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权(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朱英的令旨,大肆抓捕晋商进行审讯,自然会遭到晋商们的反击。  

但是在京师这个地界,晋商们组织的势力,根本没有任何动手的可能,直接就被镇压下去。  

那么退而求其次,只能是在京师之外布局了。  

一个商帮组织,说要有多少人手,那都是扯淡,所有一切的行动,只能在暗中进行。  

而对于他们来说,唯一能够去有效打击当今太孙的,除了扶持造反势力外,就是在名声大义上去进行拉扯。  

这也是他们唯一的优势。  

因此暗中不断的散播关于太孙为暴君的谣言,不顾及百姓生死,肆意纵容手下抓捕,抄家,连坐。  

如此以往,必将民不聊生,国力衰竭,人人自危。  

谁也不知道,明天这个连坐,会不会整到自己的头上来。  

尤其是地方势力,更是隐约在跟官府抗衡。  

晋商的铺设路子毕竟很大,这个一个省的行商人员,可谓是遍布中外,还极为团结,和许多势力,也很是交好。  

一些被牵连上的,自然是回到宗族寻求庇护。  

按照现在的大明,律法不入乡。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最为真实的写照。  

也就是说,在乡村之中,宗族的族老,族长连通定下的家法,更要在律法之上。  

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可世道就是如此。  

官府按律搜捕,却被族老带领村民,强势阻拦。  

一些强势的村子,对于官府可没有丝毫畏惧的概念,平日里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现在没证据来抓人,一点面子都不带给的。  

再说了,强势的村子,一般多是有族人在京师或其他地方当官。  

今日即使你强行进了,往后来找茬,可就莫怪不客气。  

因着这个缘故,晋商就开始在中低层大肆散步关于太孙的暴虐,嗜杀,败其名声。  

包括对于太孙身份真假的质疑。  

眼看着传播着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好的时候,这一波征地的事情爆出。  

这将会对晋商的行动,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不出半日,太孙殿下仁义之名,将会传遍整个京师,而后迅速向着外部扩展。  

大明皇宫中。  

“大孙,你这一招不错,咱前些日子,还准备让锦衣卫出手,但凡传播谣言,污蔑着处死,现在看来,倒是没必要了。”  

朱元璋笑哈哈的说道。  

就目前大明的情况,在经历过三大案,还有最近的谣言案后,已经是波及很广。  

在非必要的情况下,朱元璋也不愿意大动干戈。  

只是牵扯到大孙,所以才会有这般动作。  

“爷爷,如今补偿已经如数下发,三日内,正阳大道两侧房屋,就会拆除完毕,而后便就是正阳大道的铺设了。”  

“这些,都是在计划之中,孙儿有个好消息要告诉爷爷。”  

朱英故作神秘的说道。  

“是什么好消息。”朱元璋不由追问道。  

他知道自己这个大孙,能力极强,说是好消息,必定是很大的好消息。  

朱英也没迟疑,紧接着说道:“孙儿前段时间,从欧巴罗那边购置了许多工匠回来,爷爷可还有印象。”  

朱元璋点点头道:“自然是有的,怎么,难不成他们有什么独特的东西?”  

朱英赞道:“爷爷果然厉害,确是如此。”  

“在欧巴罗列国,他们的建筑,多是以石房为主,不似我大明木质,因此在对石头的研究上,有很多年的使用琢磨。”  

“此次于正阳大道的地面铺设,孙儿一直在思索,有没有能够更待替代青石砖的材料,这正阳大道,是我大明脸面,自然不能马虎。”  

“欧巴罗工匠,和我大明工匠联合之下,研发出一种新的材料,因主要用石头和水制成,使用前如泥土一般,孙儿将之称为水泥。”  

“这水泥铺设在夯实地面之上,坚固无比,即便是上千斤的马车来回碾压上月,也没有丝毫动静,铁锤猛砸,也不过小小缺口,而后即可以用水泥再度补上。”  

“如此,孙儿便就定下,用此水泥,修整正阳大道。”  

朱元璋不由问道:“真有这般好用?”  

朱英肯定道;“孙儿已去考察过,确有这般好用。”  

朱元璋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并没有什么过于惊喜的表情,反而是陷入了沉思。  

对于大孙的话,他自然没有丝毫的怀疑,此刻而是在思索另一种可能。  

片刻后,朱元璋问道:“此水泥造价几何,可有推算。”  

朱英回道;“并无太好推算,水泥的主要来源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灰石,这等石头遇水会有一种剧烈反应。”  

“再经以提炼石炭高温煅烧,而后经过砂石配比产出。”  

朱英所讲述的提炼石炭,其实就是焦炭。  

能够将石灰岩进行高温煅烧,仅仅依靠煤炭是不够的,必须要用到烟煤进行高温炼焦。  

其中还有高炉的配合。  

所谓的土法高炉,其实早在宋朝事情,就已经使用,炼铁竖炉的造型已经很接近后世之初的高炉,外观上差不太多。  

配上焦炭提温,说是和高炉也没差多少。  

当然,这些具体的东西,朱英就没必要跟老爷子太过于细节的讲述了。  

朱元璋忽然起来,在殿内来回踱步,显然是在沉思之中。  

朱英安静等待,没有打扰。  

良久,朱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