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254章 中山刘惠

第254章 中山刘惠(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耿乡南岸,新抵达的一批袁军正乘船渡河。  

虽然牵招败绩,可袁军主力已经靠近,强化北岸防守已成必然。  

许多辎重也往北岸运输,在耿乡东侧又扎立新营,搭建军帐,挖掘壕沟。  

未几午间,袁熙麾下溃兵、外围斥候、周围豪强使者都已向耿乡传来战报。  

距离又不是很远,百姓徒步也就走一个上午的距离罢了。  

南岸渡津处,沮授面无表情看着往来于两岸的舟船。  

如果早一步派遣军队前去迎奉天子、朝廷,哪里会有这些纠纷?  

他提出了正确的意见,袁绍否决。  

袁绍想干什么,基本上已经浮于水面。  

真当赵基能征善战?  

还不是河北一些人心中失望,有意懈怠?  

可这稍稍的懈怠,却换来赵基凶猛打击。  

以少胜多全歼牵招后还不知足,又立刻夜间奔袭歼灭袁熙所部五千余人。  

战争已经开始动摇袁氏的根基,再败一场,从属性不强的豪强就会脱离,甚至奉朝廷诏令,正式讨伐袁绍。  

一名使骑乘船而来,快步到沮授面前:“都督,并州兵已开始撤兵。有传言说并州兵杀降,也有说是在岸边宰杀伤马,滋水血染十余里。”  

“再探。”  

沮授摆手,扭头问左右:“如今之局势,祸患何在?”  

几个人沉眉思索,现在最值得担心的是公孙瓒,但整个幽州势力四分。  

袁熙这一股已经覆灭,只剩下公孙瓒、鲜于辅与三郡乌桓,再外围还有辽东、辽西鲜卑、塞外鲜卑、公孙度、高句丽等势力。  

因辽隧通道的限制,实际上目前能干扰冀州的就公孙瓒、鲜于辅、三郡乌桓。  

刘虞、刘和父子死后,鲜于辅为首的汉豪强势力已经不怎么敌对公孙瓒,反而开始敌视袁绍,遥遥遵奉朝廷。  

现在又有朝廷诏令引导,鲜于辅等人与公孙瓒达成表面的和睦。  

真正能迟滞公孙瓒行动的只有三郡乌桓,可乌桓内部也存在立场纠纷。  

等公孙瓒梳理、引导乌桓内部,形成新秩序后,那新的幽州联军就会出现。  

袁熙南下之前,因上党战事失利,也因朝廷声讨的原因,袁氏在乌桓内部的影响力急速衰减。  

与袁氏合作的是蹋顿,可乌桓各部首领更倾向于楼班上位,若不是蹋顿强横令各部忌惮,否则早就打内战了。  

沮授见众人沉思不语,忍不住长叹一口气,他想到了一个人。  

这种事情是不能当众讨论的,否则对方出事后,污水就泼到他身上了。  

袁绍中军主力沿着驰道缓缓推进,袁绍在路边树荫下歇息。  

“报,前部都督急递!”  

使骑矫健下马,快步到袁绍所在麾盖前十几步,单膝跪地,递上军书急递。  

许攸上前接住急递,这是两片木牍夹着帛书,缠绕绳带,并在打结处泥封,盖了泥印。  

泥印处被灯烛烤干,有明显的烟熏迹象。  

许攸检查泥印完整后,就拆开绳带,取出帛书阅读,顿时双目瞪圆。  

也不声张,快步到麾盖下,将帛书递上:“明公,前部督发来军书。”  

昨日半夜时发来牵招全军覆没的战报,让袁绍很不高兴,又不好不过指责沮授,归根结底是袁熙行军迟缓,没能渡河与文丑形成掎角之势。  

见许攸那略悲痛的眼神,袁绍皱眉凝视许攸,才伸手接住,阅览这份多方面佐证后的战报。  

袁绍没有什么情绪波动,只是评价:“贼子骁猛,其害不亚吕布。”  

许攸这时候凑近低声:“明公,仆就恐中山刘子惠被赵贼挟持。”  

如果被胁迫,书写言不由衷的讨袁檄文,自然能误导很多不明真相的河北豪杰。  

“刘子惠…”  

袁绍不好的心情顿时更坏了,眯眼看许攸:“子远,刘子惠近来如何?”  

“仆不知。”  

许攸回答的很干脆,他真的没有调查过刘子惠近期的状况。  

袁绍瞪目,神情不快:“如此时刻,子远竟忽略了刘子惠?”  

刘子惠是韩馥当冀州牧时征辟的治中,也就是冀州别驾,是负责州部衙署日常工作的首脑人物。  

能压过沮授等人,就知道当年刘子惠的影响力有多大。  

甚至兖州刺史刘岱还写信怂恿刘子惠取代韩馥,韩馥截获信件,惊怒之际要杀刘子惠,结果州部掾属都舍身来保,不得已只能让刘子惠免职归家。  

这样的人物,袁绍接管冀州后想要征辟,却被刘子惠拒绝。  

身为宗室、名士,刘子惠被贼臣赵基裹挟…很合理。  

此前或许刘子惠还会犹豫,可袁熙交手瞬间被赵基打的全军覆没,极有可能整个中山豪强都会举兵。  

当赵基自领冀州牧,开始组建冀州州部,以刘子惠为治中时,那很多人就会摇摆起来!  

或许赵基不会这么做,但袁绍不能不防!  

这一刻,袁绍、许攸目光对视,默契宛若当年,许攸只是拱手,没有说什么,袁绍也没有嘱咐什么。  

被袁绍深深忌惮的刘惠听闻袁熙军败,当即乘快马直奔无极而来,来的路上就遇到被强征车辆的豪强队伍。  

对王师的感官下降,当抵达军营外时,就见王师有南撤之状。  

刘惠当即询问聚集军营外的无极大姓任氏:“今中山无主,赵侍中何不遣人领之?”  

任氏子也是不解,回答:“不知何故,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