章 大愿(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转塔,又称“绕塔”,是佛家中的祈福仪式。  

方向是右绕,数量是三圈起步,剩下的七圈、十四圈、二十一圈等,取七的倍数。  

还有一个数字,是一百零八圈。  

通常一次绕塔,一百零八圈是上限。  

九阿哥嫌弃宝塔高,那是因为越高的佛塔底座越宽。  

就像这个报恩寺塔,塔基直径十丈,绕一圈下来三十多丈。  

小夫妻要去转塔,旁人就没跟着。  

太后与太妃被方丈引着,去禅室喝茶。  

十阿哥则带着十福晋,去佛堂上香。  

九格格与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则是在放生池边喂鱼。  

里面的金色锦鲤有手臂那么长,中间几块石头上,则是王八摞王八。  

九格格跟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觉得锦鲤好看,乌龟也玲珑可爱,目不转睛。  

九阿哥牵着舒舒,雄赳赳、气昂昂走向宝塔,道:“咱们直接转一百零八圈!”  

舒舒露出为难道:“爷,我有些累了,现下日头正足,先七圈吧,下回还愿的时候再来一百零八圈?”  

实在没有法子,谁叫眼前这人没有自知之明?  

舒舒只能自己示弱。  

换算成米的话,一圈就是九十多米,一百零八圈就是一万米左右。  

这算成距离,就是二十里。  

别说九阿哥现下的样子,就是没有经过长途跋涉的辛苦,满血状态,好好的也走不了那么远!  

九阿哥迟疑了,道:“那万一…”  

这要是不信还好,但凡心里有了点信了,就怕有做不到的地方,成了恶兆。  

舒舒想了想,道:“咱们学学皇祖母,遇塔就绕,每次绕七圈…”  

这说的是太后分别供灯之事。  

从淮安府开始,遇到的寺庙都拜了,供了灯,都是单九之数。  

九阿哥被说服了,也怜惜舒舒,点头道:“那好吧,就先绕七圈。”  

两人右行,没几步就追上了五阿哥与五福晋。  

五阿哥气喘吁吁,额头汗津津的,脚步都有些发沉;五福晋在旁,呼吸也有些粗。  

见九阿哥与舒舒来了,五阿哥就对两人笑了笑,五福晋也颔首示意。  

九阿哥看着五阿哥模样,从袖子里摸了帕子递过去,诧异道:“五哥这是转了多少圈?”  

五阿哥接了帕子在额头上擦拭,没有回答,而是望向五福晋。  

五福晋手上绕着一串沉香佛珠,手指的位置正放在佛珠上,是在用佛珠计数。  

她低头看了一下,道:“五十三圈。”  

五阿哥听了,立下笑了,道:“还有一圈就一半了!”  

九阿哥讪讪,道:“五哥许了什么大愿,要转满一百零八圈?”  

五阿哥仰头看了眼宝塔,道:“我跟佛祖祈求,让皇祖母可以给汗阿玛过六十大寿!”  

现下是康熙三十八年,皇父四十六岁,距离六十大寿还有十四年。  

太后今年五十九岁,再过十四年,就是年过古稀,算是高寿。  

这是因太后念叨着往后皇帝花甲万寿时再供一百零八盏灯,让五阿哥记下了,才祈求这个。  

九阿哥听了,有些愧疚。  

他想的只是自己的小家,没有想着汗阿玛与额娘。  

五阿哥说完,跟五福晋继续走了,口中还振振有词。  

九阿哥放缓了脚步,跟他们拉开,小声对舒舒道:“爷好像不孝,爷是求佛祖保佑,让我们得个小阿哥…”  

孩子不求多,可希望有。  

否则的话,庄亲王的例子就在眼前,现下不怕什么,往后家底爵位都被兄弟侄子们盯上。  

舒舒也小声道:“皇上春秋鼎盛,娘娘也才入中年,时间还来得及,咱们一件一件的求。”  

太后是年岁在这里,五阿哥求的是寿,康熙与宜妃现下还没必要。  

九阿哥想想也是,立时坦然了,嘴里也念叨着绕塔的几句经文,专心致志的转起塔来。  

总共七圈,速度就很快了。  

放生池边,九格格带着两个弟弟,手中的鱼食还没喂完,舒舒与九阿哥就转完塔回来。  

十阿哥带了十福晋也在佛前磕了头出来。  

九阿哥觉得自己不累,还充满了力量。  

倒是饿了。  

早上出来的急,夫妻俩就一人一碗杏仁茶对付了。  

舒舒跟九阿哥就带着大家,去禅室跟太后、太妃告辞。  

太后跟两位太妃,在这边等五阿哥夫妇,中午直接在这边用素斋。  

等从禅室出来,舒舒一行离了报恩寺,直接往阊门去。  

报恩寺到阊门,总共是四里地。  

大家坐了马车,估摸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到了目的地。  

正午时分,阊门大街十分热闹,熙熙攘攘。  

这边还有码头,沿着河边还停泊着不少小船。  

沿街两侧,全都是两层、三层的小楼。  

等到一行人路过时,两侧的叫卖声都低了。  

旁边的行人也纷纷退避。  

要知道现下不单单是旗民分治,还是旗民分住。  

苏州有过驻防八旗,可是在苏州的时间很短暂。  

一次在顺治二年,多铎占领南京,分兵各地,派了汉八旗过来驻防苏州,两月后被绿营替换。  

一次是顺治十八年,江南不稳,正黄旗汉军过来驻防,康熙三年撤回。  

因此苏州没有驻防八旗,也没有单独划出来的旗城。  

一下子见了这么多骑马的侍卫、护军,大家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