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三百二十一章 重华覆荣国

第三百二十一章 重华覆荣国(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大周宫城,重华宫。  

这里是整个宫城中戒备最森严的地方,因这里是大周太上皇永安帝的住所。  

内侍总管欧阳彬细步垂首走入大殿,他年已六十,头发花白,但脸色红润,身姿挺立,目光平静,看起来毫无老态,  

欧阳彬虽然贵为内侍总管,为宫中内侍第一人,但自从太上皇退位让贤于嘉昭帝。  

欧阳彬就跟着太上皇隐退重华宫,专心服侍上皇,虽还挂着内侍总管的名头,但宫中内侍大权,全部交托于副总管郭霖。  

连他一手操持的中车司,也全部移交给郭彬掌管,不再做丝毫牵扯插手。  

欧阳彬放手权势的做派,和永安帝退位放权给嘉昭帝的做法,倒是如出一辙。  

朝野内外都知道,这位昔日曾权倾内廷的内侍总管,是永安帝第一死忠心腹之人。  

大殿之内一个穿青色九龙衮服的老者,正在书案上泼墨挥毫,相貌清癯,精神矍铄,举手投足皆有威势。  

那老者一见欧阳彬进来,举着毛笔的手在空中挥动了两下,大殿中侍立的宫女和内侍,全部无声退出了殿外。  

低沉威严的声音从书案后传来:“你说吧!”  

此刻,欧阳彬微微抬头,看到书案后的檀木架子上,正悬挂着一副崭新的书法字幅。  

“皇帝可能不是最好的儿子,不是最好的…兄弟,但朕的子女中,他的谋略才器却最具君王根骨!”  

不管是永安帝,还是欧阳彬,都是心思顶尖之人,他们都清楚重华宫虽然森严,但依然有中车司的耳目。  

当年太上皇的皇子中,惊才绝艳者有之,唯独当今皇上在潜邸时默默无闻,平易寻常,并不为上皇看重。  

一阵劲风突然吹入大殿,将悬挂的字幅微微拂动,上面秀逸俊嵘的字体,愈发显得气韵逼人。  

谁也没想到他一旦御极,出乎所有人意料,所表现出来的心术谋略令人畏然,登基十四年以来,治世之隆,超拔前朝。  

那幅书法开头两句如剑似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荣国府,荣庆堂。  

只是顷刻之间,整个大殿变得空旷,只剩下老者和欧阳彬两人。  

他们有时候需要这些耳目在场,有时候却是要绝对隔绝,办法自然会有很多。  

永安帝说到最后,话语中竟透露出无奈和深深悲凉,如针尖利芒,如寒冰暗潮,欧阳彬听了心中一凛,不由自主的后退了一步。  

永安帝放下手上的毛笔,幽幽说道:“这小子这等岁数,便已文武峥嵘,颇有祖风,很是罕见,他让朕想起了很多往事…。”  

那是前几天,欧阳彬派内侍从荣国府取来,贾琮精心写就的一副书法,特献给太上皇御览。  

“国公之家,一个伯爵份量不足,只有世袭罔替的伯爵,才能和降等世袭的侯爵,相提并论,不受所制!”  

“天地君亲师,世袭罔替,便占据了君在亲前的煌煌大义,贾琮是个聪明人,他必定会懂皇帝的深意。”  

欧阳彬身在宫中四十载,终生服侍于永安帝左右,他自然见过当年那场腥风血雨,明白太上皇心中的感慨悲怆,到底因为何故。  

欧阳彬回道:“贾琮是个有福的,如果不是得了陛下的赐礼,这次也得不了皇上加恩世袭罔替的殊荣。”  

“只是朕发现的太晚了些…。”  

欧阳彬垂首道:“启禀陛下,皇上颁旨册封贾琮为二等威远伯,加恩世袭罔替,赐其改制宁国府,工部已着手府邸改制。”  

永安帝淡淡一笑:“这其中自然有朕的原因,但皇帝会加恩于贾琮,却也有他自己的打算。”  

贾琮进来时,看到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女眷都在。  

另外一个在座的人,却让他有些意外,竟是原来东府贾珍之妻尤氏。  

自从宁国府被查抄,宁国爵被削除,尤氏也失去了三品诰命身份,如今只是靠着嫁妆的荣国府度日。  

不知怎么的,贾琮察觉到尤氏看他的目光,似乎有些躲闪。  

贾母见他进来,问道:“听说今天工部营缮司有人寻你?”  

贾琮知道荣国府耳目众多,自己刚封爵,一举一动更是让有心人关注,更何况是工部有人找上门。  

必定是早有耳报神告知了贾母。  

“是工部营缮司的秦大人,因为圣上要将原宁国府改制赐琮居住,原先的公爵规制都要降等,工部来人便是为了此事。”  

贾母想起宁国府原为贾门长房府邸,其豪奢尤胜荣国府,现在居然要被降等改制,不由一阵心疼不自在。  

连忙问道:“可是要大的拆建?”  

贾琮回道:“除了需要降制之处,琮已让工部将府中过于豪奢之处,全部拆改成清简之风,去其虚糜之气。”  

贾母听了这话有些皱眉,她出生豪门贵爵之家,又做了半辈子超品诰命,最习惯的就是豪奢高乐的调调和日子。  

连宝钗房中过于清朴,没有过多装饰摆设,她都看着不习惯,特地给了些名贵的摆设,可见贾母崇尚奢华。  

她听贾琮的意思,要在宁国府中大肆拆改,将府中她都中意的豪美之处,全部糟践掉,那不成了大雪洞子,心中自然很不受用。  

贾母忍不住说道:“好好的东府,把降制的地方改了就好,何必大动干戈,那可都是祖宗留下的家业。”  

祖宗留下的家业,贾琮对贾母这个说法有些嗤之以鼻,宁国一脉早已被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