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二十章:激动的朱元璋

第二十章:激动的朱元璋(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后世史记:明太祖实录:  

洪武七年冬十月己未,皇嫡长孙雄英生。  

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皇嫡长孙雄英薨。上感悼辍朝,葬钟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谥曰怀。  

或许他人看到画像,第一感觉就是和太子朱标很像。  

但朱元璋不是。  

嫡长孙朱雄英出生,因为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一个大孙子。  

这种隔代亲的溺爱无与伦比。  

哪怕是生母常氏和亲子朱雄英之间共睡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  

皇宫自有奶娘,此事大明已建国七年,趋于稳定,朱标也已然成长起来,可独当一面。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日子相对来说要清闲一点。  

便是过上了天天带娃的生活。  

每天朱雄英睡觉,便是夹在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中间。  

甚至于朱元璋睡觉打呼噜,吵到了大孙朱雄英,半夜起来哇哇直叫。  

被马皇后直接轰出寝宫不知多少次。  

然而朱元璋依旧乐此不疲。  

唯有带过娃的人,才能体会到这其中的快乐。  

为了怕朱雄英被朱元璋睡觉的时候压到,每天都有数个宫女太监侍寝。  

作为嫡长孙的朱雄英,从小不是挂在朱元璋身上,便是在马皇后怀里。  

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朱标长相类母,朱雄英类父。  

或许是谁带大像谁的缘故,朱雄英似乎更像马皇后。  

便到了四五岁的时候,有小国使臣来访朝贡。  

见到朱雄英和马皇后,还以为是马皇后的亲子。  

这可把马皇后乐得喜笑颜开。  

太子朱标出生的时候,恰逢战火连天,便是当时的朱元璋也是局势不稳。  

虽是喜欢,但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所以对于朱标之间的亲近要少了许多。  

但朱雄英就完全不一样了,朱元璋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陪伴。  

自洪武七年到洪武十五年这八年的时间。  

可以说是朱元璋这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日子。  

老婆,孩子,孙子都在身边,家国稳定,逢战必胜,大明帝国蒸蒸日上。  

好像这一切都向着美好而去。  

而洪武十五年三月初,朱雄英突然病重。  

太医院诸多大医,御医会诊,然无济于事。  

马皇后日日以泪洗面,悲痛不已,越发憔悴。  

自四月初,马皇后悲伤忧郁过度,病重在床。  

五月初,皇嫡长孙雄英薨。  

马皇后于病床上,悲痛欲绝,日夜思念。  

是以心病药石无用,于八月份,马皇后驾崩。  

恰逢此时,空印案爆发。  

而这个时候,正是朱元璋最为癫狂之际。  

于是他下令将各地执印主事全部处死,副手杖刑一百,充军流放,受此案牵连之人一时间多达数百人。  

看似数百人不多,实则要明白,这数百人可都是执印主官,相当于地方长官级别。  

显然空印案是一桩彻彻底底的冤案,毕竟无论是杀头的官员还是流放的官员,他们其实都没有贪污受贿。  

后来朱元璋也反应过来,但并没有解除。  

很少有人知道,这其中牵扯到一桩宫廷秘闻。  

明史卷一百三十九郑士利传记载:“会星变求言。士利曰‘可矣’”。  

后世著名明史学家吴晗的朱元璋传第七章一:“朱元璋假托有星变,应杀大臣应灾。”  

其中内容不是重点,重点是星变。  

通过这两处可以得知,在大明洪武十五年,发生过星变之事。  

星变,便是星辰移位。这在古代,尤其是帝王看来,可不是小事,相当重视。  

只不过,很少有人知道。  

星变这一天的时间,是发生在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二夜。  

这一夜,便是嫡长孙朱雄英下葬次夜。  

而当时,更是发生了一件不记录于世的秘闻。  

这一天的夜里,钟山孝陵地龙翻滚,嫡长孙陵寝塌陷地底。  

又恰逢星变,朱元璋唤来钦天监监正询问。  

钦天监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  

更是掌调壶漏,测中星,相阴阳,以卜营建。  

对风水神鬼之说,多有研究。  

其中钦天监成员不对外招募,家族传世。  

朱元璋的规定:钦天监永世不许迁动,子孙只习学天文历算,不许习他业,其不习学者南海充军。  

钦天监监正面对此刻朱元璋的询问,沉默良久后方才说道:  

“臣恐是长孙殿下早夭,心有不甘,怨气上涌,冲天致以星辰移位,不甘致以地龙翻滚。”  

监正的意思,朱元璋听得明白。  

正常来说,大孙朱雄英是天定的皇位继承人,却早夭身死,所以怨气极大。  

朱元璋泪水如泉,想起此刻马皇后病重在床,哽咽问道:“该当如何,方可令吾孙安息。”  

监正跪地,伏身长拜道:“唯有以祭祀之。”  

朱元璋默然良久,遂下令,查孝陵卫守卫陵寝失责,赐一千五百精锐甲士殉葬,以安长孙怨气。  

而后更如记载所言,以星变为由,杀大臣以应灾。  

孝陵卫,可是他从最信任的老家,周、李两个家族中,亲自挑选的五千六百名精锐皇家卫兵组成。  

每一个都是绝对的精锐,其中战力犹在锦衣卫之上,也是大明最为神秘强大的卫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