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五百六十二章延平帝对朝堂的掌控力

第五百六十二章延平帝对朝堂的掌控力(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延平帝捋着胡须,摇了摇头,“没有半点新意!”  

他合上奏折,又拿起弹劾周云松的奏折,比起弹劾杨正山的奏折,弹劾周云松的奏折就是五花八门了。  

弹劾什么的都有,各种帽子往周云松的头顶上扣,甚至有人扣得帽子比杨正山之前扣的帽子还大。  

其中最大的一顶帽子是谋反。  

居然有人弹劾周云松谋反,说的还有凭有据,延平帝差点就相信了。  

不过很显然这都是扯犊子的,要说周云松结党,那延平帝相信,毕竟周云松结党还是他刻意造成的结果。  

可要说周云松谋反,傻子都不信。  

周云松靠什么谋反?  

靠他家里那几百奴仆,还是靠他手底下那些文官?  

延平帝一边翻阅着走着,一边捋着胡须陷入了沉思。  

他喜欢玩平衡,而如今朝堂上也确实出现了平衡的局势,宋元阁和周云松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  

不过此时延平帝发现眼前的局势似乎有点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几十份奏折说来就来,这说明什么?  

说明宋元阁在朝堂上串联的官员太多了。  

“是该改变一下了!”延平帝低声喃喃道。  

朝堂上有争斗,他能容忍,但是他绝对不允许朝堂上的争斗超出了他的掌控。  

他沉思了片刻,说道:“将这些奏折给靖安侯和周阁老送去吧!”  

“喏!”张明忠应道。  

很快杨正山就收到了御前太监送来了奏折,翻看了四份奏折,杨正山不在意的撇撇嘴,“居然只有四份!呵呵,周云松这只老狐狸还真是够狡猾的。”  

周云松不能让官员大肆弹劾杨正山吗?  

自然不是,只要周云松愿意,一天之内他可以串联几十个官员来弹劾杨正山,但是他为何不这样做,因为他明白不能将杨正山搞成敌人。  

虽然杨正山弹劾了他,给他平添了很多麻烦,但是他并没有将杨正山视为敌人,只是将杨正山视为一个蛮横的搅屎棍。  

继续招惹杨正山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反而还可能会引来杨正山更猛烈的反击,所以他并没有串联官员弹劾杨正山,那四份奏折只是几个想要攀附周云松的官员私自上奏的。  

“李公公,弹劾周阁老的奏折有多少?”杨正山看着坐在旁边的御前太监李尚喜,问道。  

李尚喜二十多岁,看起来十分年轻,他是张明忠的干儿子,也是被延平帝重用的小太监。  

这位虽然在皇城内资历尚浅,但前途无量,未来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陈中术。  

为何不是第二个张明忠?  

因为张明忠的修为不高,这辈子都很难成为先天武者。  

而李尚喜的修炼资质却很不错,他才二十出头,就有着后天二层的修为,又得延平帝看重,各类资源都不缺,未来有很大机会成为先天武者。  

李尚喜神色淡然的笑道:“咱家也不知道,不过干爹一个人抱不过来,还特意找了两个随侍将奏折抱到御书房去了!”  

“哦,陛下是如何处理这些奏折的?”杨正山来了兴趣。  

“全都给周阁老送去了!”李尚喜笑道。  

杨正山捋着胡须,想了想,他觉得延平帝这是想对周云松下手啊。  

之前在早朝上,延平帝并没有动周云松的意思,但这些奏折却让延平帝改变了心意,看来周云松的底子也很脏。  

不过这些事与杨正山已经没关系了,他现在反而成为了局外人。  

周云松没有对付他的想法,而宋元阁又盯着周云松穷追猛打,那接下来必然是这两位要大战一场,说不定还要拼个你死我活。  

想清楚这些,杨正山露出笑容,伸手从袖中取出一个瓷瓶,说道:“听说李公公的修为已经达到后天之境,老夫近日炼制了一些九宝炼劲丹,正好适合李公公用!”  

“里面有三颗,李公公拿去用,若是不够,随时可以来找老夫。”  

杨正山笑眯眯的将瓷瓶递给李尚喜。  

九宝炼劲丹,具有凝练劲气的功效,最适合炼劲层次和后天初期武者服用。  

李尚喜接过瓷瓶,“谢侯爷赏赐!”  

“哈哈哈,李公公事务繁忙,老夫就不多留李公公了!”杨正山道。  

李尚喜随即起身拱手告辞。  

随后几日,正如杨正山所料,朝堂上两党差点没有打出狗脑子来,你上奏弹劾我,我上奏弹劾你。  

你拉拢都察院的御史上奏,我也拉拢都察院的御史。  

你让户部卡我的钱粮,我让吏部查你的考功。  

双方你来我往,打的好不热闹。  

而随着双方的争斗越发的激烈,被牵扯到其中的官员变得越来越多。  

直到又到了早朝之日,周云松和宋元阁居然在早朝上纷纷请辞,并且延平帝还允许了他们的请辞。  

这个结果让朝堂上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就连杨正山听说此事后,都感到惊讶无比。  

两党魁首同时请辞,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意料到的结果。  

侯府内,杨正山坐在书房中,抱着一个手炉。  

武铮坐在旁边的火炉旁烤着手。  

“知不知道他们为何请辞?”杨正山轻声问道。  

武铮摇摇头,“具体情况不知道,不过想来是陛下的意思!”  

杨正山微微颔首,能让周云松和宋元阁同时请辞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延平帝。  

“看来陛下对朝堂的掌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