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二百五十三章机会摆在眼前

第二百五十三章机会摆在眼前(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你且先说说。”贺今朝倒是没忙着拒绝。  

“贺大王只拿下偏头关是没有用的,这里的长城向东到老牛湾就断了。”  

“叫我家主公镇抚使。”狗头军师在一旁提醒道。  

咱们是正规起义军,什么大王不大王的,听着向草台班子。  

守备田虎想半天没想出来大明有这官职?  

他便深呼一口气:  

“镇抚使想要的是水泉营堡和红门堡两个互市地点,所以拿下老营堡所才是重中之重。”  

谁都知道贺今朝,是惦记上那两处和蒙古人互市的地点了。  

河曲那里有着天然的水旱码头,晋陕蒙三地通商很大程度仰仗这一水上通道。  

唯一的缺点是冬天会结冰,蒙古人会踏着冰在河曲县登陆抢掠。  

但是因为蒙古发生动乱,河曲营城这个互市直接被取消好些年。  

连带取消的还有破虏营、广武营、老营堡等小市。  

贺今朝靠这条水道没法吃上商利,他只能选择控制水泉营堡和红门堡这两个大市。  

市场分为大市和小市,大市一年开一次,参加人员主要为各部落酋长和贵族。  

小市每月一次,多设于沿边墩堡旁,或在边地划定市场交易,参加人员为一般部族成员。  

这些都是为顺义王的部落准备的,现在顺义王被驱赶到青海去了,那崇祯皇帝自是下令关闭互市地点。  

“可是我记得偏关能直达老牛湾的另一侧长城。”贺今朝看过地图。  

虽然老牛湾那里因为大峡谷断了,但是同出长城内侧是可以直接上去的。  

“是。”守备田虎收回试探的心思,便一五一十的道:  

“好叫镇抚使知晓,老营堡设有守御千户所,副总兵田兆原统兵三千余人。  

被山西总兵抽走一千人,被山西巡抚抽调五个百户前往守卫太原。  

现在只剩下一半人,这一半人又有半数是吃空饷的。”  

贺今朝看向一旁的贺赞,见他点头:“这么说,老营堡就剩下八百来人?”  

“不错,但是八百来人有五百家丁是精锐士卒,其余士卒的战斗力大都不高,都是伺候家丁的。”  

驻扎在老营堡的副总兵田兆靠着两大一小三个互市点,吃得盆满钵满的,养五百个家丁,比原来的山西总兵家丁还要多。  

田家本就是山西镇这一片的地头蛇,世代边将。  

至于大同镇的军官地头蛇就是麻家和姜家。  

东李西麻一时佳话,如今李麻主家都已经落寞,旁支却趁势崛起。  

姜家也不逞多让。  

“五百个家丁。”  

贺今朝重新坐下来:“倒是阔气的很,你跟这田兆是什么关系?”  

“按照家族排辈算,他是我堂兄。”田虎顿了顿道:  

“但我们关系不好,镇抚使若是不相信。  

可以随便打听打听,他们主家可看不上我们这群旁支。”  

“说说你的主意。”  

听到贺今朝的询问,田虎暗暗松了口气:  

“镇抚使,这老营堡是仅次于偏关县城的第二大城堡。  

堡城是砖砌,依山而建,有三座城门,被四周的山围成“凹”字形。  

城北山顶上便是长城,长城外便是蒙古的清水河县。  

老营堡周围群山环抱,中间地势平坦,其东、北两面紧靠长城,关河又绕城南西下。  

老营堡山坡平缓,北控平鲁,西衔偏关,阳方诸口,视为耳目,东接宁武,最为要害,这里四通八达。”  

田虎顿了顿说道:“就算镇抚使拿偏关城下的这些话去诱降老营堡的家丁,一点都不现实。”  

“所以你的意思是?”  

“莫不如由我的人去城内作为内应,打开堡门,迎大军进去。”  

田虎紧接着解释道:“距离老营堡二十里万家寨草垛山上,有座山堡,堡子不大,只有一个总旗驻守。  

但是堡势极孤悬,山谷错杂,防维宜密,直接监视偏关方向三十里,乃是沿边传烽之首。  

有任何风吹草动,那田兆必然提前得到消息。”  

田虎说这么多,就是在告诉贺今朝,用我的人做伪装,可以帮你省很多事。  

这里是大明边境,士卒皆有战心,对于蒙古人那一套的防御手段,也可以用在你锤匪的脑袋上。  

贺今朝也在思考,长城周边堡子很多,从河曲到偏关,他已经招降了许多堡子。  

得益于互市的关闭,朝廷欠饷,这些明军士卒的日子过的很苦。  

所以对于贺今朝的招降,皆是愿意的,毕竟能吃饱饭。  

“我就暂且信你一回。”贺今朝站起身,亲自给跪在地上的田虎松绑:“既然如此,我便带人随你进入关内。”  

“多谢镇抚使。”  

田虎颇为兴奋的道谢,同时也暗暗感慨贺今朝当真不是寻常人。  

上来就敢和自己进偏头关。  

他也不害怕自己是赚他性命来的。  

然后田虎的衣服就被送回来了,只是铠甲武器仍旧没有给他。  

偏头关上的士卒,眼巴巴的瞧着关外。  

当时如狼似虎的锤匪直接把守备大人给按在地上,扒的就剩下个裤头,拖过河去的样子,他们都看见了。  

在士卒们焦急的等待当中,便看见一群锤匪直接乘船渡河。  

百人来的规模,护卫着一个全身着甲的人,身边跟着不曾着甲的守备大人。  

“我便是贺今朝,接受你们的投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