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分道扬镳(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为了节约马力,赵云得到扩编消息后的第三天,这支精骑才抵达真定。
一人三马,配置豪华。
这支精骑的抵达,原本动摇的黑山军各部立刻稳定下来。
穷尽这些黑山军的家底,倒是也能凑出一些骑马的步兵。
可若是专业的骑士,能凑出三百骑就是极限。
而赵基派来充实赵云的这五百骑士,都是并州老兵精心训练的,也是这些老兵的子弟兵,是塞外四郡移民之后。
此前隶属于徐晃,随着徐晃结束军事行动,也就将配属的三千郡北骑士还给了赵基。
赵基重新补充马匹后,这支精骑便为前锋,率先出发了。
按着赵云的理解,以及常识来说,会有一名别部司马或军司马节制这五百骑,负责这五百骑的实际指挥、训练。
结果这五百骑抵达赵云军营时,只有五个百骑队,并无中层军吏。
赵云这里心情复杂,也不敢失礼,立刻书写一道感谢书状,并向赵基询问具体的指示。
而此刻的赵基,正与徐晃结伴送天子、朝廷百官南下。
他们勒马于羊头山,这里是上党两块盆地的地理分界线。
出于礼貌,赵基下马,对着远去的天子车驾长拜。
刘协站在车上,扭身看着后方道路旁的赵基。
天子车驾后面跟着旗车、鼓车,旗帜如林,遮蔽了刘协的视线。
道路拐弯后,刘协恋恋不舍收回目光。
公卿们各乘车驾,跟在鼓车队伍之后,也都是用奇怪心情驻望赵基所在。
那里赵基已经站直了腰背,赵基身后是一队队牵马伫立的骑士,多数是紫袍义从。
杨琦心有不甘,虽然与赵基脱离后,他们立刻就能控制朝廷大权,可威慑力大减。
与赵基相互依附的这段时间,固然赵基的实力上涨迅猛,可朝廷恢复的也是很快。
明明还可以从赵基这里汲取更多的力量,赵基也能借助朝廷大义摄取更多。
可赵基还是忍住了,果断与朝廷做了切割。
但也留下了人质,皇后等人现在就在平阳,还有受孕的董贵妃。
如果未来朝廷这里翻脸无情,赵基也有一定反制手段。
总之,杨琦遗憾不已;感觉再有几个月,就能牢牢将赵基绑在朝廷的战车上。
暂时听赵基的命令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情,随着朝廷公卿衙署重建、恢复,赵基表现的越好,得罪的人就越多,以后自然可以轻易从赵基这里拿回天子丢失的权柄。
公卿们或许表现的无能,但历经沉浮,很多事情都能看透,难的是去改革、执行。
孔融也是感到惋惜不已,明明已经有重创贼臣袁绍的机会。
只要天子旌旗出现在河北,袁绍不死也要残疾。
结果还是因为相互不信任,就这样分兵了。
赵基看着公卿车队消失在驰道拐角处,就扭头看徐晃:“公明兄,你说朝廷诸公返回雒阳后,能支撑多久?”
徐晃不假思索:“不知,我只知道朝廷归位后,会遣使河东索要钱帛谷物。马匹军械之类,也会一并索要。”
“公明说话难听了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廷来拿我河东之物,是看得起我河东士民,这是‘征用’,怎么能说是索求、讨要?”
赵基调侃着,扭头看徐晃侧脸:“我等了天子大半个月时间,本以为他会伺机与我畅谈一番。结果不是钓鱼就是射箭、骑马,聊什么都是浅尝即止,如隔靴搔痒。说到底,比之忠义蒙侯,他还是不信我这个平阳侯。”
徐晃只是这样听着,或许每次天子召见赵基,都是一次努力的尝试,可两个人各自都有顾虑,聊的并不投机,这才没能敞开心扉讨论天下形势。
这一切与他徐晃没什么关系,就算跟着去了朝廷,那些公卿也不会正眼看他。
明明有求于他,还要故作姿态,矜持高傲,等着自己去求公卿能赏赐一个为国卖命的机会。
徐晃转而就说:“侍中,我观朝廷似有遣能吏、名士接管上党之意。”
“他们想要就给他们吧,薛洪也坐不稳,明年我们要沉心耕耘恢复生产,我没兴趣跟袁绍交战。”
赵基语气淡薄:“既然都擅长争杀,我们又何必去阻止?让他们放开手脚去杀,我们保境安民,生养孩子。关陇河朔能算四州之地,如今在籍人口不足三百万,亡族灭种之祸迫在眉睫,不可不察。”
徐晃闻言敛容,低声感慨:“非用强法不可。”
“不管用什么法,我要将他们糅合混一。”
赵基回答时,见路途上是河北兵队列,领队的是韩猛。
韩猛勒马出列,上前靠近一跃下马,对赵基拱手:“卑将家眷老小,就托付侍中了。”
“将军安心,期满一年,将军率军返回河北时,我自会放回将军家眷。”
赵基笑着回答,又展臂示意,这让有心攀谈的韩猛只能放弃,再次郑重拱手后,上马离去。
韩猛这营河北兵步行而过,很快又是淳于琼。
淳于琼资历深厚,根本没把暴发户、年轻的赵基当回事。
这场仗,对淳于琼来说就不算打输。
依次纵马经过时,歪头向右瞥视一眼赵基,还不屑冷哼一声,大有激怒赵基之意。
