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夺情谋恩典(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细挺,樱唇粉嫩,肤白犹如凝脂含光,眉心正中,一点胭脂痣,璀璨夺目。
毫无瑕疵的眉眼之间,蕴着动人的娇憨纯真,在融和阳光的映照之下,愈发温润秀美,赏心悦目。
英莲看贾琮提笔疾书,好奇问道:“少爷,昨天我听林姑娘说,少爷丁忧就是不能做官了吗”
贾琮笑道:“只是丁忧期间不能做官,之后还能重新起复。”
自贾赦清灵送殡,丧事完结之后,贾琮便按照官场礼制,向朝廷上书丁忧三年。
官员丁忧是大周延续前朝的孝道礼制,在任官员遇父母丧亡,需要辞去官职丁忧守孝。
普通情况下,丁忧时间为二十七个月,丁忧期满重新为官,称为起复。
但官员担任职务不同,实际丁忧时间不是一概而论,特殊情况缩短或取消丁忧之期,也被称为丁忧夺情。
贾琮因父丧上书朝廷丁忧守孝,也是必有的程序。
但是另外一件事情,却让贾琮十分遗憾,按照礼制,父母丧亡受制,按照常例,参加科举的权利也要被夺情。
也就是说明年春末的春闱,他很有可能参加不了,而下一次春闱是在三年之后,如果真的发生,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等到他刚写完丁忧的奏本,小丫头娟儿过来传话,说宫里来了一位老嬷嬷,要给三爷传话。
贾琮心中奇怪,连忙赶到内院偏厅。
见厅中坐了一位老妇,四十多岁年纪,身穿宫服,满头灰白相间头发,身形挺直,容貌清雅,神情肃穆。
贾琮见她虽上了年纪,眉宇之间自有一股气质,想来年轻时也是个出色人物。
她见了贾琮进来,目光微微一凝,说道:“拜见威远伯,奴婢在清和宫老太妃身边听用。
今日到府带了上皇口谕,老太妃已在大内安灵二十一日,明日灵柩移驾皇陵,朝中四品以上官员及诰命勋妇,都要护灵相送。
上皇说太妃生前十分器重威远伯,让威远伯明日随驾护灵,以全情义。”
贾琮虽不愿自己亲事被他人操持,不喜这桩赐婚,但这位甄老太妃对自己并无恶意。
他也只见过她一次,但这位老太妃对自己的看重和欣赏,他还是能明显感受到的。
从上皇的角度来说,甄老太妃是她的养母,虽然自己赐婚被夺情,老太妃却对自己有一份恩宠,所以才让自己护灵相送,以全情义。
贾琮说道:“贾琮遵旨,幸得老太妃垂青,心中一直感激,明日必定护灵相送。”
那老嬷嬷听了这话,原先肃穆的神情微微和缓。
贾琮略微想了想,问道:“敢问老嬷嬷,芳青姑娘在宫中一切安好。”
他和甄芳青虽然赐婚被夺情,但其中一份渊源已非同寻常,而且甄芳青在清和宫守灵,这位老嬷嬷又是清和宫听用,于情于理总要问一下。
老嬷嬷看了贾琮一眼,说道:“老太妃过世之后,甄姑娘心情悲恸,日夜守灵,每日睡得很少,持孝甚恭。
老太妃灵柩安寝之后,上皇已赐甄姑娘在皇陵为太妃守制半年,以全孝道。”
贾琮听了心中微微惊讶,历来孝道守制,只限于直系血亲,皇家孝道守制,更加规矩森严,非亲缘皇子皇孙,没有孝道守制的资格。
甄芳青是甄老太妃娘家的曾孙女辈,甚至可能还不是同房嫡传,和皇家血脉更论不上关系。
上皇赐她在皇陵为老太妃守制半年,已是超迈皇家礼矩,对她极为看重的慈恩。
那老嬷嬷传了口谕,看了贾琮一眼后,便告辞离去。
贾琮想到明天贾母、王夫人等诰命勋妇,必定也要护送老太妃入葬,于是让晴雯到西府传讯,明天贾家人等同行出府。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和贾政、王夫人安坐,王熙凤一身孝服,脸色却神采充足。
正说道:“老祖宗,明天护送太妃入陵,一应车马都已安排好,要跟去服侍的丫鬟婆子,我也都挑伶俐的跟去。
因老太妃入陵,前后各项规矩礼仪,需要耗费三日时间,我这边正在找落脚的院落,北静王妃甄二姑娘送来口信。
说是北静王府已租了合适的地方,已把东上院留给了老太太,北静王太妃和王爷夫妇都住西下院。
我和太太的住处,也就在东上院附近,服侍老祖宗都很便利。”
这次甄老太妃灵柩入皇陵,四品以上官员、贵勋之家诰命,皆需护灵入葬,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都在护灵之列。
但是邢夫人新丧夫,需作避讳,不宜为太妃送灵,于是宗人府便让王熙凤替代送灵,因王熙凤是荣国世子之妻,未来的承爵诰命。
这一消息已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贾母、王夫人等人都心知肚明。
王熙凤更是喜出望外,她朝思暮想的诰命尊荣已近在眼前。
因此,这些日子王熙凤做事的劲头很高,在老太太面前已愈发孝顺殷勤。
贾母说道:“甄家二姑娘是个好的,虽说做了王妃,该有的礼数是一点都不少,且这次贾甄两家差一点就做出亲家。”
王熙凤笑道:“老太太说的是,金陵甄家的甄二姑娘和甄三姑娘,果然都是极好的。
就说那甄三姑娘,虽和三弟的亲事没成,可是大老爷的丧事,三姑娘几番派人致悼,可算是有心了,她和三弟没做成夫妻也是可惜了。”
