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二百二十九章砸老朱的枷锁

第二百二十九章砸老朱的枷锁(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丘之陶对于贺今朝的吩咐自是满口应下。  

“太原城那边,我会找机会宣称你被我杀了。”  

贺今朝又想了想:“待到合适的时机,我会把你的家人给接出来。”  

听到贺今朝的话,丘之陶同样思索了一二:  

“主公,无需如此麻烦,家中老妻已然去世,如今也没留下什么子嗣,就我一人。  

莫不如什么风声都不放,兴许太原城内还派人出来与主公议和呢。  

届时又可以多扣几个官吏来帮助主公做事!”  

贺今朝是万万没想打丘之陶的身份转变会如此之快,遂笑着点点头:  

“无妨,到时候再举办相亲大会,我可以给你加个塞。  

你续弦即可,将来闯下偌大的家业,没有子嗣传承跟着享福,如何能行?”  

丘之陶眨了眨眼睛,不知道咋接话茬。  

他万万没想到贺今朝会说出这种话来,当即万分感谢。  

“只要我们在河曲好好干,一炮打响之后,想必其余各地的百姓军户匠人,自是会拥护我们的。”  

丘之陶算是看出来了,贺今朝的野心不小,而且都是有合理规划的。  

就像废除乐籍,军户,匠籍,禁止家奴存在,全都编为良民,最后再合理分配土地。  

如此一来,便能受到更多被明廷欺压之人的拥护,争取民心。  

丘之陶自是晓得土地的重要性,太原城外的良田,几乎全都是晋王一脉的。  

“其实主公有所不知,虽然陕西山西乐籍很多,但是光是大同府代王一脉,所蓄养的乐户是其他藩王的数倍。  

歌舞管弦,昼夜不绝,我听闻足有数千人。  

纵然是京城等大臣,在宴席间也多对大同乐籍流露出羡慕之色,想要让她们伴奏取乐。”  

“大同府我现在管不着。”贺今朝顿了顿:“先整理河曲县为好,步子要一步一步迈。”  

“是。”  

贺今朝召集河曲县的几个部门,严重警告这些小吏,自己正想杀鸡儆猴呢。  

谁要是不好好干,还敢在办事的时候故意为难百姓,杀无赦。  

干得好,自是有赏赐下发,表现的更好,会受到重用。  

这些油滑的小吏瑟瑟发抖,可在一旁凶狠的高一功的监视下,也不敢扎刺。  

尽管这些小吏合起伙来能架空知县,可面对一帮不讲理的锤匪,他们只得收起小心思,暂且好好干活。  

毕竟有的知县来了地方上,在师爷的建议下,先宴请所有的小吏和衙役吃饭,给了下面人面子,他们也好帮你办事。  

因为你知县大人是过江龙,他们是地头蛇,所有的事情都要靠着他们去干。  

等他们联合起来给你各种拖后腿,导致朝廷的考核为不称职,那你的政治生涯就算是完了。  

可贺今朝不是朝廷,是一伙匪徒啊!  

大家不怕当官的可以在暗地里不违背律法搞搞小动作,但人家当匪的可不跟你讲什么狗屁道理。  

那天贺今朝宴请河曲县有头有脸的士绅们,一句我是跟你们商量的吗?  

吓得士绅们连忙求饶命,屁都不敢放一个。  

你敢推脱,人家直接砍了你的脑袋,然后换一个不推脱的人来干。  

这帮河曲县的三百多小吏,谁也不想第一个主动尝尝锤匪的刀是否锋利。  

人家就是干杀官造反起家的!  

尽管他们根本就不是官,可小吏难不成就能避免被杀吗?  

思维得转变一二,咱们不是跟朝廷命官打交道,是跟着专杀朝廷命官的人打交道。  

谁知道贺今朝这第一刀,会砍在谁的脑袋上?  

大家都看见守备大人乖乖的交出兵权和田地,当个富家翁了。  

整个太原府,甚至山西,都没有官军能打得过他贺今朝。  

看样子,这位爷怕是短时间不会离开河曲。  

官军也不来攻打河曲,那咱们就只能低头听话,以待将来,再做打算。  

贺今朝警告了这帮油滑的小吏之后,才开始叫人宣告。  

河曲县除了贺今朝刚控制河曲宣布的约法三章之后。  

紧接着又宣布了四条法桉。  

敲锣声,不断的在河曲县城内响起。  

新投奔锤匪的大明官员丘之陶,带着不少县衙小吏,亲自向百姓诉说贺今朝的新条例。  

第一,废除乐籍,编为良民。  

(良民是指平民,区别于贱民)  

第二,废除军籍,编为良民。  

第三,废除匠籍,编为良民。  

第四,废除家奴、奴婢、佃仆,编为良民。  

解除义男义女契约,改为雇佣关系的契约。  

十五天内,河曲县内的乐籍和家奴可主动到县衙登记造册。  

两个月内,周遭乡村的乐籍和家奴可主动前来县衙登记造册。  

若是因为有人胆敢阻拦不许,一经举报和调查,必定严惩。  

军户则是会有专门的人,上门前去登记造册。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自是受到了乐籍的拥护,无论男女皆是不敢相信,会有这种好事发生。  

二百多年来,谁会在意她们这群贱民的尊严?  

乐籍女乐以艺为本、声色娱人的功能决定了她们其主要是娱人俗乐,并以日常流行小令的本色表演为主。  

男性多以器乐演奏为主,女性则多以本色演唱为主。  

从宫廷官府到市井民间,从教坊勾栏到酒库青楼,乐籍中女乐的身影无日不在:  

婚丧嫁娶以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