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白金汉宫。
维多利亚女王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茶杯的边缘,杯中的红茶早已凉透。她抬起苍老但锐利的眼睛,望向坐在对面的罗新北和娜塔莉亚。
“摩尔曼斯克临时政府的情况,我十分清楚。”女王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但即将再次召开的罗马和会…恐怕不会给俄国带来任何有利的结果。”
罗新北微微皱眉,他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仿佛在计算着什么。娜塔莉亚则直视女王,语气坚定:“陛下,我们需要的不是罗马和会上的胜利,而是一个名分,在世界上代表俄罗斯的名分。”
“名分?有用吗?”女王轻轻摇头,“民意党已经控制了彼得堡、莫斯科、明斯克,甚至基辅和敖德萨也都在哥萨克军阀的控制下,他们名义上效忠沙皇,实际上不过是割据一方。至于黑海舰队…他们现在恐怕只关心克里米亚。”
罗新北沉声道:“所以我们需要名分,需要让俄国国内的人知道国际上认可的俄国领导人还是沙皇陛下。另外,我们还需要英国的援助——1000万英镑,5万支步枪,500挺机关枪,200门大炮,1000万发子弹,5万发炮弹。”
女王的手指停顿了一下,她的目光转向窗外,伦敦的阴云低垂,仿佛随时会压下来。
“1000万英镑…”她低声重复了一遍,像是在计算这笔钱能买多少艘战列舰。
就在这时,王宫侍从快步走入,低声道:“陛下,首相求见。”
女王点点头,罗新北和娜塔莉亚起身准备告辞,但首相已经大步走了进来,脸色凝重却又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陛下!”首相的声音微微颤抖,“德国皇帝死了!”
女王一愣:“威廉皇帝不是3月份就…”
“不,不是威廉,是他的儿子,腓特烈三世。”首相深吸一口气,“您的女婿,两天前病逝。”
女王的手指猛地攥紧茶杯,指节泛白。她缓缓闭上眼睛,低声道:“上帝啊…他才当了三个月的皇帝。”
首相点头:“现在继位的是您的孙子,威廉二世,他是一个热爱和平的青年。”
女王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接受停战了?”
“是的,陛下。”首相的嘴角微微上扬,“巴黎的炮声已经停了。”
女王划了个十字,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终于…不打仗了。”
她转向罗新北,语气忽然变得坚定:“西伯利亚公爵,告诉尼古拉,让他再坚持一下。我会设法为沙皇争取到小威廉的支持,只要小威廉站在他这一边,民意党人不值一提!”
罗新北微微鞠躬,但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威廉二世如果支持尼古拉二世,那他的父亲罗耀国恐怕就要去支持民意党人了!
马车缓缓驶离白金汉宫,车轮碾过湿漉漉的鹅卵石路面,发出沉闷的声响。罗新北透过车窗,看着伦敦街头沸腾的景象。
“和平!和平!”一个满脸通红的码头工人高举酒瓶,踉踉跄跄地冲过街道,他的工装裤上还沾着煤灰,却已经醉得站不稳脚跟。酒馆的木门被猛地推开,更多的醉汉涌上街头,他们挥舞着帽子,高唱着不成调的《天佑女王》。
街角的面包店前,几个穿着褪色围裙的妇人抱在一起,眼泪顺着她们粗糙的脸颊滚落。“感谢上帝.”其中一人喃喃道,手指紧紧攥着胸前的十字架。她的丈夫在印度服役,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
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赤着脚在人群中穿梭,他们举着用木棍和破布临时拼凑的英国国旗,欢笑着在泥泞的街道上奔跑。一个卖报童站在木箱上,声嘶力竭地喊着:“号外!号外!德国皇帝停战!巴黎得救了!”
远处,圣保罗大教堂的钟声庄严地响起,与街头手风琴欢快的曲调交织在一起。几个退伍伤兵拄着拐杖站在酒馆门口,他们的军装上别着褪色的勋章,浑浊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停战意味着什么。
娜塔莉亚望着窗外狂欢的人群,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抚摸着挂在胸前的东正教十字架。“你看他们,”她轻声说,“就像赢得了战争一样高兴。”
罗新北的嘴角扯出一丝冷笑:“他们欢庆的根本不是和平,而是二十年的休战。”他的目光扫过一个正在亲吻陌生姑娘的水兵,“这些人很快就会明白,德意志帝国的野心不会就此熄灭。”
马车转过一个拐角,前方突然出现一支游行队伍。工人们举着“要面包不要炮弹”的标语,高唱着《国际歌》的调子。警察手持警棍站在两侧,警惕地盯着这群人。
“英国人可以庆祝,”娜塔莉亚的声音突然变得苦涩,“可我们俄罗斯.连二十年的休战都不会有。”她的目光穿过喧嚣的人群,仿佛看到了遥远的圣彼得堡——那里的冬宫还在燃烧,涅瓦河上漂浮着尸体。
罗新北沉默地握住母亲的手。他能感受到那双手在微微颤抖——这不是恐惧,而是愤怒。窗外,一个卖花姑娘正将最后一朵枯萎的玫瑰别在胸前,她的笑容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刺眼。
“是啊,”他低声回应,声音冷得像西伯利亚的寒风,“只有不知道要打多久的内战。”
马车驶过泰晤士河桥,河面上倒映着伦敦的万家灯火。那些灯光看起来如此温暖,如此安宁.对这座城市的人民来说,战争总算是停下来了