这时鸳鸯过来回话,说道:“老太太,刚才三
毫无瑕疵的眉眼之间,蕴着动人的娇憨纯真,在融和阳光的映照之下,愈发温润秀美,赏心悦目。
英莲看贾琮提笔疾书,好奇问道:“少爷,昨天我听林姑娘说,少爷丁忧就是不能做官了吗”
贾琮笑道:“只是丁忧期间不能做官,之后还能重新起复。”
自贾赦清灵送殡,丧事完结之后,贾琮便按照官场礼制,向朝廷上书丁忧三年。
官员丁忧是大周延续前朝的孝道礼制,在任官员遇父母丧亡,需要辞去官职丁忧守孝。
普通情况下,丁忧时间为二十七个月,丁忧期满重新为官,称为起复。
但官员担任职务不同,实际丁忧时间不是一概而论,特殊情况缩短或取消丁忧之期,也被称为丁忧夺情。
贾琮因父丧上书朝廷丁忧守孝,也是必有的程序。
但是另外一件事情,却让贾琮十分遗憾,按照礼制,父母丧亡受制,按照常例,参加科举的权利也要被夺情。
也就是说明年春末的春闱,他很有可能参加不了,而下一次春闱是在三年之后,如果真的发生,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等到他刚写完丁忧的奏本,小丫头娟儿过来传话,说宫里来了一位老嬷嬷,要给三爷传话。
贾琮心中奇怪,连忙赶到内院偏厅。
见厅中坐了一位老妇,四十多岁年纪,身穿宫服,满头灰白相间头发,身形挺直,容貌清雅,神情肃穆。
贾琮见她虽上了年纪,眉宇之间自有一股气质,想来年轻时也是个出色人物。
她见了贾琮进来,目光微微一凝,说道:“拜见威远伯,奴婢在清和宫老太妃身边听用。
今日到府带了上皇口谕,老太妃已在大内安灵二十一日,明日灵柩移驾皇陵,朝中四品以上官员及诰命勋妇,都要护灵相送。
上皇说太妃生前十分器重威远伯,让威远伯明日随驾护灵,以全情义。”
贾琮虽不愿自己亲事被他人操持,不喜这桩赐婚,但这位甄老太妃对自己并无恶意。
他也只见过她一次,但这位老太妃对自己的看重和欣赏,他还是能明显感受到的。
从上皇的角度来说,甄老太妃是她的养母,虽然自己赐婚被夺情,老太妃却对自己有一份恩宠,所以才让自己护灵相送,以全情义。
贾琮说道:“贾琮遵旨,幸得老太妃垂青,心中一直感激,明日必定护灵相送。”
那老嬷嬷听了这话,原先肃穆的神情微微和缓。
贾琮略微想了想,问道:“敢问老嬷嬷,芳青姑娘在宫中一切安好。”
他和甄芳青虽然赐婚被夺情,但其中一份渊源已非同寻常,而且甄芳青在清和宫守灵,这位老嬷嬷又是清和宫听用,于情于理总要问一下。
老嬷嬷看了贾琮一眼,说道:“老太妃过世之后,甄姑娘心情悲恸,日夜守灵,每日睡得很少,持孝甚恭。
老太妃灵柩安寝之后,上皇已赐甄姑娘在皇陵为太妃守制半年,以全孝道。”
贾琮听了心中微微惊讶,历来孝道守制,只限于直系血亲,皇家孝道守制,更加规矩森严,非亲缘皇子皇孙,没有孝道守制的资格。
甄芳青是甄老太妃娘家的曾孙女辈,甚至可能还不是同房嫡传,和皇家血脉更论不上关系。
上皇赐她在皇陵为老太妃守制半年,已是超迈皇家礼矩,对她极为看重的慈恩。
那老嬷嬷传了口谕,看了贾琮一眼后,便告辞离去。
贾琮想到明天贾母、王夫人等诰命勋妇,必定也要护送老太妃入葬,于是让晴雯到西府传讯,明天贾家人等同行出府。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和贾政、王夫人安坐,王熙凤一身孝服,脸色却神采充足。
正说道:“老祖宗,明天护送太妃入陵,一应车马都已安排好,要跟去服侍的丫鬟婆子,我也都挑伶俐的跟去。
因老太妃入陵,前后各项规矩礼仪,需要耗费三日时间,我这边正在找落脚的院落,北静王妃甄二姑娘送来口信。
说是北静王府已租了合适的地方,已把东上院留给了老太太,北静王太妃和王爷夫妇都住西下院。
我和太太的住处,也就在东上院附近,服侍老祖宗都很便利。”
这次甄老太妃灵柩入皇陵,四品以上官员、贵勋之家诰命,皆需护灵入葬,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都在护灵之列。
但是邢夫人新丧夫,需作避讳,不宜为太妃送灵,于是宗人府便让王熙凤替代送灵,因王熙凤是荣国世子之妻,未来的承爵诰命。
这一消息已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贾母、王夫人等人都心知肚明。
王熙凤更是喜出望外,她朝思暮想的诰命尊荣已近在眼前。
因此,这些日子王熙凤做事的劲头很高,在老太太面前已愈发孝顺殷勤。
贾母说道:“甄家二姑娘是个好的,虽说做了王妃,该有的礼数是一点都不少,且这次贾甄两家差一点就做出亲家。”
王熙凤笑道:“老太太说的是,金陵甄家的甄二姑娘和甄三姑娘,果然都是极好的。
就说那甄三姑娘,虽和三弟的亲事没成,可是大老爷的丧事,三姑娘几番派人致悼,可算是有心了,她和三弟没做成夫妻也是可惜了。”
这时鸳鸯过来回话,说道:“老太太,刚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