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二百七十五章 离别各自情

第二百七十五章 离别各自情(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荣国府,梨香院。  

里间的门栏上挂着半旧的红袖软帘,将外间厅堂的寒气挡了严实。  

屋里的地炕烧的暖融融的,整个屋子都透着绵软温香的气息。  

宝钗在炕上做着针线,脸色有些苍白,原本粉嫩的朱唇少了些血色,一头秀发乌黑发亮,挽着个略有些松散的纂儿。  

上身穿着蜜合色棉袄,玫瑰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都是半新不旧的,看上去简素而不奢华。  

这几她身子有些不爽利,已有好几日未出门。  

自从那日她给贾琮送熊裘,见了他腰间那个精致秀美的香囊,便猜到了出处。  

她本是个心思聪慧通达的人物,偏偏在这件事上放不开,那日败兴郁郁而归,便心情郁郁。  

如今正临严冬,又数日大雪,女儿家血气本就有回落,最经不得思虑过重,竟勾出旧疾出来。  

可此次发病却来势不小,冷热征伐,颇有些汹涌,宝钗吃了两颗冷香丸也只堪堪好转,却都没压制干净。  

不管如何,薛姨妈还是羡慕贾母的,堂堂的超品国夫人,毕竟是不同凡俗,进宫拜见太后这种事,也能如此便利。  

具体说了什么谁也不知,只是和老太太抹骨牌的时候,老太太的神情很是安和喜快。  

那琮哥儿虽然这等出色,但是宗法嫡庶之下,他也只能靠边站。  

想通了这些,薛姨妈心里的天平又倾了过来。  

薛姨妈又想到贾母突然进宫,必定是见贾琮过于荣发出众,占尽先机,怕宝玉将来吃亏,这才寻门路防范未然。  

薛姨妈听了这话哪里不清楚的,将来必定还是两房嫡子做主,宝玉承府,贾琏袭爵,和他们父辈一样,共享国公府荣耀。  

后来贾琮又被封了九省统制参赞,就听说老太太进了宫,去拜见与她有手帕交的皇太后。  

后来自己和姐姐说话时,王夫人无意间提到,贾府到了玉之辈这代,也会和他们父辈那样,如此才是阖家兴旺之道。  

这几日宝玉倒是来看了她两次,薛姨妈见了很是高兴,口中我的儿就没断过。  

其实这也不奇怪,按常理就是如此。  

只是过去了好几天,一直都是起起落落,也不见大好。  

而这等国公府的体面荣耀,将来都是要传给宝玉、琏哥儿这些嫡孙的。  

如今见宝玉记挂着自己的丫头,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她外头看着虽好,但自娘胎里就带一股热毒,却是不小的隐患。  

那冷香丸来头不小,宝钗也不敢多吃,后面只好以汤药为辅,慢慢在家温养。  

或许老太太也不是去说那事情,但她姐姐却偏偏露出那样的话风。  

好在幼年时遇到异人,传了薛家冷香丸的海上方,发病时吃上一颗就能压制,这么多年来倒也一直相安无事。  

便是他十几二十年后,能做上一二品大员,眼下却还是没影的事。  

春夏两季也还罢了,只是到了每年深冬初春之时,寒冷阴湿之气勾发热毒,便容易发病。  

自从贾琮中了恩科解元,薛姨妈对那放出的金玉良缘的口风,本是有些后悔了。  

宝钗见宝玉几次来看他,也谢他一直记挂着,两人也说了一会话。  

后来宝玉看到房里挂了贾琮写的那幅满江红。  

虽然贾琮现在出了好大的风头,但宝玉对他热衷仕途经济,追逐功名,有些失望,觉得他不是和自己同流之人。  

不过他这人心思倒没什么阴郁,黛玉、探春、宝钗等房里都挂了贾琮的书法,他多少有些吃味羡慕,嫉恨却是没有的。  

还对宝钗赞了几句贾琮书法,宝钗听了也顺耳,正当谈话有些和谐时。  

宝玉又说贾琮这词虽然出众,但沉郁悲楚之气过重,少了几分清逸空灵,历来诗乐都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实宝玉倒不是有意贬低贾琮的词,只是他一贯只爱女儿风流之态,簪花捻雪之思。  

贾琮这首满江红中的家国之思,兴亡之慨,与他的性情大相径庭,甚至觉得带着官腐之气,所以忍不住吐槽上几句。  

宝钗听了这话便皱了眉头,她自幼在父亲教导下,博览群书,论才学几乎能比肩黛玉。  

心中自然有自己的判断,对宝玉说出如此牵强的说辞,很不以为然。  

琮兄弟可是靠着这首词名动江南,如今满金陵都在传唱,难道那些文人雅士都是没眼力的。  

她可是听府上人说起,宝玉开蒙也有七八年了,如今连四书都还没读全,却来嫌弃一个解元写的词…。  

宝钗惊讶的看了宝玉一眼,又见他胸前挂着那块美玉,似乎在她眼前来回晃荡,越发觉得扎眼,不言不语的垂下了眼帘。  

宝钗和宝玉,这两人的情趣和志向,很多地方差异很大,甚至背道而驰,不然哪有木石姻缘说纷纷。  

如果她没在金陵遇到贾琮,这一切或许不会是这样…。  

但是她却遇到了。  

听着宝玉还在那里感慨,宝钗修长弯翘的睫毛微微震颤。  

贾琮这几日非常忙碌。  

一大早便去火器作坊,指挥工匠再次检查清点完工的火器和瓷雷数量。  

最后妥善装箱,就等后日一早启运。  

又拿出早就备好的草图,那是他参考后世的红衣大炮所画。  

让刘士振带着工匠先行参详,以运到工坊的两尊佛朗机炮为摹本,制定改造方案。  

忙过火器工坊的事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