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帝都沦陷(1/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草原之上,铁骑奔行若风。
李骁身披白甲,腰胯一柄锋利弯刀,身后一万五千左路大军气势磅礴。
历经三日奔行,大军翻越哈苏泊山,终至哈拉山左翼。
举目远眺,虎思斡耳朵的城墙轮廓渐次清晰。
然而,李骁眉头却是依旧轻锁。
按照约定,三路大军应于哈拉山会师,合围王廷主力于虎思斡耳朵,以期毕其功于一役。
但李骁率军抵达后,却不见其他两路兵马踪迹。
如今已至虎思斡耳朵城外,两路大军仍未现身,甚至连预想中的皮室军阻击也未发生。
不祥之感,在李骁心中油然而生。
“可有消息?萧大人和萧图拉朵都督的兵马在何处?”见探马归来,李骁径直问道。
“大帅,未见其他两路大军踪迹。”
“周遭皆已探查,亦无皮室军埋伏迹象。”
“除眼前城池和城外百姓,四下空寂。”探骑如实禀报。
闻此,李骁眉头锁得更紧。
“其他两路兵马或许遭皮室军主力拦截。”九猛安合低声道。
李骁微微颔首,也是这样想的。
如今不见皮室军踪影,想必是去拦截萧思摩主力。
李骁所率左路军因绕道哈苏泊山,路途较远,并没有成为皮室军的首要阻击目标。
毕竟王廷兵力匮乏,无力分兵三路同时拦截。
“既然如此,先攻破虎思斡耳朵,再去接应萧大人与萧图剌朵都督。”李骁沉声道。
既已至此,断无退缩之理,唯有先破此城。
“好!”
九猛安合重重点头。
在他看来,萧思摩主力军两万余人,兵力占优,即便受阻,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只要攻破虎思斡耳朵,必能重创王廷军士气,届时再与萧思摩合围皮室军,大业可成。
商议好接下来的目的后,李骁转过身来。
身着白甲,头盔上白缨随风轻扬,立马于山丘之巅,俯瞰虎思斡耳朵。
身旁金色日月战旗猎猎作响,他目光凝重,沉声道:“传令各部!”
“包围虎思斡耳朵。”
“休整一日,打造攻城器械。”
“明日一早攻城,以库里军为先锋。”
“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遵命!”
众将齐声应和。
虎思斡耳朵只是西辽名义上的首都。
真正的权力中心是王廷。
保留有游牧民族传统的契丹人,并不喜欢居住在城池里面。
反而是根据季节变化,在楚河流域这一大片范围之内,进行游牧生活。
这个季节,耶律直鲁古本应该带着契丹部众去了木叶川。
所以,虎思斡耳朵城中现在居住的,更多的是本地人以及当年跟随耶律大石西征的汉人后裔。
虎思斡耳朵的东部和北部,被山脉环绕,正是李骁率军刚刚翻越的哈拉山。
而西部和南部则是广袤的平原,居住着大量的百姓。
毕竟虎思斡耳朵作为首都,人口密集,区区一座城池根本无法容纳所有人口。
城外的百姓数量更多。
只不过,随着左路军进入了哈拉山的消息传来,城外的百姓们也全部陷入了恐慌。
要么拖家带口的,向着更远处的地方逃命,要么逃进城中,以期待左路军无法攻破高大的城墙。
城外已经空了,只剩下了大量的民房。
“呜呜呜”
伴随着低沉的号角声响起,左路大军汹涌狂奔,仿若一阵黑色的风暴从天边席卷而来。
一万五千名士兵杀气腾腾,数万匹战马嘶鸣咆哮,马蹄声如滚滚雷鸣,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而冲在最前方的,自然是一千白甲军。
宛若一座银色的雪山,奔腾在城外的大地上,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尘沙漫天。
白色战甲上残留的血迹,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暗红色,宛如一朵朵盛开的诡异花朵,诉说着他们曾经经历的残酷战斗。
骑兵大军迅速推进,将城池紧紧包围。
他们在城外来回驰骋,带起的狂风将城外的荒草吹得伏地不起。
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使得整个城池仿佛被笼罩在一片巨大的黄色烟雾之中。
“来了”
“他们来了,怎么办?”
“我们被包围了。”
“至少有两万多人,我们出不去了。”
“陛下呢?皮室军主力呢?难道已经被叛军打败了吗?”
城中守军惊骇不已,士兵们望着城外那密密麻麻、气势汹汹的骑兵大军,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紧张。
虎思斡耳朵只是名义上的首都而已,所以日常的守军并不算多。
真正的主力,都在耶律直鲁古的王廷。
满打满算,城中的兵力也就是五六千人。
面对数倍于己的兵力进攻,恐怕撑不住多久的。
“都别慌。”
就在士兵们惶恐不安的时候,两名将领站了出来。
面色凝重,大声安抚着士兵们的情绪:“我们没有败!”
“皮室军主力安然无恙,正与康里大军一起,将叛军主力包围在了黑石山里面。”
“我们有坚固的城墙作为依托,只要坚守城池,等待王廷的救援,敌军必不能奈我们何!”
