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六百五十七章哪有谍子啊,都是良民

第六百五十七章哪有谍子啊,都是良民(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贺今朝对于官军的火器使用极为关注。  

今后的火器火炮在战场上都会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届时高迎祥的重骑兵以及自己的步军军阵,都会遭受到重点打击。  

谁能抗得过炮击?  

“我有个老乡,火铳打的好,就被左光先给叫走了,他临走前我请他喝了顿酒,说今后会受到重用,再也不用担心从贼的过往了。”  

贺今朝嗯了一声,在一旁写上左光先的名字。  

无论如何都得让王承以及唐通等人好好打探一二,具体的火器数目,最好能买通官军的工匠。  

“大帅,你准备怎么处置我?”  

“滚回村子去,该干嘛干嘛。”  

“滚回村子?”杨秀头勐地的站起身来,又被两个锤匪给按着坐下:“大帅,我可是被人检举的,那十斤羊肉你得给啊。”  

“呸,你就是一个普通流民,还想冒充狗官军的谍子,你就是想从本大帅这里骗十斤羊肉!  

真以为老子养的羊,是从天上凭空掉下来的?”  

贺今朝挥挥手:“你给老子滚回去好好种地,有才,再让郎中再给他开几服药带走,免得发烧昏了头,不知道东南西北,吃了几天饱饭就以为自己是谍子了。”  

杨秀头被人拉着出了大厅,交给了带着他来的吴村长的偏方内。  

“大帅有令,让他滚回去种地,发烧烧的想吃羊肉想疯了,还敢来骗大帅的羊肉。”牛有才说完之后就把几副药交给村长,让他带着自己的人赶紧走。  

吴村长听完之后,哈哈大笑:“牛大哥,我就知道我麾下的人不可能有狗官军的谍子,平日里干活可好了。  

杨秀头这个憨货等我回去揍他一顿,他娘的,烧湖涂了。”  

“村长,我不是,我没有,别听他瞎说。”  

杨秀头被吴村长踹了一脚个踉跄:“丢人现眼的玩意,跟老子回村去。”  

牛有才见杨秀头被吴村长单手拽着走了,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杨大哥他怎么就成了官军的谍子呢?”  

“是啊,我可没有见过有谍子好好给反贼干活的。”  

伍兹息整个人都失了神一样,呆坐在旁边,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哗啦。  

房门被推开,灌进一阵冷风。  

众人抬头看去,就看见吴村长单着杨秀头的脑袋:“就你小子叫秀头啊!我看就是蠢头。”  

“村长,额错了,额错了,可别打了,太丢脸了。”  

杨秀头被吴村长一路踹回来的,见人说他发烧发昏了想吃羊肉,非得说自己是谍子。  

众人听闻也是一阵哄笑。  

虽说如今能填上七分饱的肚子,比以前的日子好过多了,但谁不盼望着吃肉啊?  

可惜年只能是一年过一次,不能天天过年!  

伍兹息等人看着杨秀头进来,满脸的不可置信。  

吴村长把挂在胳膊上的药放在桌子上,喘了口气道:  

“谁要是在偷奸耍滑,发烧了就吃药,别总想吃羊肉,虽然大夫说了羊肉是可以抵御风寒,可你们想吃羊肉自己好好干活挣去,别想着从大帅那里冒充谍子骗羊肉吃。”  

“杨大哥他不是谍子?”伍兹息咽了下口水询问。  

“我看你才是谍子。”吴村长当即眼睛一瞪:“我看你小子就是个谍子。”  

“我不是,我不是,咱村子哪有谍子啊,都是良民呐。”伍兹息嘿嘿嘿笑道:“我就知道杨大哥也不是谍子。”  

杨秀头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是谍子,贺今朝为啥说自己不是谍子,还放自己回来?  

“行了,杨秀头你歇两天。”吴村长站起身来:  

“好了就继续干活,免得下个月,你们评不上先进集体,更没有羊肉吃了。  

别他娘的一天到晚想走捷径,老子能养羊,那是我在战场上拼过命,用一只手换回来的。”  

众人送吴村长出门,对于他日常吹嘘在草原上杀鞑子的事早就听腻了。  

“杨大哥,你真是烧湖涂了。”  

“哎,大帅把我臭骂一顿。”  

“哈哈哈。”  

北京城内。  

被崇祯派往山西的太监刘允协因没有得到巡抚许鼎臣的“贿赂”,回到京城后,便向崇祯打小报告。  

说许鼎臣所言皆是假象,特别是督抚不和的事,且锤匪势大。  

崇祯对于麾下朝臣疑心越来越重,他最发愁的便是辽东的敌情、山西、河南的暴民和财政的贵乏。  

在这几个方面,朝臣不仅不能为他分担排忧解难,甚至还常常对他有意欺瞒,让他连基本的情况都摸不清楚。  

所以崇祯才派出自己信得过的太监前去调查,今天一查,总算是查出问题来了。  

宣大总督与山西巡抚互相坐视,缺乏同仇敌忾的心思。  

崇祯咬牙切齿的给他们两个人写信批评,今年要是剿匪不力,再敢相互推诿,必要革职问罪,且凡事与该督抚监协(刘允协),相互谋划斟酌。  

太监刘允协见状又说了一句,经过核实宣大总督马士英挪用库银六千两。  

崇祯当即下令查办马士英,给他机会都不中用,刚上任就敢挪用库银,以后是不是都敢降贼了?  

命令一下,朝廷顿时哗然。  

这个表面看来很简单,也处理得很公平的贪污桉,却在朝官中引起许多不平。  

根据大明多年来的陈规,每一个新被任命的巡抚在上任后,应该立即给京中各要害部门送上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