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76章 搬石砸脚

第1276章 搬石砸脚(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什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就是现在了!  

照片上的车辆是极其熟悉的,去年岁末,关于这款越野卡车的出口报告曾经惊动了克里姆林宫,当时就有人担心它被应用于军事。  

可也就是克里姆林宫的作主下,苏联仍然向南洋出口了500辆MAZ543卡车。  

现在,它不仅被应用于军事,甚至还被用作导弹发射车。  

这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翻看着手中的一张张照片,赫鲁晓夫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凝重。  

而这时谢列平则继续汇报道:  

“目前,南洋的福田汽车公司,已经在引进我们的技术基础上,开始生产同款汽车,他们换上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并且加装了空调,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以让其适应南洋的气候。”  

听着谢列平的介绍,赫鲁晓夫说道:  

“看来,这真的是一个错误啊!”  

尽管内心的情绪是复杂的,但是赫鲁晓夫仍然为自己辩解道:  

“当时,真的没有想到,他们会把导弹装在这上面,毕竟,这种卡车的载重和尺寸是有限的,我们类似的导弹射程也就1000公里左右而已,他们…他们的能有多远?”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射程可能超过2500公里,它与的“守护者”级导弹核潜艇上使用的导弹同型,如果部署在中东地区,是可以对我们的高加索以及中亚部分地区构成威胁的。”  

谢列平回答,直接把赫鲁晓夫干沉默了,缓慢地从桌前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他站在窗前,注视着窗外,良久之后,才说道:  

“有时候,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些现实——与他们进行技术交换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好处,但是我们付出的技术,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威胁,这是技术交流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  

转过身后,赫鲁晓夫看了看谢列平,连续抽了几口烟,然后定到桌前,把剩下的烟蒂按灭在烟灰缸里,头向另一份文件卷宗点了一下,问道:  

“但是这都是次要的,我们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赛,并不会因为一辆卡车产生什么样的改变,喏,您如何向我解释这件事?”  

“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失败,他们已经允许其就独立问题进行共投,这只是法国殖民帝国瓦解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将会失去所有的殖民地!”  

在说到“所有”时,谢列平特意加重了语气,似乎是在提醒着赫鲁晓夫,苏联的机会来了。  

点了点头,赫鲁晓夫说道:  

“这说明我们的方法是正确的,从阿尔及利亚人发动起义以来,我们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给予他们大量的支持,即便是法国人派出了军队又怎么样呢?失败!”  

稍微加重了一下语气,赫鲁晓夫说道:  

“法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只是法国如此,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也是如此,我们现在不仅在埃赛俄比亚站住了脚,而且还在那里开垦了数百万公顷的农场,他们使用的最好的种子…”  

在提到“最好的种子”时,赫鲁晓夫特意强调道:  

“这是通过与南洋的合作换来的,那些欧美的种子公司并不愿意向我们提供优良的玉米种子,但是南洋却愿意提供良种,他们的玉米良种的产量不仅产量高,而且适合非洲当地的环境,毕竟,那是他们的种子公司特意为非洲培育的。”  

这倒是事实,从十几年前,李毅安在英国以及美国收购种子公司开始,南洋就开始了在种子产业上的布局,非洲作为南洋最重要的粮食产区,自然要有针对性的培育良种。  

经过多年的培育,目前南洋在非洲种植园的玉米平均亩产量已经突破了300公斤,比苏联的种子产量高出了25,也正因如此,苏联在埃赛俄比亚的农场才会引进南洋的玉米种子。  

“今年,埃赛俄比亚将会以偿还贷款的方向,向苏联出口270万吨玉米,这些玉米将会用来生产饲料,用于养殖场饲养…”  

稍微顿了一下,赫鲁晓夫看着谢列平说道:  

“我们的大型养猪场技术也是从南洋引进的,过去我们的养猪场年出栏量只有几千头,可是南洋的现代化养猪场,年出栏量却超过50000头,而且南洋提供的种猪生长期更短,这些都是我们和南洋技术合作的结果,谢列平,你觉得,相比这些,一辆卡车又算得了什么?”  

其实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辩解——为了告诉所有人,苏联是从南洋身上占便宜的,而且这样的合作对苏联是有利的。  

无论如何,赫鲁晓夫都必须要让所有人明白这一点,否则,这肯定会变成有些人攻击他的武器,虽然他早就把那些反对他的人赶出了莫斯科,但是,在军队中还有一些强硬派,他们反对与美国之间的和平竞赛。  

当然也会对南洋利用苏联卡车运输导弹大为恼火,所以,现在赫鲁晓夫需要让那些人明白——苏联没有吃亏。  

“是的,埃赛俄比亚明年将会向我们提供350万吨玉米,用于偿还债务,根据国家计委的计算,得益于此,明年我们的猪肉产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到时候,人们甚至不需要排队,就可以买到猪肉!”  

勃列日涅夫在一旁补充道:  

“这一切都是因为您的先见之明!所有人都会明白这一点的!”  

不得不说,勃列日涅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