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三百八十四章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第三百八十四章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纵然林丹汗沉溺酒色,导致早衰,可依旧有着想要称霸草原的梦想。  

他一直骄傲于他的血统,比草原上所有人都高贵。  

就算进入山西镇劫掠一阵,那也比破败的大同府要好啊!  

生铁和粮食对于部落真的很重要,据林丹汗所知,尽管辽东的互市点都关了,但是依旧有大批生铁能够送到皇太极那里。  

这都是努尔哈赤打下的基础。  

否则他麾下士卒如何能是大批的重甲士卒?  

林丹汗对于这种事也十分的羡慕,奈何就没有商人联系自己。  

许鼎臣告诉他,帮大明办事,自然会得到许多好处。  

俺答汗的例子就摆在眼前,现在连他的子孙没啥本事,还一直都在吃着大明给的好处。  

林丹汗命令收兵,不要再大同府劫掠了,没啥出息。  

大同府去年就被他们劫掠一次,还有不少汉民主动跑过去依附他,去草原种地。  

再如何劫掠,那些真正难啃的军堡,以及代王府都是打不下来的。  

你让蒙古人骑射那绝对是一把好手,可是教他们攻城拔寨,着实是难为人了。  

许鼎臣带着胜利者的姿态走了。  

他在忽悠曹文诏、王嘉和贺今朝对战那里,得到了足够的经验。  

此次能够成功忽悠到林丹汗,可谓是马到成功。  

许鼎臣画出来的大饼,一下子就画到了林丹汗的心里去。  

当大同镇总兵麻承息得到消息后,震惊不已。  

他万万没想到,除了在精神上对他给予支持外,啥都没有得到帮助的许鼎臣。  

他竟然真的说动了林丹汗收兵,且还能被他所驱使,去和锤匪贺今朝作对。  

麻承息对于这种人当真是佩服的很。  

在雁门关养病的王象坤听完许鼎臣的主意,被震惊的久久不能说出话来。  

因为他觉得林丹汗是个没本事的人,只会口嗨。  

要不是王化贞相信了林丹汗他有四十万大军,觉得能一举荡平后金,就不会有此大败。  

辽东巡抚王化贞得了魏忠贤的庇护,如今还在大牢当中没被处死呢!  

“你莫要忘了王化贞旧事。”  

“此事我已经向张总督上书禀报过了,无论如何都得先把太原收复,要不然咱们迟早都得步了王化贞的旧尘。”  

许鼎臣觉得太原城丢失的罪过一旦事发,大家能落得王化贞的下场挺好,大概率会步入熊廷弼袁崇焕的路子,传首九边。  

如今更要不顾一切的夺回太原城,才有机会获得一片生机。  

反正山西镇已经落得如此糜烂的局面了,那索性就让它更加糜烂。  

以毒攻毒罢了,绝不能轻易锤匪贺今朝好过。  

林丹汗无法攻克太原城,只要能够打击到锤匪贺今朝,足以。  

纵然皇上要咱们的命,我也得把贺今朝拉着一起下地狱。  

都是他害的!  

许鼎臣的计划很疯狂,主要是他不想原地等死。  

成了一切好说。  

死了我许鼎臣还管那么多做什么!  

左布政使王象坤拖着病体想了足足一个时辰,这才同意许鼎臣的计策,大家都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自家大哥已经故去了,就算皇上念旧情,可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总得有人来负(背)责(锅)啊!  

数来数去,他王象坤都该是第一个背锅的人!  

前任山西巡抚宋殷统跑了,王象坤临危受命守卫太原,结果丢了。  

不找他问责,还能找谁背锅?  

人家许鼎臣这个新来的巡抚,在太原城住了还没三天,如何能把责任甩到他身上去?  

雁门关这座九边第一雄关,便轻易被蒙古人通过了。  

这是连叫门天子都不曾做到过的事情。  

林丹汗的亲弟弟粆图台吉带领着两千蒙古骑兵,缓慢通过雁门关。  

确认没有什么埋伏,因为明军骗蒙古人进入关内,然后把他们给宰了,拿脑袋换赏银的事情,发生的很频繁。  

特别是从辽东过来的,对于李成梁的法子,粆图台吉很是警惕。  

但显然山西镇的士卒皆是冷眼瞧着他们。  

游击将军白虎被贺今朝击败后,回太原一直养伤,在得知太原无法守住后,亲自领兵出城带着王象坤逃跑。  

现在他身为一个蒙古人已然是明人,看着林丹汗的人要去攻打太原,心里十分复杂。  

蒙古人入侵山西镇的消息,很快就被姜襄派人送来了。  

因为这件事也瞒不住,他觉得还是快些送给贺今朝,以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  

贺今朝拍了拍自己夫人的屁股,让她趴一下。  

“转过去一下。”  

高桂英脸色晕红,缓慢的抱着枕头转过去。  

上次刚洞房就出战,着实是有些不尽人意。  

所以在占据太原后,便把自己的夫人接到晋王府来,好好过些夫妻生活。  

对于贺今朝连日留恋女色,许多下属都持欢迎态度。  

特别是军师吉珪,看各地奏折看的累的直不起腰,可依旧让贺今朝好好休息几天。  

毕竟主公他已经二十岁了,大业已经初成。  

在吉珪看来,可着实是晚婚晚育,要是像朱元章那种二十八岁老来得子,或者刘备那种半百得子,放在现在,兴许造反的队伍半路都得散了。  

如果高夫人能够顺利生个男孩出来,大家再培养个二十年,主公还正值壮年,子孙三代的富贵便能保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