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358章 形势迥异

第358章 形势迥异(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第358章形势迥异秦直道上,赵基身边还跟着千余骑。  

都是正常的骑乘速度,马匹步点不停,那始终就在前进。  

即便这样的,也比步行要快,还能保证骑士的体力。  

唯一不好的就是秦直道修建在山脊线上,沿途缺乏连续、大片的草料。  

即便有,也缺乏时间觅马。  

随行马匹,除了战马外,余下挽马、走马轮流使用。  

一日行军也就四个时辰,中午时要择地休息,方便人马饮水进食。  

基本上找到水源地,就会停下来补充一些。  

限制行军速度的就两个,第一是辎重车辆,赵基舍弃了车辆;第二是宿夜扎营浪费的时间,赵基更是放弃扎营。  

这样就有了充沛的行军时间,而代价就是马匹每餐要吃精料…吃路边鲜草,更像是在补充水分。  

也就导致随军携带的粮食消耗很快,若后续无法获取关中的补给,那就要人马一起挨饿。  

没有壁垒的宿夜营地,也会遭遇袭击。  

就目前来说,赵基这里士气蓬勃,以至于行军时他要有意控制行军速度,以免与中军拉开太远距离。  

荚童督率中军,全军车辆都在这里。  

有赵基在前开路,荚童这里也不需要浪费时间去扎营,每夜只需要环车为营即可。  

就秦直道的修筑方式来说,宿营周边最大苦恼在于水源,而不是敌袭。  

沿着山脊走势修筑的秦直道,白日里有良好的视线;入夜后,附近也就寥寥无几的小路口需要盯梢设防,不需要额外的守夜部队。  

全军携带了半月补给,这前往黄白城的五百多里路程,其实并不需要从沿途搜集补给。  

分兵搜集补给,反而会拖累行军速度。  

每日报废、损毁的车辆不要超过二十分之一,那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入夜宿营时,北风吹刮,尘土飘扬。  

赵基所用的皮革缝合而成的帐篷密不透风,但也轻轻摇晃,各种呼啸声不绝于耳。  

不止是他,全军吏士没几个人能安眠。  

都穿戴铠甲,躺在帐中等候天亮。  

赵基放心不下,举着火把走出帐篷,大风吹刮火把有熄灭的架势。  

他来到牧马区域,这里环绕马群扎立一圈帐篷,大多数马匹都吃饱后挤在一起避风。  

韩述引着几个军吏追上来,呼喊:“大司马?”  

“没事,回去休息。”  

赵基摆手,这样的大风环境下,他也只是有些不适应。  

倒是前军里的匈奴义从早已习惯了大风、扬尘天气,从白天开始就能见度不高,是典型、非常适合发动袭击的天气。  

这样的天气里,对组织攻击一方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还很考验运气。  

吹刮的又是北风,从南面发动袭击效率很低,还会受到风沙阻碍。  

除非李傕率兵主动迎战,否则今晚不可能出事。  

赵基巡视简陋营地后,顺着帐篷扎立的方位,摸索回到了自己的营帐。  

韩述几个人顶着风始终跟随,一起入帐。  

帐内炭火燃烧,铜壶水沸腾。  

赵基拍打身上尘土后,又搓搓脸,坐在自己的床榻…也就是铺了树枝,盖了一条黑熊皮缝合的皮毯。  

韩述也收拾一番后,提起铜壶倒水:“大司马,这么大的风,真是天助我军。”  

白天顺风骑马,那种推背感,简直人马俱爽。  

特别是举着旗帜,背挂斗篷的人,几乎是被风力推着、拉扯着走。  

比预估的路程,轻轻松松多走了快五十里。  

“我不喜欢这样的意外变化。”  

赵基接住水杯,突然问:“这一战能否顺利击破李傕、郭汜?”  

韩述与几个头目互看一眼,韩述试探着开口:“大司马,卑职觉得事有轻重缓急之分,罪孽也有大小之别。眼前最为急迫的是出兵关东,护国讨袁。”  

“继续说。”  

“是,所以卑职认为征讨关中时,诛杀恶首即可,余者可勒令戴罪立功,军前效力。”  

韩述或者抬头观察赵基,赵基脸上没有什么情绪流露:“不错,眼前才是最快讨平李傕、郭汜的机会所在。此前,我有心赦免李应之类李郭党羽,就顾虑朝野诽议众多。如今倒好,袁术帮了我大忙。”  

这下韩述整个人轻松起来,神情之间也自信许多。  

他也只是察觉形势有些变化,原来天下最大的恶是李傕郭汜;现在有了称号建制的袁术,那李郭的恶,就可以相对宽容的去处理。  

就如马腾韩遂,就他们进犯关中侵扰帝陵的罪行,任何一个传统的当政者都不会赦免、姑息他们。  

可借政变上台的董卓就没有那么大的顾虑,不必遵守什么正确的政治逻辑、传统,可以用更实用的态度、手段来招安马腾韩遂。  

此前继承董卓衣钵的李郭二贼,也能与马腾韩遂交战后,再反手停战、招抚。  

同样的道理,此前赵基在进兵上党之前,也是可以招抚关中诸将的,只诛恶首,保存绝大多数人。  

可他不想背负这方面的指责,也不信任关中诸将的投降诚意。  

关中诸将对朝廷早就没有了尊敬之意,他们的投降更多的是一种迫于形势的投降,这种投降对赵基而言毫无意义。  

再后来与吕布联合执政,就吕布与李郭、凉州人的仇恨,更是不好招降余部。  

而现在真的不一样了,有袁术这么大的恶,李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