维多利亚女王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茶杯的边缘,杯中的红茶早已凉透。她抬起苍老但锐利的眼睛,望向坐在对面的罗新北和娜塔莉亚。
“摩尔曼斯克临时政府的情况,我十分清楚。”女王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但即将再次召开的罗马和会…恐怕不会给俄国带来任何有利的结果。”
罗新北微微皱眉,他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仿佛在计算着什么。娜塔莉亚则直视女王,语气坚定:“陛下,我们需要的不是罗马和会上的胜利,而是一个名分,在世界上代表俄罗斯的名分。”
“名分?有用吗?”女王轻轻摇头,“民意党已经控制了彼得堡、莫斯科、明斯克,甚至基辅和敖德萨也都在哥萨克军阀的控制下,他们名义上效忠沙皇,实际上不过是割据一方。至于黑海舰队…他们现在恐怕只关心克里米亚。”
罗新北沉声道:“所以我们需要名分,需要让俄国国内的人知道国际上认可的俄国领导人还是沙皇陛下。另外,我们还需要英国的援助——1000万英镑,5万支步枪,500挺机关枪,200门大炮,1000万发子弹,5万发炮弹。”
女王的手指停顿了一下,她的目光转向窗外,伦敦的阴云低垂,仿佛随时会压下来。
“1000万英镑…”她低声重复了一遍,像是在计算这笔钱能买多少艘战列舰。
就在这时,王宫侍从快步走入,低声道:“陛下,首相求见。”
女王点点头,罗新北和娜塔莉亚起身准备告辞,但首相已经大步走了进来,脸色凝重却又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陛下!”首相的声音微微颤抖,“德国皇帝死了!”
女王一愣:“威廉皇帝不是3月份就…”
“不,不是威廉,是他的儿子,腓特烈三世。”首相深吸一口气,“您的女婿,两天前病逝。”
女王的手指猛地攥紧茶杯,指节泛白。她缓缓闭上眼睛,低声道:“上帝啊…他才当了三个月的皇帝。”
首相点头:“现在继位的是您的孙子,威廉二世,他是一个热爱和平的青年。”
女王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接受停战了?”
“是的,陛下。”首相的嘴角微微上扬,“巴黎的炮声已经停了。”
女王划了个十字,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终于…不打仗了。”
她转向罗新北,语气忽然变得坚定:“西伯利亚公爵,告诉尼古拉,让他再坚持一下。我会设法为沙皇争取到小威廉的支持,只要小威廉站在他这一边,民意党人不值一提!”
罗新北微微鞠躬,但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威廉二世如果支持尼古拉二世,那他的父亲罗耀国恐怕就要去支持民意党人了!
马车缓缓驶离白金汉宫,车轮碾过湿漉漉的鹅卵石路面,发出沉闷的声响。罗新北透过车窗,看着伦敦街头沸腾的景象。
“和平!和平!”一个满脸通红的码头工人高举酒瓶,踉踉跄跄地冲过街道,他的工装裤上还沾着煤灰,却已经醉得站不稳脚跟。酒馆的木门被猛地推开,更多的醉汉涌上街头,他们挥舞着帽子,高唱着不成调的《天佑女王》。
街角的面包店前,几个穿着褪色围裙的妇人抱在一起,眼泪顺着她们粗糙的脸颊滚落。“感谢上帝.”其中一人喃喃道,手指紧紧攥着胸前的十字架。她的丈夫在印度服役,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
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赤着脚在人群中穿梭,他们举着用木棍和破布临时拼凑的英国国旗,欢笑着在泥泞的街道上奔跑。一个卖报童站在木箱上,声嘶力竭地喊着:“号外!号外!德国皇帝停战!巴黎得救了!”
远处,圣保罗大教堂的钟声庄严地响起,与街头手风琴欢快的曲调交织在一起。几个退伍伤兵拄着拐杖站在酒馆门口,他们的军装上别着褪色的勋章,浑浊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停战意味着什么。
娜塔莉亚望着窗外狂欢的人群,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抚摸着挂在胸前的东正教十字架。“你看他们,”她轻声说,“就像赢得了战争一样高兴。”
罗新北的嘴角扯出一丝冷笑:“他们欢庆的根本不是和平,而是二十年的休战。”他的目光扫过一个正在亲吻陌生姑娘的水兵,“这些人很快就会明白,德意志帝国的野心不会就此熄灭。”
马车转过一个拐角,前方突然出现一支游行队伍。工人们举着“要面包不要炮弹”的标语,高唱着《国际歌》的调子。警察手持警棍站在两侧,警惕地盯着这群人。
“英国人可以庆祝,”娜塔莉亚的声音突然变得苦涩,“可我们俄罗斯.连二十年的休战都不会有。”她的目光穿过喧嚣的人群,仿佛看到了遥远的圣彼得堡——那里的冬宫还在燃烧,涅瓦河上漂浮着尸体。
罗新北沉默地握住母亲的手。他能感受到那双手在微微颤抖——这不是恐惧,而是愤怒。窗外,一个卖花姑娘正将最后一朵枯萎的玫瑰别在胸前,她的笑容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刺眼。
“是啊,”他低声回应,声音冷得像西伯利亚的寒风,“只有不知道要打多久的内战。”
马车驶过泰晤士河桥,河面上倒映着伦敦的万家灯火。那些灯光看起来如此温暖,如此安宁.对这座城市的人民来说,战争总算是停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