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复山河 > 第二百九十四章、荒唐闹剧

第二百九十四章、荒唐闹剧(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南京城。  

古朴的宫殿深处,一股庄严而肃穆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石桥上,苔藓斑驳,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弄堂间,一缕斜阳透过曲折长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此刻,在这充满古色古香的宫廷里,一场关乎天下局势的密谋正在上演。  

“昔商王继统,书写历史;始皇一统,奠定乾坤。  

今王爷德才兼备,威震天下,民心所向,天命所归。  

恳请王爷顺应天意,承大统,登九五,以安万民!”  

劝进开场,群臣立即响应。  

别的时候可以反对,现在这种场合,那是万万不能落于人后。  

无数官员,甚至还在懊恼自己反应迟钝,错过了拥立首功。  

作为主人公的傅皓轩,此刻心情很是复杂。  

一路走到现在,经历了无数风雨,才有了今天的基业。  

占据南京,虎啸天下,看似天命所归,可他手中的地盘不够一省之地。  

白莲圣国名存实亡,全靠昔日的情分,维系着招牌。  

加冕称帝,固然能够振奋人心,同样也会和另外两王决裂。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现在的白莲圣国三王,都有各自的地盘,根本不会臣服于人。  

最关键的是一旦迈出这一步,他就是天下头号反贼,将迎来大虞朝的全力打压。  

不过眼下的局面,他已经没有了退路。  

从占据南京开始,他就陷入了乱世争雄的漩涡中。  

“诸位爱卿,不要害孤!”  

“圣皇虽然故去,但圣皇依旧留有血脉,理应继承大统。  

传本王的命令,全力寻找圣皇之子…”  

傅皓轩当即拒绝道。  

三辞三让,这是老传统了。  

今天才第一次劝进,肯定不能直接答应。  

寻找圣皇之子,拥立为帝,那就是一个托词。  

真要是那么忠心,当初就该派兵接应。  

若是有援兵,白莲圣皇也不会借道贵州。  

第一次劝进失败,群臣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结。  

劝进这种事情需要耐心,傅皓轩没有惩戒任何人,就足以说明他的心意。  

“王爷,南京已定,接下来到了战略路线选择的时候。  

方今天下大乱,外有北虏猖獗,内有各路义军崛起。  

势力最强的依旧是大虞朝,占据着天下最多的地盘,将是我们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对手。  

眼下我们占据着大半个南直隶,外加湖广和浙江的两个府,想要夺取天下,这还远远不够。  

江西和浙江大部分地区,都是西王的地盘,图之不合道义。  

西边的湖广,久经战火,已然疲敝,不复天下粮仓。  

为今之计,我们唯有渡江横扫两淮,北伐中原,方能鼎定天下!”  

左丞相钭瑞宇率先抛出了进军战略。  

倘若白莲圣国没有分裂,那么夺取南京的他们,将是逐鹿天下的最有利竞争者。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三王各自为政,分散了白莲圣国的实力。  

光他们这一支义军占据南京,其实也就外表光鲜,内里还是危险重重。  

倘若不能尽快打出去,等大虞反应过来,他们就要以一隅之地对抗天下。  

“其他爱卿,可有不同见解?”  

傅皓轩关心的问道。  

“陛下,左丞相言之有理,北伐是我们的最佳出路。  

不过在北伐之前,我们必须先稳定后方。  

臣建议派出使臣游说东王和西王,建立三王同盟,共同推进反虞大业。  

在推翻大虞的统治之前,其他矛盾争议,都可以暂时搁置。”  

长史杨敬仁当即回答道。  

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的战略选择空间有限。  

没法拿出更好的战略,那就只能在现有战略上,加以优化完善。  

不管怎么说,作为南王的近臣,他都要积极表现一下。  

济南城外,鬼方大营。  

“守军迟迟没有动静,怕是有什么阴谋。”  

乌力盖神色凝重的说道。  

草原上的弱肉强食继承制,决定了每一家大势力的掌权者,都不是傻子。  

打不赢鞑靼,那是发展路线的问题。  

纯粹的草原游牧生活方式,不适合发展生产力,进入热武器时代必定落入下风。  

论起弓马骑射,他们丝毫不比鞑靼弱。  

双方的差距,主要在火器运用,以及军队的训练上。  

鞑靼是渔猎民族,举兵反虞之后,吸收了大量的边军加入。  

在军队训练上,吸收了大虞边军的经验,军中拥有大量的火器。  

靠着劫掠来的工匠,加上走私贸易,具备了维系一支火器部队的条件。  

这些是鬼方不具备的。  

迁徙式放牧的生活模式,决定了他们不具备发展军工业的能力。  

“乌力盖,你的胆子太小了。  

敌人都没有出城,就算是有阴谋,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鞑靼人忌惮城中守军,那是因为敌人的战斗力强。  

可我们的族人是天生骑兵,打不过敌人,还能跑不过他们吗!  

敌军没有出城寻求决战,想来也是意识到这一点。  

知道追不上我们,索性就留在城中,等待我们自行撤离。  

就算虞朝军队想要出战,城中的文官,也会让他们打消这个念头。  

这一路上,我见得多了。  

虞朝官员都是一群不求有功,但求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