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172章 皇后北上

第172章 皇后北上(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闻喜,桐乡。  

胡班引十几人外出巡视,见涑水两岸田野各处都是忙碌的人影。  

一个月的时间里,胡班已经能胜任县令职务。  

世上没有比当官更容易的事情了,他感觉自己就是再痴傻一些,也能胜任县令的职务。  

不需要去看什么豪强的脸色,也不需要调整县府诸曹。  

只要执行郡里、司隶校尉衙署、虎贲中郎将行营的公文就可以了。  

郡务归赵彦管,赵彦、赵基又不下达什么物资征集命令。  

各种命令综合下来就三种,第一种是劝农,劝各种一切能劝动的力量从事农业;哪怕是山民,肯下山参与农耕,赦免一切前罪。  

第二种是统计人口,将技术人口向平阳转移。  

第三就是内部调剂物资,应征青壮赏赐会通过县里转发,将大约三分之二的赏赐直接发给家属。  

可市面上严重缺粮,为了稳住粮价,不让赏赐下来的五铢钱暴跌。  

因此胡班主抓的就是限量限价供应粮食,只有这样,前线发放的军饷才有意义。  

宝贵的五铢钱才不会贬值,被有存粮、有关系的官吏截取。  

人口虽然是宝贵的,可这种时候,哪怕身为同乡,胡班也勇于杀人。  

小规模抄家几次后,闻喜总算是稳定下来。  

各种百姓即便吃不饱,也饿不死。  

这日他巡视之际,就见驰道上使骑从北面奔来。  

使骑也见到他的车驾,直奔胡班所在:“县君,赵侍中有令。”  

说着下马,将属于给胡班个人的私信取出来,递给胡班并说:“赵公若不反对,几日后郡府会传达各县,以祭蝗神。”  

“还要祭祀蝗神?”  

胡班疑惑,翻开赵基给他的手书,内容是各处田埂相隔八十步建设一座柴堆,排序为甲乙丙丁。  

纵横间距以五十步到八十步为宜,可以密集,最稀疏不能超过八十步间距。  

待飞蝗大起之际,每夜轮番点燃柴堆,分四夜分批点完。  

给胡班一个月时间,五月十五时赵基会派人联合本郡五部督邮巡查各县。  

柴堆建造不如式者,最轻也是罢官。  

每建好一组柴堆,给钱五十。  

柴堆要求也不是很大,只是有摆放要求。  

要以最耐烧的星形火堆来摆,一堆柴,需要八根粗木。  

不需要堆积多少草,草能点燃柴堆即可。  

胡班仔细研究赵基绘画的柴堆结构,仿佛这种结构蕴含着什么祭祀的秘密。  

小青蝗价格飞涨的厉害,安邑那边已经研究出了最好的服用方式。  

要烈日暴晒彻底干燥,然后石板涂抹油脂,最好是草木压榨的比如芝麻油,进行煎烤。  

然后磨碎,混合炒熟的五谷粉末,再用蜂蜜搓成丸。  

胡班通过特殊的渠道,也弄到了一些安邑城内流出的青黄壮骨丹,感觉确实不错。  

作为虎贲元勋,胡班自然会积极贯彻赵基的命令。  

可总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其他好处,感觉应该在自家田里搭建更密集、更大的柴堆。  

如果不是时间过于紧迫,他怀疑赵基会要求各县架设更密集的柴堆。  

放火祭祀蝗神这种事情,自然是越旺盛越好。  

暗暗下定决心,胡班询问边上的主簿裴征:“我观侍中之策,是以木火灼烧飞蝗,就恐百姓不喜,为之奈何?”  

百姓肯定不喜欢放火烧飞蝗,现在农忙之际,都在想办法制造抄网、储物木箱。  

就等着五月飞蝗大起时,捕杀飞蝗,卖到安邑换钱。  

裴征想了想,就说:“火能驱邪,想来也能祈福。当召集善于鼓吹之士,使之游走各乡,以劝百姓。再有就是召集乡老,以规劝各家男女。赵侍中不会害我乡人,想来此举必有好处,我等用力施行即可。”  

胡班点头,又说:“为免乡野愚夫为流言蛊惑,可派五乡掾巡视各乡。若有造谣、诋毁者,立刻抓捕,押解绛邑,听从赵侍中发落。”裴征立刻同意:“就该这样,赵侍中的政略,我闻喜就该全力支持。若有以此为玩笑,哗众取宠之辈,断不可轻饶。”  

闻喜人必须给各县做表率,与安邑人世代做邻居,闻喜人最大的乐趣就是赶超安邑。  

胡班这里立刻行动起来,只要郡府各曹不想死,肯定会同意赵基的提议。  

反正各县修建柴堆的赏钱,又不用郡里拨发。  

这钱肯定会多多少少有滥发、冒领的现象,只要不是太过分,以胡班对赵基的了解,不会深究。  

也在今日,皇后伏寿再一次拒绝离开安邑。  

只要她不走,皇帝那里也很难动身。  

赵蕤来回奔波几次,已经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赵范。  

赵范地位更低,不可能强迫皇后启程。  

不得已,他只能来卫氏庄园请求伏德想办法。  

卫氏庄园的金库密道已经封死,昼夜有卫士当值,谁都无法窃取里面的金钱。  

每隔十天,赵彦还会派人来密道巡查。  

即便想开挖新的密道窃取,也缺乏时间,更缺乏可靠的人手。  

伏德对看守金库已经失去了乐趣,因而也就来到安邑行宫。  

少梁宫内,他来时伏寿正引着宫人在蚕室里喂蚕。  

几座蚕室相连,喂蚕最麻烦的就两个工作,摘桑叶和打扫蚕室。  

伏德来时,伏寿正与其他宫人一起扎麦秸,似乎养完今年的蚕后,才准备离开。  

蚕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