听到这话的士兵们,也纷纷安定了下来。
一心的准备防守城池。
而另一边,左路军已经完成了对虎
李骁身披白甲,腰胯一柄锋利弯刀,身后一万五千左路大军气势磅礴。
历经三日奔行,大军翻越哈苏泊山,终至哈拉山左翼。
举目远眺,虎思斡耳朵的城墙轮廓渐次清晰。
然而,李骁眉头却是依旧轻锁。
按照约定,三路大军应于哈拉山会师,合围王廷主力于虎思斡耳朵,以期毕其功于一役。
但李骁率军抵达后,却不见其他两路兵马踪迹。
如今已至虎思斡耳朵城外,两路大军仍未现身,甚至连预想中的皮室军阻击也未发生。
不祥之感,在李骁心中油然而生。
“可有消息?萧大人和萧图拉朵都督的兵马在何处?”见探马归来,李骁径直问道。
“大帅,未见其他两路大军踪迹。”
“周遭皆已探查,亦无皮室军埋伏迹象。”
“除眼前城池和城外百姓,四下空寂。”探骑如实禀报。
闻此,李骁眉头锁得更紧。
“其他两路兵马或许遭皮室军主力拦截。”九猛安合低声道。
李骁微微颔首,也是这样想的。
如今不见皮室军踪影,想必是去拦截萧思摩主力。
李骁所率左路军因绕道哈苏泊山,路途较远,并没有成为皮室军的首要阻击目标。
毕竟王廷兵力匮乏,无力分兵三路同时拦截。
“既然如此,先攻破虎思斡耳朵,再去接应萧大人与萧图剌朵都督。”李骁沉声道。
既已至此,断无退缩之理,唯有先破此城。
“好!”
九猛安合重重点头。
在他看来,萧思摩主力军两万余人,兵力占优,即便受阻,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只要攻破虎思斡耳朵,必能重创王廷军士气,届时再与萧思摩合围皮室军,大业可成。
商议好接下来的目的后,李骁转过身来。
身着白甲,头盔上白缨随风轻扬,立马于山丘之巅,俯瞰虎思斡耳朵。
身旁金色日月战旗猎猎作响,他目光凝重,沉声道:“传令各部!”
“包围虎思斡耳朵。”
“休整一日,打造攻城器械。”
“明日一早攻城,以库里军为先锋。”
“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遵命!”
众将齐声应和。
虎思斡耳朵只是西辽名义上的首都。
真正的权力中心是王廷。
保留有游牧民族传统的契丹人,并不喜欢居住在城池里面。
反而是根据季节变化,在楚河流域这一大片范围之内,进行游牧生活。
这个季节,耶律直鲁古本应该带着契丹部众去了木叶川。
所以,虎思斡耳朵城中现在居住的,更多的是本地人以及当年跟随耶律大石西征的汉人后裔。
虎思斡耳朵的东部和北部,被山脉环绕,正是李骁率军刚刚翻越的哈拉山。
而西部和南部则是广袤的平原,居住着大量的百姓。
毕竟虎思斡耳朵作为首都,人口密集,区区一座城池根本无法容纳所有人口。
城外的百姓数量更多。
只不过,随着左路军进入了哈拉山的消息传来,城外的百姓们也全部陷入了恐慌。
要么拖家带口的,向着更远处的地方逃命,要么逃进城中,以期待左路军无法攻破高大的城墙。
城外已经空了,只剩下了大量的民房。
“呜呜呜”
伴随着低沉的号角声响起,左路大军汹涌狂奔,仿若一阵黑色的风暴从天边席卷而来。
一万五千名士兵杀气腾腾,数万匹战马嘶鸣咆哮,马蹄声如滚滚雷鸣,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而冲在最前方的,自然是一千白甲军。
宛若一座银色的雪山,奔腾在城外的大地上,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尘沙漫天。
白色战甲上残留的血迹,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暗红色,宛如一朵朵盛开的诡异花朵,诉说着他们曾经经历的残酷战斗。
骑兵大军迅速推进,将城池紧紧包围。
他们在城外来回驰骋,带起的狂风将城外的荒草吹得伏地不起。
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使得整个城池仿佛被笼罩在一片巨大的黄色烟雾之中。
“来了”
“他们来了,怎么办?”
“我们被包围了。”
“至少有两万多人,我们出不去了。”
“陛下呢?皮室军主力呢?难道已经被叛军打败了吗?”
城中守军惊骇不已,士兵们望着城外那密密麻麻、气势汹汹的骑兵大军,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紧张。
虎思斡耳朵只是名义上的首都而已,所以日常的守军并不算多。
真正的主力,都在耶律直鲁古的王廷。
满打满算,城中的兵力也就是五六千人。
面对数倍于己的兵力进攻,恐怕撑不住多久的。
“都别慌。”
就在士兵们惶恐不安的时候,两名将领站了出来。
面色凝重,大声安抚着士兵们的情绪:“我们没有败!”
“皮室军主力安然无恙,正与康里大军一起,将叛军主力包围在了黑石山里面。”
“我们有坚固的城墙作为依托,只要坚守城池,等待王廷的救援,敌军必不能奈我们何!”
听到这话的士兵们,也纷纷安定了下来。
一心的准备防守城池。
而另一边,左路军已经完成了对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