徐晃还有些担心,结果赵基只是平静目送淳于琼所领百余骑经过。
骑队带起更多的扬尘,赵基捏起罩袍遮住面
一人三马,配置豪华。
这支精骑的抵达,原本动摇的黑山军各部立刻稳定下来。
穷尽这些黑山军的家底,倒是也能凑出一些骑马的步兵。
可若是专业的骑士,能凑出三百骑就是极限。
而赵基派来充实赵云的这五百骑士,都是并州老兵精心训练的,也是这些老兵的子弟兵,是塞外四郡移民之后。
此前隶属于徐晃,随着徐晃结束军事行动,也就将配属的三千郡北骑士还给了赵基。
赵基重新补充马匹后,这支精骑便为前锋,率先出发了。
按着赵云的理解,以及常识来说,会有一名别部司马或军司马节制这五百骑,负责这五百骑的实际指挥、训练。
结果这五百骑抵达赵云军营时,只有五个百骑队,并无中层军吏。
赵云这里心情复杂,也不敢失礼,立刻书写一道感谢书状,并向赵基询问具体的指示。
而此刻的赵基,正与徐晃结伴送天子、朝廷百官南下。
他们勒马于羊头山,这里是上党两块盆地的地理分界线。
出于礼貌,赵基下马,对着远去的天子车驾长拜。
刘协站在车上,扭身看着后方道路旁的赵基。
天子车驾后面跟着旗车、鼓车,旗帜如林,遮蔽了刘协的视线。
道路拐弯后,刘协恋恋不舍收回目光。
公卿们各乘车驾,跟在鼓车队伍之后,也都是用奇怪心情驻望赵基所在。
那里赵基已经站直了腰背,赵基身后是一队队牵马伫立的骑士,多数是紫袍义从。
杨琦心有不甘,虽然与赵基脱离后,他们立刻就能控制朝廷大权,可威慑力大减。
与赵基相互依附的这段时间,固然赵基的实力上涨迅猛,可朝廷恢复的也是很快。
明明还可以从赵基这里汲取更多的力量,赵基也能借助朝廷大义摄取更多。
可赵基还是忍住了,果断与朝廷做了切割。
但也留下了人质,皇后等人现在就在平阳,还有受孕的董贵妃。
如果未来朝廷这里翻脸无情,赵基也有一定反制手段。
总之,杨琦遗憾不已;感觉再有几个月,就能牢牢将赵基绑在朝廷的战车上。
暂时听赵基的命令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情,随着朝廷公卿衙署重建、恢复,赵基表现的越好,得罪的人就越多,以后自然可以轻易从赵基这里拿回天子丢失的权柄。
公卿们或许表现的无能,但历经沉浮,很多事情都能看透,难的是去改革、执行。
孔融也是感到惋惜不已,明明已经有重创贼臣袁绍的机会。
只要天子旌旗出现在河北,袁绍不死也要残疾。
结果还是因为相互不信任,就这样分兵了。
赵基看着公卿车队消失在驰道拐角处,就扭头看徐晃:“公明兄,你说朝廷诸公返回雒阳后,能支撑多久?”
徐晃不假思索:“不知,我只知道朝廷归位后,会遣使河东索要钱帛谷物。马匹军械之类,也会一并索要。”
“公明说话难听了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廷来拿我河东之物,是看得起我河东士民,这是‘征用’,怎么能说是索求、讨要?”
赵基调侃着,扭头看徐晃侧脸:“我等了天子大半个月时间,本以为他会伺机与我畅谈一番。结果不是钓鱼就是射箭、骑马,聊什么都是浅尝即止,如隔靴搔痒。说到底,比之忠义蒙侯,他还是不信我这个平阳侯。”
徐晃只是这样听着,或许每次天子召见赵基,都是一次努力的尝试,可两个人各自都有顾虑,聊的并不投机,这才没能敞开心扉讨论天下形势。
这一切与他徐晃没什么关系,就算跟着去了朝廷,那些公卿也不会正眼看他。
明明有求于他,还要故作姿态,矜持高傲,等着自己去求公卿能赏赐一个为国卖命的机会。
徐晃转而就说:“侍中,我观朝廷似有遣能吏、名士接管上党之意。”
“他们想要就给他们吧,薛洪也坐不稳,明年我们要沉心耕耘恢复生产,我没兴趣跟袁绍交战。”
赵基语气淡薄:“既然都擅长争杀,我们又何必去阻止?让他们放开手脚去杀,我们保境安民,生养孩子。关陇河朔能算四州之地,如今在籍人口不足三百万,亡族灭种之祸迫在眉睫,不可不察。”
徐晃闻言敛容,低声感慨:“非用强法不可。”
“不管用什么法,我要将他们糅合混一。”
赵基回答时,见路途上是河北兵队列,领队的是韩猛。
韩猛勒马出列,上前靠近一跃下马,对赵基拱手:“卑将家眷老小,就托付侍中了。”
“将军安心,期满一年,将军率军返回河北时,我自会放回将军家眷。”
赵基笑着回答,又展臂示意,这让有心攀谈的韩猛只能放弃,再次郑重拱手后,上马离去。
韩猛这营河北兵步行而过,很快又是淳于琼。
淳于琼资历深厚,根本没把暴发户、年轻的赵基当回事。
这场仗,对淳于琼来说就不算打输。
依次纵马经过时,歪头向右瞥视一眼赵基,还不屑冷哼一声,大有激怒赵基之意。
徐晃还有些担心,结果赵基只是平静目送淳于琼所领百余骑经过。
骑队带起更多的扬尘,赵基捏起罩袍遮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