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972章 波斯那可是大肥羊

第972章 波斯那可是大肥羊(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为了伊朗的未来,未来我们必定会进行土地改革的!”  

终于,巴列维的话声落下了,激动的神情也变得冷静许多,他就那样看着李毅安,目光中充满了期待,那是渴望认同的期待,就像是渴望老师认同的学生一样。  

和所有锐意进取的人一样,巴列维是个有梦想的人,而且也有他的想法,要不然,也不会这边刚在美国的扶持下上台,那边就制定了开始了第二个七年发展计划——上一个七年计划是四八年制定,完全就是蛇头蛇尾,由于石油国有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英国经济制裁,计划几乎濒于失败。  

但是,去年伊朗石油收入开始回升,又从美国那里获得了4500万美元的开发赠款和2.45亿美元贷款,以此为启动资金,伊朗开始了第二个七年发展计划,试图在短期内改变伊朗落后的面貌。  

这個计划总投资12亿美元,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教育等方面的基本建设。  

虽然这个计划有些好高骛远,但是最终仍然获得了全面成功,伊朗改变了两千年来的古老面貌,焕发出20世纪的新气象。也正是乘此机会,巴列维才会在六三年提出了更加雄心勃勃的“白色歌名”计划。  

仅仅只是十年之后。伊朗甚至成为了世界第九经济强国,而且,在德黑兰,在很多伊朗的大城市之中,人们的生活和欧美国家几乎没有太多的分别,人们可以尽情的穿着各种漂亮的衣服展示着自己的身段。  

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的神奇,甚至到了21世纪,还有很多伊朗人在那里去晒他们母亲甚至爷爷奶奶的照片,那个时代的照片。  

似乎对于很多伊朗人来说,那个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一个让他们怀念的时代。  

可即便是如此,那个时代也在短时间内就土崩瓦解了。  

在巴列维治下的伊朗,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李毅安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市场!  

面对巴列维的期待,李毅安微微点头,表示了赞同。  

“对,你说的没错。”  

接着又加重了语气,说道。  

“农村是需要改革,所以,才更需要修建铁路,铁路不仅能够把那些农民带出农村,向他们提供工作机会,而且铁路公司的股票,也是推行改革赎买地主土地的最佳选择!”  

在另一个世界,巴列维就是这么干的——政府通过出售国营工厂股份用来筹措土改资金。再以市场价回购地主多余的土地,再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出售给佃农。  

按道理来说,他这么干应该会获得成功,毕竟,类似的政策在多个国家都获得了成功——用国营企业股票收购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将地主的土地资本转成了产业资本,从而实现资本的良性循环。  

当然,这只是按道理来说,至于效果…恐怕只有天知道,因为,最后,正是那些人推翻他的统治。  

不过,眼下,李毅安并没有说那么远,教学生,要先看他能吸收多少。  

“用铁路公司的股票赎买土地!”  

李毅安的建议,让巴列维的眼前一亮,他激动的说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的一些顾问也是如此提议的,而且在东亚,这种方案已经取得了成功,这正是我要学习的。”  

“所以,相比于机场,铁路无疑更加重要,毕竟铁路公司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那些地主们肯定也乐意持有铁路公司的股票,而且即使是他们持有股份,也不会影响到国家控股的大局,毕竟,铁路公司的资本雄厚,市价可能高达几十亿。”  

接着李毅安自然又和他聊起了发电厂、公路,一句话说完,就是基础建设,当然了更重要的是要争取到订单,李毅安甚至直接化身成为推销员,对巴列维说道。  

“在发电设施上,南洋的技术力量还是非常雄厚的,相比于欧美各国小型发电设备,我们的发电设备更大,能率更好,而且价格也更低,更适合伊朗的需要,当然,在铁路技术上,南洋的技术先进,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的子弹列车甚至比飞机还要快,就连俄国人都剽窃我们的技术,至于美国人,也从我们那里引进技术…”  

化身成为推销员的李毅安,并不是在夸大其词,而是在讲述一个事实。南洋在一些技术领域,确实是领先世界,也有很多技术层面上,是世界第一流的水平。  

既然是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那么当然要把这些产品都推销出去。而伊朗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贸易伙伴,在巴列维时代是如此,在将来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南洋对于老朋友的认定从来都是非常灵活的,绝对不拘泥于某些形式。  

“是的,陛下,我知道,根据我们的7年计划,在未来的7年中,我们工业方面着重建设石油、化工、纺织、制、面粉、水泥、化肥等工厂,在全国修建15座发电站和配套的输电网。我可以把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订单都交给南洋!但是…”  

将手中的小本本收起来,巴列维直接了当的开出了他的条件。  

“我们需要南洋派出专家帮助我们制造产业发展方案,派遣工程师帮助我们实施建设!”  

面对这样的条件,李毅安只能勉强答应下来,嗯,看起来很勉强,可实际上,那是带着笑容的。  

对于谦虚好学的好学生,当然是要加以鼓励了,甚至最后,李毅安还提出可以向他们提供贷款,帮助修建铁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