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促战才是最好的促战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促战才是最好的促战(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不清楚的时候。  

谁将来要是为了这点银子不顾前途,那就别怪他杀人。  

现在孙传庭见到了吴国俊,听他说崇祯的意图和想法,捏着胡须仔细思索。  

崇祯目前根本就没什么威望了。  

经过他的渠道了解,自从锤匪攻破南京的消息流通后,倒是有不少官员都不去衙门内上班,直接摆烂。  

谁都会生出一个念头,那就是大明真要玩完了。  

贺今朝占据了半壁江山,又控制了漕运,一下子就没粮食供养京师。  

闯贼也截断了朝廷南下的道路,消息传达更加不畅。  

“这个主意如何?”吴国俊坐在椅子上。  

“倒是不错。”孙传庭莞尔一笑:  

“这个时候明弱清强,我们自是要拉弱者一把。  

皇太极有那份雄心壮志,可他底下的士卒,又有多少人有他这份眼光?  

后方稍有异动,呵呵。”  

“所以必然会出乱子。”  

孙传庭说完之后又笑道:“我们再考虑此事对我们有没有好处?”  

“倒是有些好处,洪承畴与皇太极之间杀的血流成河,洪承畴回到关内,想要维持麾下士卒的战心,自是要入侵山东与闯贼相互厮杀。”  

他又继续说道:“决断就再这几日,派人送往南京请大帅定夺,一来一回,颇为浪费时间。”  

“不管我们出不出手,松锦那里都会爆发大战的。”  

吴国俊运送了几次粮草,再拖下去,无论是清军还是明军都遭不住的。  

“你能说服娜木钟吗?”孙传庭望着吴国俊道:  

“没有大帅的命令,她怕是很难听从你的话。”  

“额,我试试,两不耽误。”  

吴国俊虽然与娜木钟多有交流,但这种偷袭清军后方重地沉阳,还未曾发生过呢。  

二人以往都是在贺今朝的指示下进行合作,这次怕是头一回。  

大明皇帝不肯坐以待毙,自是想要做出有利他的事件。  

同时一反常态,并没有催促洪承畴出战。  

因为目前他只剩下这么一支可战的十几万大军,还指望着洪承畴能够力挽狂澜呢。  

皇帝的亲笔信发到了松锦前线。  

无论是洪承畴还是诸多军将,长久的对峙面上也颇为潦草。  

前线实在是臭气哄哄的。  

洗澡这件事也就不用想了。  

幸亏这里据海不远,山上也有水流,为了以防万一,还多挖了几口水井。  

皇太极没有一丁点办法,只能每日放炮。  

可时间久了,红夷大炮折损的也不少。  

洪承畴捏着皇帝给他送来的亲笔信,表示会派人转进千里去偷袭沉阳,惊扰鞑子在前线的军心。  

那个时候你再散播谣言,定然能够取得胜利。  

此事由靖辽侯全权负责。  

当然信件最后也说了,贺今朝攻克南京的事。  

若辽东战事再不解决,朝廷后续粮草也实在难以供应了。  

这场相持大战,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都是被钝刀子割肉,放出许多血来。  

偏偏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崇祯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放弃松锦这个地界。  

皇太极是无论如何都要攻破这个地界,以此来扩大他的领土范围。  

否则每一次抢掠,都只能跨越千里,半路上还得遭受蒙古人的袭扰。  

如此结果,也算是对得起,贺今朝为大明作战准备前出了许多力。  

洪承畴有些难以接受,这场仗打着打着,大明耗费如此多的钱粮,被牵制了许多精锐士卒。  

结果贺今朝突然进入湖广攻克南京,一下子就把大明的半壁江山给拦腰截断。  

若是等他慢慢南下入侵江西、江浙、广西、福建各省,各地能组织多少兵力抵抗?  

最重要的是他与大明中间还隔着闯贼。  

那李自成也是趁机扩大地盘,一旦吞并山东后。  

大明还能控制的地方不过是北直隶,以及宣化、大同部分地区。  

可宣大地区也早就被锤匪给侵袭了不知多少,那里百姓大多盼望着锤匪能够前往,而不是朝廷官军。  

看到崇祯这封亲笔信,洪承畴坚持这么久的心态,一下子绷不住了,差点没缓过来。  

待到他再睁开眼睛,环顾诸将道:“诸位,决战就在眼前了,无论此战是胜是败,我们都要撤回关内。”  

“打了胜仗,我们还能趁机掳掠清军治下,若是打了败仗,我们性命纵然不丢在这里,但有几个人能够安全返回关内?”  

洪承畴看着手底下的这些大将道:“粮草最多还能撑三个月,陛下在这三个月期间会派遣靖辽侯吴国俊跃进千里,直扑沉阳,袭扰皇太极大后方,扰乱其军心。  

我们与鞑子相持如此之久,清军士卒必然懈怠,我们若是团结一心,方能取胜,若是有人私自逃跑,导致大溃败,届时谁都逃不走了。”  

王朴见洪承畴看向自己,随即把头扭过去,盯着白广恩。  

白广恩颇为惊讶的看着王朴,然后左右看看,当即出声道:“就算事不可为,我也会护着总督一同逃跑。”  

“哈哈哈。”  

众人全都哄笑起来,谁不知道白广恩早就成了洪承畴的狗腿子,那忠心简直是没得说。  

倒是一旁的唐通心中猜测是不是大帅那里有了新动作,所以崇祯才会写亲笔信。  

唐通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崇祯这一次没有在信中催促,而是直接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