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20章 那可是船票啊

第1220章 那可是船票啊(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悔不当初啊!  

如果这个世上有后悔药的话,孙兴海一定会吃的,此时的他,除了眼巴巴的看着曾属于他的太平洋酒楼,在那里后悔之外,就再没有其他的情绪了。  

毕竟当初他是有机会离开这里的,如果当初听人劝说的话,哪里像现在这样。  

不仅离不开这儿,甚至就连祖传的家业也“捐”了出去。  

嗯,是捐的。  

“父亲…”  

又一次,身后传来的声音,让孙兴海的心头一颤,说道:  

“嘉道啊,你知道吗?这座酒楼是你阿爷当年建的,建酒楼的钱是你太爷积攒下来的,你太爷是咸丰二年,被当“猪仔”卖到的古巴,同行二十三人个同乡,最后只活下来六个人,你太爷合同期满离开种植园后,靠着做小买卖一点点的积攒下一些家业,在哈瓦那落地生根,再后来有了你阿爷…”  

说道着曾经的过往,回忆着父辈们所遭受的艰辛,孙兴海又摇头叹道:  

“你阿爷把这间酒楼传给了我,原本我以为能传给你来着,我们家三代的家业,这一下算是给断了根了!”  

说着话时,孙兴海的脸上尽泪痕,他现在后悔啊,当初能走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啊!  

不就是舍不得这点的家业嘛,现如今倒好,什么都没有了!  

甚至就连能不能离开这儿都是个问题。  

“父亲…”  

看着父亲的模样,孙嘉道连忙劝说道:  

“钱财总是身外之物,没有酒楼了,可酒楼里的老伙计都还在,离开了哈瓦那,咱们照样还是能重开太平洋酒楼的。”  

儿子的安慰,让孙兴海长叹一声,望着酒楼目光中尽是不舍,良久才说道:  

“这该死的老天爷,这不是说好了,自古皇帝不杀顺民嘛!”  

这一声长叹之后,孙兴海把目光投向南洋大使馆的方向,现在在大使馆的门外,早就排成了长队,都是申请侨民护照的。  

虽然南洋同意向他们颁发侨民护照,但是他们却不能持执照进入南洋,只能前往棉兰老或者泗水,这是侨务委员会的决定。  

古巴的十几万侨民,对于南洋来说,虽然谈不上是负担,可是对于棉兰老或者泗水来说,却等于增加了10以上的唐人人口!  

和很多人一样,何标也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们来到大使馆,排了半天的队,终于轮到他们时,使馆的官员看着他们一家人,妻子是西班牙裔,标准的白人,而孩子呢?  

老大是一眼看出来是白人,剩下的几个孩子则是混血儿,还没开口,何标就解释道。  

“她是我的女儿,虽然阿兰的爸爸是西裔,可一个月大他就去世了。她们娘俩只能露宿街头。有一天,我碰见她们,就问她,你一个人带着一个女孩,整天在街上游荡干什么?因为无家可归,所以,我们就在一起过了,先生,但她真的是我女儿。”  

看着面前的这对老夫少妻,听着他的解释,官员说道:  

“嗯,我明白,明白,你们都可以申请侨民护照,但是目的地只能在棉兰老、泗水选择,你们选择去那里?”  

棉兰老和泗水?  

那又是什么地方?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但是最终,何标还是选择了棉兰老,就因为官员的一句话――那里和古巴差不多。  

对于种了半辈子烟叶的何标来说,他知道气候的重要性。  

“先生,那我们什么时候能离开这?”  

办好护照之后,何标问道。  

“现在大使还在和古巴人进行谈判,国内撤侨的船还在路上,大家耐心一点,再等等吧。“婆罗洲”号就在路上。大家放心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我们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同胞!”  

官员的解释,让大家无不是长松了一口气――南洋没有放弃他们!  

其实,南洋是绝对不会放弃他们,毕竟,他们都是唐人,对于一心想要增加唐人自治区人口的南洋来说,这些人都是极其珍贵的财富。  

毕竟,人口才是根本,其它的都是扯淡!  

科索沃之所以是科索沃,就因为阿族绝对优势的人口。法兰西之所以又黑又绿,不也是因为人口吗?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现实。  

“子宫征服”从来都不是虚幻的,而是真实的,欧洲的斯坦化、黑化,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人口才是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口“藤笼换鸟”那是早晚的事情。  

别说是古巴的12万唐人了,那怕就是墨西哥、智利等地的唐人,李毅安都想给他们来个反向移民,毕竟,在那些国家,唐人只是唐人,但是在棉兰老、泗水以及马来亚,他们却是根本,是根基。  

但他们肯定是不愿意到东南亚的,那怕就是现在,在古巴仍然有一些人认为这里的局势是暂时的,他们还是舍不得离开这里,当然,其中不乏一些左翼,他们正欢天喜地的迎接新世界的到亚。  

当然,还有很多古巴人想要离开――虽然他们不是唐人,办不了侨民护照,但是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嫁给唐人。移民古巴的唐人大部分是前来奋斗的男人,因此唐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除非将国内的老婆接来,否则一般情况下很难再有唐人伴侣,所以这里的唐人大都与当地人结合。  

现在,对于急着想离开古巴的当地女人来说,那些打光棍的唐人,就成了她们离开古巴的“船票”,别说是那些二三十岁的年青唐人,甚至就连同会馆里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