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271章:喜欢搞垄断的朱英

第271章:喜欢搞垄断的朱英(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朱英声音,在整个奉天殿里回荡。  

这还是他第一次,在群臣面前说这么都话。  

所有的大臣们,都竖起耳朵听着,感受这位长孙殿下,未来的大明皇帝的想法。  

然而说完后,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  

有些面面相靓,匪夷所思。  

凉国公和长孙殿下的关系,就整个朝堂来说,是全都知道的,尤其是太子殿下和蓝玉。  

曾经的蓝玉,可是太子殿下最为忠诚的麾下。  

若非如此,蓝玉也没资格担任淮西武将勋贵集团的领头羊,甚至于封为公爵的可能性都不大。  

是今日长孙殿下的意思,竟是要让这位大将军,去干和五城兵马司差不多的工作。  

这,未免也太过于离奇了吧。  

多数人心中思索着,莫非是长孙殿下和凉国公之间的关系并不好?  

不然怎么会让凉国公如此呢,便是连降三级都不止了。  

“凉国公,你意下如何。  

虽然朱元璋早就知道朱英的打算,但还是忍不住问了蓝玉一句。  

让蓝玉去干治安司,怎么想怎么不靠谱,但就是这般不靠谱的事情蓝玉却磕首道“臣自当是万分愿意。”  

一出,群臣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没有人会认为,这是蓝玉心甘情愿答应的,定然是受到了陛下亦或是长孙殿下的逼迫。  

这个时候,已经在没人想起詹尚书了。  

甚至一些文官,都用怜悯的眼神看向蓝玉。  

说到底,蓝玉能干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这個职位,自身的功劳是极为过硬的,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好好的一个大将军,现在却要去管巡捕。  

看来真是遭到了长孙殿下的猜忌这些异样的眼光,蓝玉自然能够感受得到。  

看似面色平静没有异样,实则在眼底深处,蓝玉却是流露出一丝兴奋。  

对于官员,自古律法的约束极低。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监察官员的,一般都是朝堂的御史,普通的民众,根本没有对抗官员的可能。  

洪武十年至二十年间,按照朱元璋下达的谕旨,百姓可以绑贪污受贿的官员上京。  

这样的事情,也确实发生过不少。  

然而实际上,这个政策没多久被朱元璋自己给废除了。  

原因很简单。  

够把地方官给绑到京师来的,那还能是普通百姓吗多数都是一些人数众多的宗族,哪怕是知县面对他们,很多时候都要顾忌甚至是讨好。  

那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百姓了,真正的穷苦百姓,怎么可能去绑贪污受购的官员。  

即便是有这个意思,官员拿出几贯大明宝钞,百姓怎么还会愿意千里迢迢的去送到京师呢。  

看似很美好的制度,却始终无法落地执行,只能是不了了之。  

但现在就不同了。  

治安司的出现,相当于是同时分到了监察御史才有的权力。  

而且兵权统管,名下还是退伍老卒,战斗力自然不用多说。  

作为掌管治安司的蓝玉,在他的想法中,治安司是扩大版的锦衣卫,真正的达到监察天下。  

早朝散去后,文官们心思五味陈杂。  

没想到连凉国公这般人物,竟然都直接削了下来。”  

“是啊,平常都是我等文官受近苦楚,现在终于轮到武将了,今日心情大好,几位同僚,要不要去喝上一口。”  

哈哈,正和我意,这凉国公有今日这般,实则是咎由自取,平日器张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我还以为长孙殿下出现,这蓝玉又有了依仗、没成想,哈哈“嘘!慎言,即便凉国公如此境地了,在军中的关系,可不见得有什么减少,说不定过个两年,又回去了呢。”  

“确实,如此边疆不太安定,陕西那边还有人造反称帝,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若战场形势不佳,怕是最后凉国公又能统兵作战。”  

“要是立下大功劳,官回原职,也不是不可能。  

“说得在理,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今日且去小酌几口,难道心情舒畅。”  

“哈哈哈!同去,同去!”  

文官们大部分非常的兴奋,自古文武官之间,都有着很深的矛盾。  

文官看不惯武将的粗鲁,武将看不得文官的酸腐,尤其是现在洪武年间,前面三大案,几乎都发生在文官这边,让武将们更为器张起来像是贪污受贿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只有文官有,武官这般做的可不在少数,甚至比之文官们,更加的明目张胆,至少文官还顾忌点面子但就是这般,贪污受贿的压力,似乎全部给到了文官这边。  

华盖殿中。  

大孙,你这一招釜底抽薪,还真走得不错的秒棋,只是咱都没想到,这蓝玉竟是如此听大孙的话,你这到底是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呢。”  

朱元璋笑着问道。  

朱英笑道:“蓝玉虽已经是大将军的官职,但实际上内心中有着江湖草莽的本色,最讲的是义气,义字当头,定是当仁不让。  

“这等人对于钱财,不同于许多文官一般,散尽千金也只不过图个爽快。”  

“孙儿倒也不是完全信口开河,已经承若让蓝玉加入到群英商会中来,也算是对他上交田地的补偿吧。”  

听到这话,朱元璋点点头。  

钱财什么的,其实朱元并不是很在平,土地才是一切的根源,也是保障基层百姓生活的关键。  

若是百姓们八成都能吃上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