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灶君 > 六四 城隍赏功司

六四 城隍赏功司(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最终这次彻底的探索仓中国秘境,陈修得出几条结论。  

无论厕鼠,还是仓鼠,只有吃了人,才能自主走出秘境。  

厕鼠有囤积血稻谷的习惯,所以每个厕鼠的棚屋都得拆了。  

破烂木头也能用来烧火。  

仓鼠的屋子就是粮仓,粮仓不能拆,可以直接用,而且粮仓的木头属于好木头。  

但是仓中国的城池城墙,可以拆了,留着占地方,拆下来的砖石,直接建房子,给农户当民居。  

所以这次击杀完鼠妖后,陈修便回去征招农夫,迁入秘境种田,只让辛无涯看顾着这里。  

而厕鼠的价值其实不大,一来不能出秘境,根本没有推广养殖,作为劳动力的用处,还容易传播鼠疫,而且只有给他们投喂人牲,或者类似吕教谕给他们教化,才能让他们走出秘境,但都价值不大,因此只能小规模养殖,或者让他们自生自灭,定期剥削就是了。  

有这个功夫,不如人力劳作,让专业种地的来,研究怎么提高血稻谷的产量。  

“县尉,总共收得干稻一千二百石,刚刚收完的湿稻一千八百石,还有稻杆若干。”  

“这些新鲜血稻谷亩产多少?”陈修问询道。  

“县尉,根据我能目测,仓中国秘境,分别有四个厕鼠村,每村辖地约莫三百亩田地左右,也就是说仓中国只有一千二百亩地,每亩地产出只有一石半的鲜稻。”  

“当然,这部分鲜稻,都是辛无涯前辈用法术抽取厕鼠血液催生的,产量有所下降也说不定。”  

“那也不错了,厕鼠他们哪里懂得种田?做血肥倒是够格,到时候让农民们,试着在秘境外种一种,种不成也没事,这样血稻谷才是稀有资源。”  

陈修大手一挥:“以后练兵,军中米饭,全部改成血稻米,大家都吃好喝好,才能抵御妖魔!你们也要争气,努力些,多熟悉熟悉秘境,别连只猫也比不上,那真成饭桶了!”  

万向平小声道:“那猫是九品呢!岂不是大把人都是废物?”  

“你小子!”陈修直接骂:“你家里给你铺好路,结果你都能被一只猫给抢了,谁最没用我没点名,你自己站出来了!还有三天,给我加练射术!”  

而另外一边,宋无忌这两日,又协助转化了几个灶王行走。  

但却很少有人来灶司消费了。  

原来城隍二十四司中,有一赏功司,在宋无忌成立了灶司衙门后,就宣布开始恢复运转了,开启了城隍府库兑换,不仅对城隍庙诸司行走开放,还对全城百姓开放。  

里面有法器、神兵利器、武功秘籍、直接增长修为的丹药,有驱邪除妖的符箓、但都只以“阴德善功”作为兑换。  

而阴德如何来呢?抄写百遍城隍宝诰算1阴德善功,捐钱一百算1阴德善功,一份妖魔材料算1阴德善功,劝善劝信,每拉来一个城隍信徒,算10阴德善功。  

一时间,太昌城中,人人奔走相告,传递这一个好消息,别的兑换不起,可那符箓,大部分人只要努努力,都能兑换得起。  

世家大族,若是举全族之力,仅仅只抄写城隍宝诰,也仅仅需要三五日,就能兑换得一门功法,且城隍的功法,是卖了一部就下架一部,也就是买到都人只要不传出去,就是独家家传。  

这一招,弄得县令面色很难看,直接找来了宋无忌和吕瀚来开小会:“城隍分明没有出城,这些东西总不可能凭空变出来的。”  

“难说。”吕瀚道:“当初城隍便说了祭祀文武之法,告诉我等,可见城隍不是突然出现的,他知道很多东西,知道些功法也是应该的。”  

“丹药呢?神兵呢?法器呢?这些从哪里来的?”  

宋无忌道:“看来城隍掌握了至少一个秘境,就在城内,甚至可以说,就在城隍庙内部某处。”  

田承弼县令点点头:“正是如此,这个秘境产出比仓中国要多得多,看来城隍已经知道我们掌握了一个秘境,这是在敲打我们了,但也没有到翻脸的程度,只是更加明确的掠夺信仰、建立话语权。”  

“这一招如何应对?”  

吕瀚道:“我们是阳谋,他也是阳谋,阳谋不是阴谋,阳谋无解,而且城隍开启府库兑换,增长的还是全面的实力。”  

“只是不清楚,拜多了神,抄多了城隍宝诰,会不会傀儡百姓。”  

宋无忌一转眉头:“其实我有一计,也是阳谋,可以破解。”  

县令疑惑:“怎么破解?”  

“我们提前把它兑换了大半不就行了么?反正他开放全民,我们也是民啊。”  

宋无忌道:“而且他也更刺激有需求之人外出猎杀妖魔,毕竟抄写一百份宝诰,也是有门槛的,拉新人信城隍,百姓数目也是有限的。”  

“我们干脆开班培训,让普通百姓具备更专业的猎妖知识,来代替抄写宝诰这一行为。”  

“甚至可以直接明面和世家大族合作,一起先把功法、法术之类的优先兑换出来。”  

“此外,现在百姓也就是一阵风的狂热,我不信光念经抄宝诰,就可以代替吃饭的。”  

“最后,还是那句话,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田县,我们之前不是已经计划好了么?稀释其信仰,祭祀英烈,祭文、祭武、祭灶…”  

吕瀚摸摸下巴:“好办法。”  

田承弼道:“好办法是好办法,但最好我们也有稳定的渠道,可以制作兵器、炼制丹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