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047章 到北国去

第1047章 到北国去(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蓝天上,一架c707客机正在万米高空飞行。  

飞机的客舱内里静悄悄的,偶尔的会有一名空乘走过过来询问,是否有什么需要,但马塔雷只是连连摆手,其实,如果可以的话,他倒是希望能够喝上一杯。  

作为太平大学的教授,他即将达到人生的顶点——作为晶体管的发明者,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不过,尽管他是晶体管的发明者,但是真正让人类进入晶体管时代的,却是阁下发明的pn结晶体管。  

“真没想到,我居然会和阁下一起获得诺贝尔奖…”  

心底这么感慨着,马塔雷把目光投向被帘子隔开的另一段机舱,阁下就在那里。能够和阁下搭乘同一架飞机,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意外啊!  

坐在机舱房间里,李毅安此时正在翻看着一些报告,即便是在飞机上,也是需要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务。  

“这次在莫斯科,应该可以化解危机,但最大的分歧还是匈牙利啊!”  

与俄国之间的危机已经接近尾声,无论是赫鲁晓夫的亲笔信,还是自己的这趟“途经”,肯定有利于问题的化解,而唯一的问题就是匈牙利。  

“埃及的问题好解决,无非就是国际管理,但是匈牙利呢?”  

眉头紧锁着,李毅安又一次在那里推敲着解决匈牙利的各种方案。  

“所有的方案都必须遵从一个核心,给俄国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踩红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公平的,从来不存在踩了不需要付出代价的红线,有的红线人一踩线没了,有的红线人一踩人没了。  

前者是实力,后者同样也是实力。  

无论人类文明如何发展,最终各国都是站在实力上对话的。  

想做踩红线的人,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实力。  

那么苏联呢?  

现在还没有踩红线的实力,别看俄国是世界第二强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是对于南洋来说…不足为惧,因为他们没有海军,他们总不能让浩浩荡荡的装甲部队游过大海吧!  

而且另一方面,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苏联虽然没有安全感,但是他们又不敢梭哈,因为他们比任何国家都清楚梭哈的代价。  

所以,危机的和平化解,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匈牙利的结局。  

“既要让匈牙利保持中立,又要让俄国人放心,这事有些难办啊!”  

就这样,翻看着外交部、秘密情报局以及九头蛇等方面提供的情报,李毅安一遍遍的研究着官邸办公室和外交部制定的方案,然后又在方案中补充一些细节。  

一些可以让双方都感到满意的细节。  

整整忙活了半天,直到临近中午用午餐的时候,李毅安才有机会翻看报纸。  

虽然南洋的舆论是被官方引导的,但是报纸仍然是他了解民间动向最重要的渠道,毕竟,南洋的新闻舆论还是有一定自主权的,这也使得报纸上总会刊登一些负面新闻。但有时候,负面新闻才是最有价值的新闻。  

“似乎没有什么新闻啊!”  

和往常一样,李毅安直接过滤了官方的新闻,那种官方式的新闻,不用看都知道是什么内容,相比于官方新闻,他更关心社会新闻,只有通过社会新闻,才能看到民间相对真实的一面。  

突然,在社会新闻里,有一篇新闻映入了他的眼中,让他放下手中的筷子,直接展开了报纸,神情中稍带着些许激动。  

“各大学建成电子计算机信息共享网络…这不就是网络吗?”  

虽然这篇新闻占的篇幅有限的很,甚至就是一个简讯,不过区区一百多字,可就是这么一百多字,却让李毅安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就连双眼也迸发出了异样的神采。  

电子计算机信息共享网络——这不就是互联网的曙光吗?  

“好了,这就是互联网啊!”拿起报纸,李毅安就这么看着它,看着这篇简讯,从他提出“网络”的构想,到现在…终于有人实现它了!  

有了大学之间的数据网络,离开互联网的到来还遥远吗?  

距离互联网的时代还远吗?  

新时代的序幕即将拉开了啊!  

“要不要加加速呢?”  

李毅安指的加速,自然是集成电路以及個人电脑上的加速,在系统商城中已经增加了一些基础的电子产品,它们应该说会对南洋的微电子产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过,推动电子产业的发展的第一步应该是什么呢?”  

集成电路?  

也就是芯片了?  

芯片的话,又是怎么制造的?  

光刻机…在李毅安回忆着曾经看过的有关光刻机的知识时,有一名年青漂亮的空乘走过,半蹲下腰身,在他旁边轻声说道。  

“阁下,机长让我转告您,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唐山上空,下面就是滇南省。”  

空乘的提醒让李毅安探身朝窗外看去,尽管天空中的云海遮挡了视线,但是隐约可见的山川,仍然让李毅安看在眼里,目光中尽是对这片山川的留恋。  

飞机上的其它人大抵也都是如此,有一些人看着窗外的秀美山川时,甚至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小时候,乡愁是…”  

眼眶同样有些湿润的李毅安忍不住想了那首诗,但只说了一个开头就打住了,这首诗还是留给作者本人吧,毕竟,它会钩那些人的乡愁。  

心叹一声,李毅安就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