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122章 门风雄烈

第122章 门风雄烈(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闻喜城外,胡班引二百余青壮烧煮热汤。  

赵彦的后续部队抵达这里,押运着两千匹绢,以及从侯氏缴获的黄金。  

带队的是相里暴,他坐在火堆前端着浑浊甜酒时不时饮一口,聆听胡班的讲述。  

总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胡班也讲不清楚安邑的具体形势,相里暴想了想就说:“胡兵曹守好闻喜即可,以赵中郎手段,形势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  

大不了撤回汾北,遁入匈奴地界,躲避风头。  

相里暴不想再听,抓起胡饼咬一口,又咕嘟咕嘟喝新酿的甜米酒。  

另一边,赵基的姐姐赵幸穿粗布曲裾,外罩掉毛的羊皮披肩,摆着一张冷漠脸坐在车厢。  

赵垣单腿坐在车辕处,低声规劝:“阿妹,朝廷天使明日就要策封母亲做桐乡君,明日一早颁布诏书。你还是留着吧,你若跟阿虎去了安邑,县里人还怎么看家里?”  

她始终不言语,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裴虎在边上与赵坚说话,裴虎犹豫,他有些不敢拒绝。  

赵坚无奈,只能过去劝小妹:“阿淑,母亲也很是想你,不来也就罢了。如今知道,人也在这里,明明住一夜的事情,你还要去安邑,母亲的脸面往哪里放?”  

赵淑,也叫赵幸,小字阿淑。  

她抬眉看赵坚:“你们把阿季赶出去,就没想到今日吧?别来烦我,不然我喊虎贲殴你!”  

远处韩述端着黑陶碗喝米酒,听不清他们言语,见赵幸怒容,扭头看裴豹:“你去,我去?还是让他去?”  

见韩述对边上骑奴伍长挤眼睛,裴豹无奈,只能将自己那份米酒仰头喝光,没好气:“我去。”  

将空碗交给附近的骑奴,裴豹挽起袖子,走着六亲不认的螃蟹步:“嫂子。”  

赵幸见他走来,指着赵坚、赵垣:“阿豹,送大哥、二哥回城。”  

赵坚挤出笑容:“阿豹,姨娘也入城去了,你这也劝劝阿淑,别让我难做。”  

裴豹见自己大哥也走了过来,就对二十几步外休息的骑奴方向指了指:“现在是我,你们不走,等阿季的部曲过来,就会拿鞭子抽你们。这是出发时,阿季亲口吩咐的,他们真会拿鞭子抽你们。”  

裴虎只好伸出双手,拉扯赵坚、赵垣离去。  

赵幸看着裴虎拉老大、老二到远处低声交流,就看裴豹:“三婶与阿兰呢?”  

“在胡兵曹那里,说是一会儿就出城。”  

裴豹看一眼日头:“再耽误片刻,回安邑时天都黑了。”  

左右没有其他人,他低声:“给朝廷运了黄金,入夜可就凶险了。”  

“知道了,你去找韩述,让他去催。”  

赵幸面容纤瘦,因为长期居家纺织,所以皮肤白皙缺乏血色,同时双手粗糙。  

她看裴虎、老大、老二的目光,也就那么回事。  

饥荒绝粮时,出嫁前,她是首选;出嫁后,她也是首选。  

反倒是裴豹,与她还亲近一些,也是亲近的有限。  

也就是赵基过于凶顽,她出嫁后才没受什么大的委屈。  

可受的一些委屈,她也必须克制忍耐,不然透露出去,就会引发人命。  

而现在她是真的不想忍了,更不敢去闻喜城里。  

很快,一辆牛车驶出闻喜,车厢内裴秀母亲掀开窗帘看外面汇聚的车辆、护卫。  

她没有多说什么,打量一身新衣,跪坐在那里浑身不自在的阿兰:“事已至此,你又有什么好担忧的?离开了也好。”  

两条黄狗也洗的干干净净,都在车厢里,惬意趴着。  

阿兰沐浴干净,头发也挽起,甚至不敢回答,只是觉得心慌。  

命运的急速变化,让她无所适从。  

随着她们出城,整个运输队沿着驰道向南进发。  

胡班拱手送别,看着队尾的相里暴驱马加速去前队,就问身边的赵坚:“文固,何故怏怏不快?”  

“淑妹想念阿季,竟不肯为母亲多留一日。”  

赵坚说着长叹,他也不适应现在的这种变化,赵基推功让爵,周围无数人羡慕母亲养育了一个好儿子,这让赵坚压力很大。  

他严重怀疑,这个爵位不是白让的,是要抵消生育之恩。  

偏偏这种事情,又不是能宣扬的。  

真宣扬出去,这两天聚在他与老二身边的乡党青年就散去大半。  

桐乡君这种封君又不能传承,只要想起这一茬,他就肝疼的难以呼吸。胡班观察赵坚、赵垣的神情,也不好多说什么。  

赵家兄弟的事情,他早前多少听闻一些;这两天乡人聚集,流言散播的更为猛烈,各种匪夷所思的传言都有。  

这跟他没什么关系,他跟赵坚又不熟。  

就连他家老头胡忠,跟赵敛也只是正常的朋友、合作关系。  

北乡那边,裴秀能跟赵基做朋友,就说明赵基顽劣、凶恶之名也不尽然属实。  

可看看这段时间搅合、牵扯出来的事端,又觉得赵基已经不是寻常的顽劣了。  

可这又有什么好诟病的?  

除掉白波四将,免河东十年口赋,率河东虎贲视黄金如粪土,赵基就是河东人的英雄!  

即便事败,赵基跑到河东各处,不会有人揭发、告密。  

环境稍稍改变,赵基不死,随时可以卷土重来,立足于河东大地。  

胡班思索着,也不打招呼,转身走几步抓着马鞍翻身上马,引着义兵返回闻喜城。  

安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